唤醒农耕文化的记忆

快乐老家

<p class="ql-block">  中国牡丹园第二届菊展十月份如期举行,展出了六百多个品种,一百多种菊艺,二十多万盆菊花,让广大游客走进了菊花的海洋。菊展以自然,和谐,菊韵,人文为主题,通过各种造型,开放式样,田园风光等形式,让广大游客徜徉花海,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幻世界,绚丽多彩的菊花,将这个秋天装点得如诗如画。</p><p class="ql-block"> 菊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有的娇小玲珑,有的硕大无比。红的像火,白的像雪,黑的如墨,黄的像金,粉的像霞。花瓣层层叠叠,有的像龙爪,有的像绣球,有的像蝴蝶的翅膀。形态各异,争奇斗艳,每一朵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朵都有着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赏菊的熙熙攘攘,游人如织,漫步花海,感受着那份清香和宁静 。菊花在秋风中傲然挺立,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和力量,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舒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着人流,移步赏菊,快到牡丹园东门的时候,左侧有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一块黑底金字的大幅雕刻木匾上写着:农耕展览馆。展馆采用了古朴的砖石结构,厚重的墙壁仿佛承载着岁月的沉淀。大门两侧是彩色喷绘,工笔印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餐。从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还有一捆一捆的金色麦穗,大囤满来小囤流。大门上方的木雕装饰是一精美的农耕场景,充分展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建筑元素的高度融合。</p><p class="ql-block"> 走进农耕展览馆,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展厅内陈列、布局的各种农耕工具,向游客展示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也向游客诉说着门前的冷清与落寞。</p><p class="ql-block"> 展览馆正中央有一块大型雕塑,田野上一头黄牛,默默地耕耘着土地。老汉头戴斗笠,一手扶犁,一手扬鞭,在田间耕作。那一声声吆喝,那一串串汗水,交织成了田园农耕生活的交响曲,也仿佛在向众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金黄的麦田里,一位皮肤黝黑的农民,头戴破旧的草帽,眯着双眼,望着一望无际的麦浪,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紧挨着的那位农民伯伯,紧握手中一把磨得发亮的镰刀,弯下腰,左腿向前跨出一小步,右手用力挥舞着镰刀,一丛麦子便整齐地倒下,我的耳边也想起了那种坚定有力唰唰割麦子的声音。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润入了干涸的黄土。阳光洒在农民伯伯的身上,勾勒出了一幅辛勤劳作的水彩画。</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个画面,我突然想起一件往事。那一年,去距家三里多地的大东北割麦子,父亲一不小心用镰刀割破了右腿,鲜血直流。他用力按了一会伤口,然后脱下衬衣,用撕下来的衬衣袖子扎住了右腿。父亲直起腰,左手食指刮了一下脸上的汗珠,右手握着镰刀看着远方。微风吹拂着金波翻滚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在摇曳中发出瑟瑟的声响。父亲说:今年是一个丰收年,蚕老一时,麦熟一响,割着割着就熟了,快割吧。父亲好像看到了自家堂屋里那一囤囤颗粒饱满的小麦,闻到了厨房热气腾腾的蒸笼里弥漫的白面馒头的清香。</p><p class="ql-block"> 展览馆里有耕地的犁,平地的耙,耩地的耧,割麦的镰,碾场的石磙,打场的桑杈,扬场的木锨,木轮的马车,牲口的套绳,牲口的笼嘴,耕牛的铃铛,条编的粮囤、簸萁,石磨、石碾,手摇的纺车,卯榫结构的织布机等三百多种五千多件生产及生活用具。</p><p class="ql-block"> 春播时节,人们满怀希望地将种子撒入土地。骄阳下,他们辛勤劳作,只为那丰收的喜悦。金秋送爽,金黄的稻谷在风中摇曳,像是大地的微笑。寒冬腊月,休养生息的土地等待着来年的新生。</p><p class="ql-block"> 我移步展厅,认真的观赏着每一件储藏着一段旧时光阴的农具。过了很长时间,又来了两个人,一个中年妇女牵手一个不满六岁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我格外舒畅的心情,止不住悲凉起来。</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农具,散发着岁月的气息,见证了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它们是农耕文明的见证者,记录着祖辈们的勤劳与坚韧。如今,虽然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农耕方式,收割机、播种机、旋耕机、农药喷涂机,无人机自动化灌溉、喷洒、检测,更是为农业插上了智慧翅膀。科技农业,节省了物力、人力,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走进现代农业,感受科技魅力,助力科技兴农,赋能乡村振兴。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农耕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先辈们辛勤耕耘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谁也无法阻挡,也无法回避。我站在农耕展览馆的大厅,心中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停下匆忙的脚步,来到这里,去感受那古老农耕文化的魅力,去聆听土地的诉说,去铭记那些曾经的汗水与希望。</p><p class="ql-block"> 我走出展览馆,正准备离开,突然看到老师领着一班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展览馆对过的豆腐坊。他们的小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脸上洋溢着好奇与期待。</p><p class="ql-block"> “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呀?”</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豆腐会这么白白、嫩嫩的呢?”</p><p class="ql-block"> 做实验的老师傅笑着,指了指旁边的大桶说:先让黄豆把水喝饱,再把黄豆磨成豆浆……当师傅打开模具,一块白白嫩嫩的豆腐出现在大家眼前时,孩子们纷纷鼓掌,欢呼雀跃起来。</p><p class="ql-block"> “太神奇啦!原来豆腐是这样做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离开中国牡丹园东门,回头望着展览馆大门上方精美的农耕场景木雕装饰,回想着中学生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的场景,我悲凉的心情又恢复了平静。展览馆里的每一件农具,都是农耕事业的活化石,烙印着一段段浓浓的民俗风情,储存着一个个精彩的民间故事,是先辈们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是我们不能忘却的根。</p><p class="ql-block"> 不忘脚下黄土地,莫要冷落这方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