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风陵渡——甘南川北行46

一老山石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潼关》</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07.11</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两河入黄谁人拒,卷起黄沙向东去。<br>古往今来重兵地,晋豫陕界商家聚。<br>物是人非无车旅,横垣断壁薅草绿。 <br>船号远去浪涛击,山城风雨望日旭。<br></div></h5> <h5><p></p><p>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素有“第一关”的美誉,乾隆皇帝游历帝国大好河山,行至于此,也不免感慨潼关之险峻,并于城楼外横额上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p> 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br>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也是黄河、渭河与洛河三河交汇之处。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西岳华山。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险要。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br></h5> <h5> 潼关古渡口的围栏上宣传板上介绍了古渡口的历史故事。</h5><h5><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潼关古城墙遗址</b></h5><h5><br></h5> <h5><b>01、 女娲的传说</b><br> 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上古神话中出现的人物,被誉为创世女神。与伏羲是兄妹关系。女娲一称,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被古人赋予了人首蛇身的形象,不仅仅因为蛇是一种神秘的生物,还因为蛇有旺盛的生殖能力,是永恒的生命象征。<br> 女娲神话是中国最早的原始神话,是华夏氏族的女祖神,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女娲的娲名,本源于女性生殖崇拜,文化渊源十分久远。“女娲之肠” 的肠既是消化系统,又是生殖系统的器官,代表了女娲的精神形象所在。因此女娲是原始女祖。 在《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断鳌[áo]立极、积芦灰止淫水、绞杀黑龙济冀州等功绩的记载来描述女娲补天,女娲创造了人类,化育了万物,炼了石补了天,灭了火治了水,堪称为中华民族最古老和伟大的民族圣母。<br> 关于女娲的传说,千年来被华夏儿女世代流传。女娲的陵墓就是风陵,女娲为风姓,故称风陵。在风陵渡附近赵村东南,有女娲墓,冢高2米,周边30米。据《蒲州府志》记载,唐天宝十三年(754年),”天雨冥晦,失陵所在“。乾元二年(759年)某夕风雷大作,”明旦视之,坟复涌出,夹以两柳“,陕州此时将此事奏明唐肃宗,肃宗下令祭祀。宋乾德四年(966年)宋太祖赵匡胤[yìn]下令置守陵户,到熙宁年间陵墓再次消失,可能是被黄河冲毁了。所以被认为女娲生活地域在山西风陵渡和陕西潼关一带。</h5> <h5><b>02、 武王伐纣</b><br> 武王伐纣,又称“武王克殷”、“武王克商”、“牧野之战”,是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领周部落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纣王,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br> 商朝晚期,周部落聚居在渭水一带,以农耕为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周族势力壮大。商纣王为遏制其发展,便将周文王囚禁于羑里。文王回国后,整顿吏治,不断向外征伐扩充领土。武王九年(约前1048年),周武王前往盟津(今河南盟津东)检阅部队,当时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后班师返回。武王十一年(约前1046年),在盟津向所有的诸侯宣告讨伐纣王。二月甲子日凌晨,周武王召开誓师大会,联合各地诸侯势力,与商军在牧野交战,过程中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br>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通过周族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彻底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对推动中国历史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全面发展。武王伐纣胜利后,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成为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开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极其深远。</h5> <h5><b>03、 秦晋争霸曲河为战</b><br> 河曲之战是指周顷王四年(公元前615年),在晋秦争霸战争中,晋、秦两军在河曲(今山西芮城西风陵渡黄河转弯地区)的作战。<br></h5><h5> 周襄王三十三年(前620年),护送晋公子雍归国继位的秦军,在令狐被晋军击败(参见令狐之战)。后,秦、晋在边界地区又数次交战,互有胜负。周顷王四年冬,秦康公为雪令狐战败之耻,亲率大军渡河攻晋,取晋西南部边邑羁马(今山西水济西南)。晋国方面,权臣赵盾为中军元帅、荀林父为中军佐;以郤缺为上军主将、臾骈为上军佐;栾盾为下军主将、胥甲为下军佐,西进迎敌。秦、晋两军遇于河曲。晋上军佐臾骈认为秦军孤军深入,经不起长期消耗,建议晋军高筑营垒,以逸待劳,伺机而动,被赵盾采纳。秦康公求战不得,遂听从晋逃臣士会的意见,发兵攻晋上军,诱使其部将赵穿出战。赵穿是赵盾堂弟,年轻气盛,无实战经验,见秦军来犯,即不顾禁令,率所部迎击。赵盾恐其有失,下令全军出击。因双方均缺乏进行决战的准备,故两军刚一接触即各自后撤。当日夜,臾骈发觉秦军有乘夜撤退的迹象,建议立即发起攻击,将其压迫至黄河北岸后歼灭,又被赵穿阻止。秦军连夜退走。晋军亦随后撤兵。不久,秦军再次南渡黄河,攻占晋邑瑕(今河南灵宝西北)。</h5> <h5><b>04、 曹操大战马超韩遂设立潼关</b><br>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三月,作为丞相的曹操派遣司隶校尉钟繇,进攻盘踞在汉中的张鲁(天师道首领)。同时命令征西护军夏侯渊等率兵出河东,名义上是要去与钟繇会师,共讨张鲁,实际上是要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讨伐占据关中的马超、韩遂。管仓库的官员高柔向曹操建议说,咱们的大军西进,韩遂、马超会怀疑是攻打他们,一定会互相煽动而联合起来。应该首先消灭马超、韩遂等势力,平定关中。关中如果归顺了,汉中一带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平定。曹操没有采纳高柔的建议,因为马超、韩遂等当时在名义上仍然是朝廷的将军,没有反叛朝廷,曹操没有理由讨伐他们。他要用向关中进军逼得马超、韩遂反叛,然后师出有名地讨伐他们。<br></h5> <h5><b>05 黄巢潼关之战</b><br> 唐朝末期,藩镇混乱,宦官专权,朋党争闹,朝政腐败混乱。皇室、官僚和地主加大对农民的剥削,税赋越来越繁重;加上连年天灾,农民到处逃亡。唐乾符元年(874),濮州(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盐贩首领王仙芝,聚集了3000农民,在长垣(在今河南)起义。翌年(875),地方的盐贩黄巢招募到数千人,起兵响应。<br> 黄巢和王仙芝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之后,转战山东、河南一带, 接连攻下许多州县。乾符五年(878),王仙芝战死,余部归黄巢领导。广明元年(880)七月,黄巢带领60万大军,自采石矶(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渡江北上。十一月,打到洛阳。唐东都洛阳留守刘允章迫于形势,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降。义军入城后,黄巢慰问官吏和百姓,街巷平安。<br> 唐僖宗接到洛阳失陷的战报后,紧急商讨对策。关内各镇虽有15万军队,但一时集合不起来,只得派神策军。任命左军马军将军张承范为兵马先锋兼把截潼关制置使,右军步军将军王师会为制置关塞粮料使,带领神策军弩手2800人前去增守潼关。神策军是控制在宦官手中的禁卫军,都是富家子弟,只能享受,不能打仗。听说出兵,多以钱雇佣无业贫民代行。张承范率军经过华州(治所在今陕西华县),军民皆逃入山中,城中悄然,幸仓中留有存粮,便命士兵带了三天口粮前行。抵达潼关后,搜得村民百余人,运石汲水,进行守御准备。<br></h5><h5> 十二月,黄巢60万大军挥戈西进,攻打唐都长安的门户潼关。潼关守将泰宁节度使齐克让在关外置寨迎战。将士屡经战斗,缺粮少草,冻馁交逼,各思乡闾,毫无斗志。黄巢的前锋军来到关下,白旗遍野,不见其际。齐克让率军迎战,不能取胜。倏然,黄巢来到关下督战,将士们见了,全军齐声呼喊,声震河、华大地。齐克让力战,从午时战到傍晚, 士卒饥饿难忍,大声喧噪,暗地里放火焚毁营房逃散,齐克让只得逃入关内。张承范尽散辎囊给士卒,上表告急。起义军猛烈攻关,唐军全力抗拒,矢尽以石投击。义军得百姓千余人相助,取土填平关外壕沟,引兵而进,夜烧关楼。潼关南面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谷,即“禁谷”或称“禁沟”,唐军忘其布防。黄巢暗遣尚让领兵奔往禁谷。张承范得知后急派王师会带领800名强弩手前往禁谷拦截。待王师会抵达时,尚让率兵卒已经进入禁谷。第二天,义军抄小路迂回包围,突击关后,两面夹攻,官兵首尾不能相顾,不敌而溃,残兵退入禁谷,“谷中灌木丛茂,一夕践为坦途。”王师会兵败自杀,张承范化装逃走。逃至野狐泉,遇奉天2000兵来援。张承范说:“你们来晚了。”博野、风翔来的军卒便退到渭桥,见所募新军衣服华丽暖和,发怒说道:“这些人有什么功劳,就能得到这些,而我们反遭冻馁!”遂掠夺之,反过来给义军当向导,先回长安,焚烧西市。<br> 黄巢起义军攻克潼关后,乘胜前进,经华州、渭南,直逼唐王朝都城长安。十二月五日,攻入长安。十二月十三日,起义军建立“大齐”农民政权,黄巢被推为王。</h5> <h5><b>06李自成两战潼关</b><br> 潼关南原之战是发生在崇祯年间李自成与明朝军队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此役李自成几乎全军覆没,仅以十八骑突围出来,逃入陕南商洛山中。<br> 明朝末期,农民起义大爆发。1629年(明崇祯二年),李自成在米脂投军,因欠饷杀死参将和当地县令后投奔高迎祥。1633年(崇祯六年)冬,李自成与张献忠等合兵,冲破官军包围,渡过黄河而后入河南,下郧阳(其区域大致相当于今湖北十堰市)。张献忠部取信阳等地,马守应部逼四川,李自成转汉南。1634年(崇祯七年),李自成在兴安(今陕西安康)车箱峡用计脱险后,攻杀平凉。1635年(崇祯八年)正月,李自成、张献忠等十三个起义军首领聚会于荥阳,共商迎击官军大计。1636年(崇祯九年)七月,高迎祥在盩厔(今陕西周至)战败,被捕后牺牲。当年,李自成被推为闯王并率领大军从渭南西进,接连攻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br> 1638年(崇祯十一年)春,起义军由四川转战甘肃、陕西,准备东出潼关与河南义军罗汝才会合。身居川、陕、晋、豫、湖广五省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在潼关层层设防,企图一举将李自成等剿灭在潼关。李自成围攻成都多日未果,遂折师梓潼(今四川绵阳东北),遭到洪承畴伏击,失利后放弃四川北上入甘,在河州、洮州(今甘肃临夏和临潭地区附近)和洪承畴的追兵两次交战连遭失利。后又折而东返,转战川陕。十月,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孙传庭的埋伏,几乎全军覆灭。李自成仅带着刘宗敏、袁宗第、田见秀、高一功、李过等18人突出重围,随后进入陕南商洛山中。<br></h5> <h5><b>图为周恩来(右2)与邓小平(右1)、彭雪枫(右5)等在太原。</b></h5><h5><b>07、1937周恩来渡潼关促成阎锡山抗日</b><br> 1937年8月下旬,当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准备开赴山西前线之际,毛泽东指示周恩来赴山西,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与阎锡山商谈八路军入晋后的活动地区、作战原则、指挥关系、补充计划等有关事宜。周恩来一行从延安出发渡过潼关前往山西太原。9月5日,周恩来到达太原,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部署并推动了以山西为中心的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br> 1937年9月,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到山西与阎锡山会谈,并同刘少奇、朱德、彭德怀一起,部署和推动以山西为中心的华北抗日战争。<br>周恩来抵达太原时,担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已前往代县太和岭口指挥晋北保卫事宜,周恩来专程赶到太和岭口,面见阎锡山,同他进行会谈。之后,又广泛会见晋绥军政要员,促使他们积极抗战,共赴国难。当时,由于张家口等地相继失守,天镇晋军不战而溃,傅作义部也正准备从大同撤出,阎锡山在连遭挫败后对抗战能否胜利几乎失去信心。周恩来同他分析抗战形势,说明日本帝国主义是可以打败的,虽然目前敌强我弱,但打下去,必然是敌人一天天弱下去,我们一天天强大起来。周恩来的话使阎锡山增强了信心。<br> 9月下旬,周恩来致电张闻天、毛泽东等,指出:山西素为华北屋脊,东可瞰制平汉,远达伪满洲国境,既可阻断关东军与华北派遣军之联系,又可威胁平津;太行向东越平汉,跨津浦,迄渤海之滨;南出豫北,跨陇海,驰骋黄淮江汉;北出平绥,挺进蒙古草原,可打通国际援助路线;西向连接陕甘。若突破三晋范围,由山地推向平原,由晋进而冀、察、绥、鲁、豫,再与山东、华东、华南连接,而成抗日战争的重心。周恩来在电文中提议,一二九师应迅速开赴正太线南北地区夺取先机,以武装民众、组织游击战争并扩大自己。中共中央军委采纳周恩来的建议,命令一二九师先开往正太铁路一带,以后向太行山区转移。<br>11月初,太原已成一座危城,山西军政要员纷纷撤离太原市,但周恩来仍从容不迫地坚守在太原,布置太原失守后党的工作。太原失守后,临汾成为山西抗战的指挥中心,周恩来转移到临汾,在临汾各界群众大会上发表《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的著名讲演。<br>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问题已越来越迫切地提到日程上来。为此,周恩来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聂荣臻,指出:关于政权民主化的实施步骤,我意第一步应从县区做起,先成立县、区、乡行政委员会,以抗日民义,从各团体中推举代表,然后民选议会;第二步由各县的民主政权成立省区的民主政权,但在目前可依情况成立临时的行政委员会。根据周恩来等的指示,1938年1月,经阎锡山呈报国民党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随后,晋西北、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政工作也进一步展开。<br> 从9月5日周恩来抵达太原到11月25日离开山西,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周恩来多次与阎锡山进行会谈,并广泛会晤国民党中央军和晋绥军其他高级将领卫立煌、傅作义等,进一步密切了国共两党两军的关系,也为八路军打通了在山西进行抗战的路线,使八路军能够顺利地开赴山西前线,进行伟大的抗日战争。<br></h5> <h5><b>08、1938国军潼关渡口抗日</b><br> 潼关保卫战,指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守卫潼关,防止其控制秦晋咽喉的一系列战役。1937年11月,太原沦陷,日军一路进至晋南风陵渡,与潼关隔河相望并发动炮击。<br> 1938年3月,二十八师师部进驻潼关,炮十团三营由董钊统一指挥。1938年3月23日,日军首次渡河进攻潼关。之后,日军又发动多次进攻,仅1938年3月间,驻潼国民党中央军与日军交战数十次之多。从1938年到1939年底,驻风陵渡的日军在潼关军民的顽强抗击下,除了向南岸无辜群众狂轰滥炸外,他们妄图渡河占领潼关的阴谋始终无法得逞。据统计,仅1938年,日军就向潼关发射炮弹五千四百余发。<br>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始终未能踏进陕西土地,潼关是名副其实的“马其诺防线”。在潼关军民与外围军队拼死抵抗下,潼关,这座雄伟壮丽的古关,傲然挺立在抗日战争的最前沿。<br></h5> <h5> 在渡口旁,新建了“潼关交通博物馆”,这里实物不多,主要是展板文图介绍了潼关交通历史的的变迁。</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室外放置“共青团渡水槽”</h5> <h5> 潼关渡口老街修建之后,作为古渡口景区的旅游一条街,但是游人不多,十分冷清。</h5> <h5> 天气炎热,我们在街旁饭馆休息,与当地人聊天,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潼关古城已不复存在,城墙大多被当地人用作民房的建筑材料。我们看到的重建的不是在原址建设的旅游景区。</h5> <h5> 我们一行决定乘坐快艇游览三河交汇口和古渡口。</h5> <h5> 快艇开到三河交汇口,我们没有看出水流壮观景象,只有渭河水冲击下,在黄河中形成了一个小岛,水大时,小岛就被淹没在黄河水道之中。实际上洛河是先汇入渭河,再汇入黄河,三河交汇是不存在的,在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来。</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艇舵手兼导游</h5> <h5> 游艇来到潼关黄河大铁路桥下面,这座桥为南同蒲铁路干线跨越黄河的一座大型桥梁,南接华山站与陇海线相连。大桥位于黄河潼关水文站上游1240m处,左岸为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右岸为陕西省潼关县港口。桥梁全长1180.9m,宽12m。</h5> <h5><p> 在停车场竖立元代张养浩的塑像和散曲碑刻。</p></h5><h5> 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正值关中遭遇大旱,张养浩本已赋闲在家,但仍然“受命于危难之间”,前去关中赈灾,该首元散曲即是作者在赈灾途中有感而作。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h5><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山坡羊·潼关怀古》</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元•张养浩</span></div>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br> 望西都,意踌躇。<br>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br>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br></h5> <h5> 其实清末政治家、诗人谭嗣同也在这里创作了一首著名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br></h5><h5></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潼关》</b><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清•谭嗣同<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span></h5> <h5> 上岸后,我们驱车来到潼关古城。正如本地老乡说的,建在山坡上古城虽然很气派,许多地方还在建设中。大部分地方没有对游客开放,零零散散的游客到此之后就离开了。</h5> <h5> 离开潼关古城我们沿黄公路寻找三河口最佳观赏点。</h5> <h5> 首先来到了湿地公园。</h5> <h5> 找来找去,最终找到了黄渭洛三河汇流区。</h5> <h5> 然而,观看到这样景色必须登上观景塔。很遗憾,观景塔铁将军把门。由于观景塔私人承包,游客少管理人员还在村里。当地人,同意回村叫人拿钥匙,我们担心时间和收费问题,只好作罢。就在景区内参观一下。</h5> <h5> 大型雕塑“黄河潼关古渡口”。</h5> <h5> 就要离开潼关,想一想还没有品尝潼关的美食。驱车来到路边的“红军酒楼—老潼关肉夹馍店”。过了饭点,我们还是品尝到这著名面食,虽不是现场制作的肉夹馍,加热了一下的肉夹馍味道还是捕获四人的味蕾。北京也有“潼关肉夹馍”,但味道差得远。</h5>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风陵渡》</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3.07.11</span></div></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渡迎风望潼关,涛声依旧雷声起。<br>不见摇撸不见帆,大桥飞渡列车疾。<br>曾经渡口喧闹声,如今岸边一声笛。<br>街头巷尾旧痕遗,渡口风采已无迹。<br></h5> <h5> 我们一行驱车过桥来到黄河潼关古渡口对面的山西风陵渡古渡口遗址。风陵渡正处于东转的拐角,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自古以来就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站在风陵渡口,对面为烽火之地陕西潼关,可以遥望巍巍华山,左面为河南,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说。<br> 起初听到风陵渡这个名字有太多武侠、江湖的味道。金庸曾在《神雕侠侣》中提到过风陵渡,那时候的杨过,已是神雕大侠了。“风陵渡口,一遇杨过误终身”,后来的峨眉派开山祖师郭襄,在这里第一次见到杨过。<br> 关于风陵渡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个传说可做参考:一就是上古时期黄帝六相之一的风后,在大败蚩尤之战中战死,后被埋葬于此,建有风后陵,故而名唤风陵渡。另一个传说,是女娲为风姓,故称风陵,在此地有女娲墓陵,便得名风陵渡。<br></h5> <h5> 风陵渡与潼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险地。万里黄河自青海起源,一路向东。流过河口镇后,山西吕梁山将其折阻,于是黄河折向南流,奔腾于陕西、山西两省边界的峡谷之间。河水从壶口瀑布泻下后,出龙门继续向南流,到潼关附近,因受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中一条支脉华山所阻,又折向东流。风陵渡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自然所看重,也正是因为如此,风陵渡和潼关才成为了万里黄河的第一大渡口。<br> 风陵渡一河之隔的对面,就是潼关古城遗址。有烽火十三城之称的潼关古城的消失令人扼腕长叹,这座古城历经千年,多次修缮却仍保存良好,半个多世纪前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时防洪需要被炸毁。<br></h5> <h5> 如今,一座铁路大桥和几座公路大桥,把黄河天堑变为通途。登临风陵渡口岸边的凤凰嘴上,远眺潼关,太华、崤函历历在目,脚下黄河波浪滔滔,气势雄伟,无需多语,自是一番大气磅礴,真乃一座山水俱佳之地也。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渡口还是繁华喧闹。几座黄河大桥陆续建成,风陵渡繁华不复存在,成为了历史。凤凰嘴只有孤零零的两三艘游船停靠在岸边。路过风陵渡镇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痕迹。</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