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养护温补御寒🍁‖跟着节气去养生

高海清中医院

<p class="ql-block">小寒,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到来。</p><p class="ql-block">小寒时节,我们该如何养生,才能过好这最冷的15天呢?</p> <p class="ql-block">一、小寒养生三宜</p><p class="ql-block">1️⃣饮食调理——温补为主,多样化搭配</p><p class="ql-block">小寒时节,饮食调理至关重要。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冷的节气恰恰是阴邪最盛时,应选一些温热食物补益身体,以抵御寒气对人体的入侵。</p><p class="ql-block">例如,可以多吃羊肉、牛肉、核桃、芝麻、大枣等食物,这些食物高热量、性偏温,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p><p class="ql-block">不过,进补也需适度,不可盲目。正如《遵生八笺》所言,“宜小宣,勿大全补”。搭配一些应季蔬菜,如白菜、萝卜等,帮助滋阴生津,润燥止渴,同时促进消化。</p> <p class="ql-block">2️⃣起居保暖——护好关键部位,避免受寒</p><p class="ql-block">小寒时节,起居保暖同样重要。俗话说:“寒从脚底起,病从脚下生。</p><p class="ql-block">人体的头部、脚部、背部等关键部位容易受凉,需特别注意保暖。</p><p class="ql-block">头部是平衡人体热量的最主要部位,外出时要戴好帽子,防止寒气侵袭头部。</p><p class="ql-block">背部为人体阳中之阳,贯通着上下督脉,若是保暖不当,寒气入侵,便会损耗阳气,使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p><p class="ql-block">因此,可以在阳光好的地方常晒背部,壮阳气,通经络、调和气血。</p><p class="ql-block">脚部保暖同样重要,因为脚底的穴位众多,受凉会导致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下降。</p> <p class="ql-block">3️⃣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振奋阳气</p><p class="ql-block">动则生阳,小寒时节适度锻炼,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升发阳气,提高御寒能力。</p><p class="ql-block">然而,运动也需适度,避免在寒冷时段外出运动,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锻炼。</p><p class="ql-block">运动方式可选择慢跑、散步、练太极等缓慢运动。</p> <p class="ql-block">二、小寒养生三秘诀</p><p class="ql-block">1️⃣防寒补肾,固本扶元</p><p class="ql-block">小寒时节,天气寒冷,中医认为此时应以“防寒补肾”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气充足则身体强健,抵御寒冷的能力也会增强。</p><p class="ql-block">因此,可以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也可以选择艾灸关元穴、涌泉和肾俞穴,通过经络的传导,温补助阳,提高人体的免疫</p><p class="ql-block">此外,还可以食用一些药膳,如鹌鹑肉党参汤,具有补五脏、益中气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2️⃣情绪调节——保持舒畅,避免波动</p><p class="ql-block">冬季寒冷,人的情绪也容易变得低落或烦躁。</p><p class="ql-block">中医认为,情绪波动过大会损伤身体,降低抵抗力。</p> <p class="ql-block">3️⃣穴位保健——按摩穴位,促进血液循环</p><p class="ql-block">小寒时节,还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保健身体。</p><p class="ql-block">涌泉穴位于脚底,是肾经的首穴,按摩涌泉穴可以温补肾阳,促进血液循环。</p> <p class="ql-block">🎉 小寒时节,只要我们做好这些养生措施,就能舒适地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记得保暖,注重饮食,保持活力,让我们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