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傅老今年八十岁,退休前是一名教师。近年来,他的学生们不再称呼他“傅老师”,而是改称呼为“傅老”。</p><p class="ql-block">傅老的晚年生活总体上是宁静闲适的,虽说不曾有什么大富大贵,也没有什么“儿孙满堂”,却也算是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让傅老特别满意的是,他深藏在心底的几个小小心愿也都逐一如愿以偿。傅老得以实现的第一个心愿是旅游,他几乎游遍了祖国各个省份。他早在退休之前很早时,头脑中就设想着在退休后能够有机会出去走走,那时他对生命的预期目标要求并不高,心想只要能活到63岁就可以了。有人曾好奇地问过他,为什么预期是63岁呢?他的回答是,退休后只要有三年时间,去旅游足够了。心想,一辈子上班被人管,退休后如果能浪迹天涯、自由自在地过几天舒心逍遥的日子,那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的事啊!</p> <p class="ql-block">哪知道他的寿命竟然会远远地超过了63岁呢!按他自己多年后的说法,他在退休后的前十余年里,除西藏和青海没去过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都曾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喜欢的旅游形式是自由的、散漫的、随心所欲的,最不喜欢的是跟着旅游团“跑马观花”式的走过场,用他的话说那样旅游就像是“花钱把自己卖给了旅行社”,一切由不得自己。他最满意的方式是自助游,自己在网上订酒店、订车票,出门前并没有事先设计好的固定行程,想走就走,想停就停,边走边看,边走边玩。每到一地,他很喜欢深入体察当地的民风民情,一边与当地民众聊天,一边用相机记录下各地的人文风情与大自然美景。每次外出,他还喜欢随手写一些游记之类的小文章。他把每次拍摄的图片和所写的小文章发布到网络上,阅读和点赞支持的人很不少,出人意料的庞大的阅读量很是令他欣慰。看着那些累积起来的动辄以数百万计的巨额数字,他的心底往往会升起一种莫名的成就感。正是这种成就感鼓舞着他,多年来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除了旅游和摄影外,傅老晚年最满意的事,是有机会阅读了大量中外书籍。傅老本来就是一个对读书情有独钟的人,从上中学时就喜欢阅读。工作之后,在整个七十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书籍匮乏,很难找到可以引起他兴趣的书。八十年代开放后,出版管制放宽,他读了不少书。九十年代以后,逐渐的,可读的书不多了。再加上因为工作忙碌,身体欠佳,这段时间很少读书。</p> <p class="ql-block">六十岁退休后,有时很想读书,可是想读的书无处可寻。去市里图书馆看看吧,那里都是一些金庸等人写的武侠小说之类,根本不合自己的胃口;偶尔去书店转转,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好书可读,除了陈列在醒目位置的国家领导人的大作之外,可看的书并不多。虽然有时也会寻觅到几本好书,如《陈独秀传记》之类,不过好书数量实在太少。在无书可读的情况下,唯一能引起他兴趣的只有《中国国家地理》这本图文并茂的杂志,这是他连续多年一直购买的唯一读物。</p><p class="ql-block">转机出现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六年前,是互联网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海洋的大门。他平时经常会在“京东”平台上购物,有一次,他偶然发现了“京东”有一个购买图书的渠道。刚开始时,他不知道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买到什么样内容的图书,也对近些年图书的出版情况很不了解,因此,初次购买,只能按照自己头脑中的原有印象,买了几本中国古典名著之类书籍,例如“三言两拍”、《儒林外史》、《金瓶梅》以及一些人物传记之类书籍。</p><p class="ql-block">在他最初购买的人物传记类书籍中,让傅老印象深刻的有这样几本:一,《解密历史档案中的陈独秀》。解密历史档案让陈独秀被泼脏水的历史得以澄清,他感觉读后收获很大,并把这本书推荐给几个人阅读。二,《顾维钧传》。这部著作不仅让读者了解了这位资深外交家的个人历史,通过此书,更是对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外交历史的一次全面认识。可以说,顾维钧的历史就是半部中国外交史。三,吴冠中自传《我负丹青》。此书告诉读者,一个满怀热情回国,准备报效祖国的留法画家的一生坎坷遭遇。</p><p class="ql-block">傅老一直对历史很感兴趣。在中国古代史中,他特别弄不清楚的是“南北朝史”,这段历史纷繁复杂,各少数民族政权轮番上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他一直想把这段历史搞清楚。于是,他购买了几本讲述这段历史的书籍。</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在网购图书的初始阶段,他购买图书是没有事先计划的,是茫无头绪的。</p> <p class="ql-block">随着阅读范围不断扩大,他的视野也随之逐渐开阔起来,进入他视线的图书越来越多。对于中国历史,最初引起他兴趣的有李洁著《文武北洋》,受到热捧的蒋廷黻的著作《中国近代史》也被他收进书柜中,评价很高的黄仁宇的著作《万历十五年》和《中国大历史》都引起他的关注。这几部著作使他的阅读渐入佳境。同时,他阅读许倬云的《万古江河》、《许倬云十日谈》等关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几部著作也感觉受益匪浅。随后,阅读范围逐渐向专著转移,例如樊树志的《明史十二讲》、《十字路口的明朝》等关于明史的系列著作等。</p><p class="ql-block">在涉猎各种历史著作的过程中,他了解到顾颉刚对中国古代史的许多说法有怀疑,认为是有人有意用“堆柴火”的方式,不断地把中国古代史向前延伸,他认为许多内容是不真实的,而是人为杜撰出来的所谓“历史”。所以,照他的看法,中国的文明史根本就没有五千年。这种理论以前闻所未闻,所以傅老买来顾颉刚的《古史辨自序》等书籍,很想搞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看看顾颉刚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不过,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的内容太过繁杂,傅老觉着凭自己的知识基础很难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何况,据说有不少历史学家对顾颉刚的观点一直是持否定、批判态度呢。</p><p class="ql-block">关于先秦史,傅老觉得李硕著的《翦商》这本书内容有创见,文笔也很生动,傅老很欣赏这部著作,读后感觉收获不小。</p><p class="ql-block">虽然对先秦史以及各朝代历史都有所涉猎,不过总的说来傅老阅读的中国史大部分著作,属于明史范围的多。对于其它各朝代如唐、宋等,他自认为过去已经大致有所了解,所以再阅读这方面著作的兴趣不大。因为对明史有兴趣,傅老连带着还阅读了几部描写明代人物的小说,如《张居正传》、《万历传》等,头脑中的明代历史也随之更加形象、生动、丰满起来。</p> <p class="ql-block">比起中国历史来,傅老的兴趣更多地集中在对世界史的了解上。原因在于,以前他所接受的教育,世界史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除了在大学时学习国际共运史所了解的那一点世界史知识外,其它内容可以说几乎是一无所知,这是他埋在心底的感觉非常遗憾的一件事。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弥补上这方面的知识缺欠,那一定会是令他十分高兴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傅老最初接触的世界史著作是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这是一部在中国影响很大的著作。据介绍,在许多大学图书馆里,这部著作是被学生借阅最多的一部历史著作。阅读完这部通史,傅老对世界史的概况有了一个大致认识。读完《全球通史》,他的目光又转向了各个地区或某个国家的历史。他首先阅读的是在人类文明最早起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成长起来的苏美尔文明史。以前只知道巴比伦,不知道苏美尔,读了这段历史才知道苏美尔文明竟然比巴比伦文明还要早二千多年。他的结论是,除埃及外,古代近东地区是人类文明发育最早的地区,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影响最大的地区。</p><p class="ql-block">他阅读了中国学者赵林的著作《古希腊文明的光芒》,这部著作引起他对古希腊史的兴趣。他进而又阅读了《荷马史诗》。紧接着阅读的是马其顿的兴起和亚历山大的远征,以及伴随远征而来的“希腊化”过程。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阅读的有《欧洲中世纪史》(美国朱迪斯•M.本内特著)。此后,他陆续阅读古罗马史,古波斯史,古印度史,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史,伊斯兰教兴起和阿拉伯帝国扩张史等。阅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史,让他对以色列与阿拉伯人的争端起源有了进一步了解。</p><p class="ql-block">他对欧洲近代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很感兴趣,例如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是怎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西班牙征服新大陆的过程,美利坚建国的历史都让他兴趣大增。他不仅对美国的历史感兴趣,对美国的政治制度也做了一些了解,阅读了资中筠著《二十世纪的美国》,美国吉尔•莱波雷著《分裂的共识》等。</p><p class="ql-block">傅老阅读的范围,除了中外历史著作,他对文学、政治类图书也多有涉猎。夏志清著《中国古代小说》和《中国现代小说史》这两部著作,提高了他对中国文学发展概况的认识。在中国作家中,能引起他兴趣的有李劼人、沈从文、张爱玲、严歌苓、汪曾祺等人。在近年来兴起的作家中,余华、刘震云和莫言也受到他的关注。《金瓶梅》是四大名著之外另一部伟大著作,他一直想写一篇文章,题目早已拟好,就是“浅谈《金瓶梅》的语言艺术”,不过,自知工程浩大,轻易不敢动笔。这点心愿,他不知此生是否能够圆满?</p> <p class="ql-block">钱穆先生的著作《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让他获益匪浅。美国的政治制度,他认为是人类发展迄今为止最好的制度,尽管它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处。杰斐逊、富兰克林等美国建国元老们都是对人类文明史作出极大贡献的功臣。</p><p class="ql-block">傅老的年龄虽然大了,可是求知的欲望丝毫没有减退,他始终像个幼儿一样,对世界抱着极强烈的好奇心。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傅老觉着这句话很有道理。</p><p class="ql-block">他始终以为,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什么功名利禄,读书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充实自己。读书不为别人,读书只为自己。他越是读书,就越是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越是觉得过去的岁月里读的书实在太少,虚度了许多时光。在一些知识比他丰富的人面前,听人家侃侃而谈,显得知识是那么渊博,让他愈加感到自愧不如。年纪大了,来日不再方长,时间不多了,所以他求知的欲望更加强烈,他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尽可能地把知识铭记在脑海里。</p><p class="ql-block">看到他在网上不断地购买图书,老伴有时也会嘟囔几句:“买那么多书,你看得完吗?”“看了那么多书,你能记住内容吗?”“等你死了,这些书只能卖废纸。”</p><p class="ql-block">傅老听到这些话,觉着老伴说的不无道理,不过,心里那种按耐不住的求知欲望却驱使着他一次又一次地继续购买图书。在傅老的脑海中,这些书籍就是精神食粮,有时甚至比吃饭还要重要百倍。</p><p class="ql-block">以前身体好时,傅老可以挎上相机出去拍照,现在腰腿疼走不了远路,整天待在家里。如果没有书读,一天无所事事,一定会无聊至极,漫长的时间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打发。傅老心想,我一不抽烟,二不喝酒,更不会打麻将,闲呆着不行,“无聊能让人无聊死”,总得找点事干吧?</p> <p class="ql-block">傅老痴爱读书,以八十岁高龄的年纪,依旧乐此不疲。他这样的表现,在外人眼里,一定会把他看作是一个“书痴”,一个“书呆子”。人常说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傅老就是这样一个无用的“书虫”。如今社会上,哪个人不是在忙着挣钱呢,可傅老却在忙着买书、读书。</p><p class="ql-block">傅老想,“管他别人怎么看呢,活好自己就行了。”傅老总是这样安慰自己:“我就算是一个‘读书人’吧,除了读书,什么也做不了”。他继续我行我素,在孤寂的小路上蹒跚前行。估计他会一直这样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