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生·新所位于上海市延安西路1262号,北侧近延安西路,南侧到牛桥浜路近法华镇路,东临番禺路,西至安西路,属于长宁区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该区域以其丰富的历史建筑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而闻名,是上海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番禺路入口处,有一玻璃长廊《园区历史》,介绍了上生·新所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上生·新所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千年,比邻之法华镇原有一条小河浜李漎泾,俗称"法华浜",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在此建法华禅寺,商贾云集,曾为全国名寺之一,宋高宋南渡时,一些达官。缙绅相继迁此定居,寺院周围聚集,明朝中期居民日益增多,市集兴盛成镇,史称法华镇,据传是上海最早出现的小镇,更有"先有法华,再辟上海"的说法,人文历史景观甚多。1958年填浜建路,改称法华镇路,自1978年起,拆旧建新,建筑高楼大厦,面貌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上生·新所近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园区内现存的3栋历史建筑一一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海军俱乐部及附属泳池、孙科别墅即为当时所建。</p><p class="ql-block">1924年,普益地产在安和寺路(今新华路)和哥伦比亚路(今番禺路)周边进行统一开发,项目命名为哥伦比亚圈,次年,美国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建成,是旅沪美侨的集会娱乐场所,将美国生活方式带入中国,夏天因为其别致的阳台和游泳池而尤其受欢迎。1928年,邬达克担任哥伦比亚圈总规划师,为哥伦比亚住宅圈设计花园别墅,包括孙科别墅。</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1年,上海市市长陈毅下令将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迁入哥伦比亚圈,打造一个大型的医药科研基地,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变身为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生物疫苗研发中心。后来,11栋贯穿新中国成长历史的工业改造建筑逐渐建成。</p><p class="ql-block">2016年,上生所迁往奉贤的新厂区,园区由上海万科通过城市更新掀开新的篇章,"上生·新所"名字也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上生·新所"一期自2018年开放,二期于2024年6月全面亮相,上生·新所呈现出自然、绿色与休闲的惬意氛围,汇集了众多优质的商业品牌和店铺,定位是打造"7x 24小时国际化活力文化艺术生活圈",为城市更新塑造了样板,吸引众多市民游客争相游览,成为沪上网红打卡地。</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3日上午,我第二次(第一次是去年10月2日晚上)到上生·新所游览。</p> <p class="ql-block">每逢岁末迎新,上生·新所都会推出特邑的主题美陈,今年以情绪符号为创意呈现,六种情绪化身卡通符号形象散落在园区各处。</p><p class="ql-block">"松驰感"化身的"悠小逗"形象,位于牛桥浜入口,悠闲的它微仰着头,仿佛沐浴在暖暖的冬日阳光下。</p> <p class="ql-block">这是"惊喜"化身的"喜小叹"形象。</p> <p class="ql-block">"探小问"形象位于番禺路通道口。</p> <p class="ql-block">安西路入口,是"温暖化身的"暖小句"形象。</p> <p class="ql-block">"分享欲"化身的"分享@ "形象。</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的公子孙科别墅(住宅),位于上生·新所靠近番禺路(番禺路60号),建成于1931年,是一幢以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为主的混合建筑,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占地近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系西班牙式,兼有巴洛克风格,壁炉顶上的烟囱似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做法,外墙立面简洁明快,又具有西方现代派建筑的风格,宅前为中国式庭,其历史及文化价值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该建筑曾被用作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办公地,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非常遗憾的是,这里由于在布展,只能在别墅北面参观,不能入内和到宅前南面参观。</p> <p class="ql-block">这是北面进入别墅的门,我前面有一群大概预约的团队人员进入,而我被拦在外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走到孙科别墅绿化墙西南面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蘭亭·月西面的自助花卉摊位。</p> <p class="ql-block">玉兰广场上,"链接感"化身的"链小和"形象友好亲切。</p> <p class="ql-block">美国乡村总会也叫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由美国建筑师艾略特·哈沙德设计建于1925年前后,已有百年历史,西班牙巴洛克风格建筑。原辟有高尔夫球场、弹球房、舞厅等。南侧山墙门头有巴洛克花饰。北面进门门头为半圆拱券,山墙为巴洛克风格,饰以简化的葫芦瓶饰。大礼堂北山墙也为巴洛克式,山墙开玫瑰式通风洞,山墙顶共座5个装饰葫芦。199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如今是上生·新所的一部分,在这栋百年建筑里入驻了日本品牌的"策划生活方式提案型书店"一一莺屋书店,是上海的首店,据说曾被外媒评为全球最美的书店。</p><p class="ql-block">这是从北面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南面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进入书店,只见这里用博物馆般的场景设计,赋予阅读仪式感,构筑了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全新艺术文化策源地,书店里不仅有图书杂志、文具杂货、工艺品等莺屋书店特供和精选的商品,还没有画廊、咖啡区等区域。</p> <p class="ql-block">书店分为二层,一楼以"磨练知性"为主题,展示了文学、人文自然等主题图书,并保留了原有的壁炉和柯林斯柱等特色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里保留了古典建筑的厚重历史和现代简约设计,成为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二层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二楼以"收获感性"为主题,包含艺术、摄影和设计书籍,并设有艺术长廊等。</p> <p class="ql-block">书店还经常举办文化艺术展览和活动,成为一个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文化艺术生活圈。</p> <p class="ql-block">从书店北面的门内向外望去,乡村俱乐部的建筑风格也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请随视频从南面步入茑屋书店,仔细欣赏隐藏的历史建筑内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这是北面的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西面眺望莺屋书店。</p> <p class="ql-block">位于园区6栋的海军俱乐部和附属泳池建于1924年,原为美国乡村总会健身房保龄球馆,与哥伦比亚会所、附属泳池原为一体,统称为美国乡村总会。后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培养基蒸锅间年间。</p> <p class="ql-block">这是泳池四周的走廊。</p> <p class="ql-block">与俱乐部相连的附属泳池,是上海难得的"英制"露天泳池。修缮时特意保留的泳池拼花马赛克,外观纹样清晰,呈观出浓厚的异国风情。一楼还有各种文化风情的咖啡店、餐饮……</p> <p class="ql-block">原本隐藏在北立面中央壁龛里的羊头雕塑,重新与世人见面。</p> <p class="ql-block">虽然现在泳池只能参观不能游泳,但如今海军俱乐部及附属泳池成为了各类时尚活动发布会的秀场及活动展览空间。</p><p class="ql-block">作为上生·新所内最有代表性的打卡地,超大的泳池,透明的池水,白天与夜晚,有着不同的景观。坐在池边用餐,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请随视频参观海军俱乐部及附属泳池。</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8日晚,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长宁分会场揭幕,主会场就设在上生·新所。10月2日晚上,我第一次到上生·新所,就是去观慕这里的光影秀。这是安西路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海军俱乐部建筑北外面的光影秀。</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当时我拍摄的光影秀视频《邬达克的时光机》。</p> <p class="ql-block">莺屋书店为孩子们准备了一部充满魅力变幻的魔法奇书。</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上生·新所"有不一样的风景,游人更多。</p> <p class="ql-block">海军俱乐部的附属泳池,"上生幻境"是悬挂在泳池上方的纱幕光影公共艺术。</p> <p class="ql-block">从古朴建筑在光影中轻吟的历史低语,到现代商业街区灯火辉煌的未来图景,每一幕都深情地讲述着这座城市不断焕新的传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