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雕刻养育水仙花

云游客

水仙花是中国的十大国花之一,产地为漳州市。水仙花通过设计、雕刻、养护和摆置可以创作出很多造型,主要有:花篮、孔雀、公鸡、鸭子、茶壶、金鱼、葫芦等等几十种造型,十分有趣。 小时候,1965年开始每到12月上旬到第二年的3月份,有位跛脚的九湖村老农受生产队派遣,在延安南路的信托部门口(后河巷出来的路口),现在的漳州古城走廊的地方,摆个小摊,也就是两个竹篓一根扁担,雕刻、培养水仙花造型,也售卖水仙花头。 我们放学或课余时间就会在旁边观看雕刻过程,慢慢地映入脑中。刚好到了1967年底,由于外贸销售不畅,20头装的花头1个5分钱在百货大楼(现在的中闽百汇)门口卖。 我花5分钱买了一个水仙花头回家,然后用折断的锯片磨了一把前面3厘米多的弧形刀口(与我用的刻纸多差不多,只是刀口长一点),刀尖上磨了1厘米反相弧形刀口,开始雕刻水仙花。 因为经常观看老农雕刻过程,算是有印象,开始拿起花头下刀,然后,对花头一层一层的瓣切下剥离,到可能有花苞的地方时,格外小心地剥离包片,终于露出5支饱满的花苞。之后,再小心翼翼地剥开、切掉2/5花苞边上的黄色叶片,在接近完成的喜悦中,不小心还是用刀尖碰到了花苞,伤了一朵花(开花时有一朵花受伤)。 雕刻完水仙花头后,先用清水洗去花头粘乎乎的分泌液,再用一个盆子装入清水,倒扣水仙花头(为了让分泌粘液吐出来,用手把分泌粘液擦洗干净,不然切口会发黑),第二、三、四、五天重复这些步骤,并放在室外养育(最好是可以晒到太阳光、淋到雨的地方)。 第六天开始,将花头仰面浮在清水中,第八天开始,在阳光的作用下,原来嫩黄色的叶片开始发绿、刻刀割的叶片开始弯曲、花苞开始长大。到第15天开始,水2-3天换一次就可以了,这时,要根据造型的需要用刻刀再进行深入裁切,保持阳光照射。 20天后,花根须差不多3厘米长,晶莹透白,花叶卷曲翠绿,花苞饱满、花蕾欲破膜而出。到了24天左右,花苞里的花蕾逐步破膜,一颗花苞至少有4朵花,最多的可以达到12朵。28天左右开始绽放(以前天气比较寒冷,开花时间比现在需要多4-5天)。 水仙花头成型是在养育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和阳光受光面,一般在除夕前,整个造型已经完美,个别几只花蕾已经含苞欲放了。大年初一的早上,用一只碗、盘或玻璃茶杯(最适合放根须很长的花头),放下水仙花头,扎上红线、红布条,浇上清水,放几颗河卵石,一盆清新淡雅的凌波仙子跃然桌上,争春怒放。(本文的培养直至开花时间、以及花苞、花蕾都是当时的气候和使用农家肥养育的实际,与现在大量使用化肥、多花枝处理和自来水的情况下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年开始,母亲单位一位叔叔家是水仙花故乡,每年都会送我几个,我开始了50年的雕刻水仙花头的经历。 有时最多雕刻养育水仙花达到70个,没有那么多容器,就因地制宜,用砖头围成一个长方形,上面铺上两层的塑料薄膜(单层容易渗水),加水成为小水池。 刻水仙花时一般在元旦开始,正是天气最冷的季节,一有空就要抓紧在2-3天内刻完下水,不然影响到正月初一盛开时间,所以一般是一个晚上刻到半夜,手冻得僵硬,影响雕刻进度,泡水时反复使用冰凉的水,还是很辛苦的,但是看到水仙花按自己的意愿慢慢长成想要的造型和预定的开花时间,还是满满的快乐感。 <p class="ql-block">  本文里多数是胶片老照片数码处理,效果一般,去见谅。</p> 谢谢各位老师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