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难民南迁记

金秋

<p class="ql-block">笔者少年时,常听乡邻小脚奶奶和章鸿喜先生讲述她们从苏北逃难到苏南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遂根据他们的讲述和所见所闻整理成文,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接生婆周氏是扬州八怪郑板桥的同乡,五官端正、明眸皓齿、慈眉善目、小巧俊俏.身穿清代流行的大襟服装,虽然是青布衣衫,总是一尘不染;尽管是贫困如洗,仍少不了每天梳洗,抹着扬州特有的洗头油,年已花甲,仍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特别是一双小脚,三寸金莲,二只绣花鞋,特别引人瞩目;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和蔼可亲;在无锡京杭大运河吴桥段南岸方圆三里内的人都认识她。许多人不管是贫富贵贱、老幼,见到她都会恭恭敬敬地尊称她为“小脚奶奶”!(图为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小脚奶奶本是苏北兴化人氏.父亲医术精湛,在镇上开设了一个药铺,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周围的乡民医治。母亲相夫教子,还帮扶丈夫配药、煎药,接待病人,遇到孕妇突然生产,丈夫不便,她主动担当了接生重任;女儿也主动帮着递工具、烧开水消毒、清洗。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子,精心教养,从小就缠足,指望将来嫁个好人家。</p><p class="ql-block">《宋史·五行志》中记载,国人束小脚始于宋,苏轼《菩萨蛮 咏足》中称女子小脚为“宫样”。当时皇庭内外认为女子脚小是美貌的象征,缠足之风便逐渐传开,认为缠足后的女子小脚走起路来更具有女人味。所以,当时一些大户人家的女孩到年龄后是必须要缠脚的,有一副好相貌和身材,都不如有一双金莲小脚,这样将来才好嫁个好人家。对美的盲目追求和畸形的价值观,使缠足之风在当时不断蔓延.满清入关后曾明令禁止,但收效甚微,直到解放后完全摆脱了这种陋习。</p> <p class="ql-block">  小脚奶奶成年后如愿以偿嫁给了当地一个富有人家.丈夫姓周,是当地名门望族、断文识字,被推举为保长。小脚奶奶嫁入周家后,为周家生育了两个儿子,母承子贵,很得丈夫宠爱。母亲娘家是铜匠世家,外公在扬州城里打铜浇铸铜勺、铜铲、铜锅、铜壶、铜脚炉、铜暖罐(俗称烫婆子),还能浇铸铜佛像。舅舅和章家表兄表弟继承了衣钵,有房有田,还有手艺,家境富裕。</p> <p class="ql-block">1931年江苏高邮段大运河决堤,淹没高邮城和下游里下河地区大片农田和冲毁许多泥草房,人畜死伤无数,农田涝灾至1932年春才退水,老百姓损失了一季收成,无粮可吃;当地大部分农民住的是土墙、草顶的泥草房,经水长期浸泡,垮塌成为一堆烂泥,无钱修复;腐烂的人畜尸体污染了环境;引起严重的饥荒、蝗灾、瘟疫流行;灾荒给众多灾民以灭顶之灾,走投无路之际上百万难民走向了逃荒前往长江以南沪宁铁路沿线城市谋生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小脚奶奶和章鸿喜家有田有房,住的还是砖瓦房,洪水来临,他们爬上屋顶和楼上,除损失了一季粮食和损坏了家具外,老少无恙、躲过一劫。</p> <p class="ql-block">不久后抗战爆发,日寇的魔爪也伸到了苏北地区,扬州城和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被日本鬼子占领,时不时带着伪军大扫荡进攻抗日根据地;泰州城里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支持新四军抗日的</span>国军李明扬部;盐城和沿海地区是新四军根据地;还有伪军、忠义救国军、盐税稽查团、土匪武装等杂七杂八的武装;兴化处在敌占区和抗日根据地的交叉处,不管哪支武装过境,周保长都要负责张罗宿营地和粮草,不可怠慢,不然的话,吃不了 兜着走!</p> <p class="ql-block">由于周保长同情抗日救国的武装队伍,日寇就把周保长抓进了扬州城严刑拷打,秘密处死,连尸体也不知去向,还扬言要杀他们全家。吓得他们全家东躲西藏,年幼的周家小儿子受到惊吓,患了急病,不幸夭折。</p> <p class="ql-block">笔者2024年冬摄于扬州大运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全家商议之后:觉得长此以往不如逃往江南,还有一条活路。于是变卖房地产,打造了六艘木船,由表兄弟章氏三人、周氏母子、近亲宋氏、王氏共六户,结伴同行。仅仅携带了贵重物品、厨具、细软、粮食、工具,避开扬州城及大河,经泰州、高港进长江,逃往江南。</p> <p class="ql-block">从苏北逃往苏南难民的木船与该图船模十分相似,笔者2024年冬摄于扬州大运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长江下游河面开阔,风急浪高;受潮汐涨落影响,还有漩涡;泥沙淤积、沉船密布,多激流、险滩、暗礁(有许多是沉船残骸);还有江猪(鯨科动物江豚)出没,有时江猪为觅食会拱翻来往小型船舶;由此可见渡江风险很大。</p><p class="ql-block">有早年逃荒成功渡过长江的乡亲介绍渡江经验:春天长江水位低,暗礁险滩裸露,风向飘忽不定;夏天水位猛涨,河面加宽,上游洪峰来临时波涛汹涌;冬天北风强劲,天寒地冻、风高浪急,一旦落水,无法自救;只有秋天比较合适,收完早稻后,此时长江洪峰已过,北风初起,挑一个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借助风力张帆、配合人力摇橹、划桨、撑篙,一鼓作气,闯向南岸。</p> <p class="ql-block">小木船到了长江北岸后,休整、备料,等待黄道吉日,采办了一些长的毛竹,添置了铁锚、长竹篙、长柄挂钩、桅杆、篷布、橹、桨、麻绳、铁丝等,用毛竹把六条船梱绑在一起,前面三条、后面三条,较大的一条放在中间后排,用于张挂主要的一面篷帆,前面的一条,用作指挥船,张挂一面辅助篷帆,用来调节方向。六条船形成一个完整的船筏,增添了抗风浪能力。</p> <p class="ql-block">吉时来临,船头上摆放了猪头三牲,酒菜,祭祀神仙;船舱里备好了馒头、年糕、粽子,干粮。各家的成年男子或摇橹、划桨、掌舵、升帆、拉动帆布调节方向,各就各位;女眷和小孩躲进船舱,念经祈祷……又杀了一只大公鸡,把鸡血滴进江水,鞭炮齐鸣完毕,身强力壮、见多识广的大表哥站立在船头一声令下,起锚、张帆、划桨,船筏乘风破浪冲向南岸。经过五、六个小时与波涛搏斗,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船筏终于安全越过中心航道和河中险滩,抵达长江南岸,离出发地已有二三十里地了,大家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船筏继续顺流而下,寻找进入苏南内河的入口,天黑时分进入了常州境内的内河口。在河滩上挖坑埋锅造饭,终于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睡了一个安稳觉。</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向当地人问路,回答说,此地是常州北郊,距京杭大运河江南段30多里,离常州50里,离无锡90里。前面河道宽窄不等,船筏无法通过。于是船筏解体,拆下来的毛竹捆绑在船舷上,列队向京杭大运河进发。一天后,船到了京杭大运河口的戚墅堰,学过竹匠的章家隔房堂兄家船上的女主人,因长途跋涉、劳累过度,引发疾病,无法继续旅行,决定留在戚墅堰休整、治病;其他5条船按既定目标继续前往无锡。並把毛竹留给堂兄作本钱,制作竹制品换钱养家糊口。</p> <p class="ql-block">清末民初,1917年在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北门外四里处兴建了无锡京杭大运河上第一座现代化大铁桥——吴桥,连接无锡火车站至惠山古镇。</p> <p class="ql-block">1944年无锡市北郊地图</p> <p class="ql-block">长百米、宽五米的吴桥的兴建促进了周边一带民族工商业蓬勃发展,吴桥堍集镇迅速崛起,京杭大运河北岸街市连接三里桥米市;南岸纤路兴建了盛岸街,成为西北郊乡民进城的必经之路;在吳桥西堍兴建了源康𢇁厂、惠元面粉厂;在东堍兴建了纺织厂、造纸厂、炼油厂;其中面粉厂和纺织厂都建造了五层高的厂房、二十多米高的水塔和烟囱。图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京杭大运河无锡吴桥段街景</p> <p class="ql-block">“桑路浜”是离吳桥约一里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惠山桃花坞,长约二公里,下游河道宽约二十多米,汇入京杭大运河。两岸遍植桑树,有一条小路直达京杭大运河边,因此得名。为了方便京杭大运河里的拉纤工人和西北郊乡村民进城,当地绅士和木材行老板出资在“桑路浜河口用石块和泥土搭建了引桥、驳岸、桥墩,在河口修建了一座长三米、宽一米的木桥,桥面距水面高二米,桥梁两边还架设了铁栏杆。</p><p class="ql-block">这二根铁栏杆引发了这条河浜改名。</p> <p class="ql-block">河边桑树</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因一艘渔船在桑路浜口的桥洞里避雨遭受雷击,因此俗称为“天打浜”,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大部分船民、渔民上岸定居,两岸兴建了职工宿舍,桑路浜两岸山青水秀、一派田园风光,居民们向政府请求改名为:“田禾浜”,人民政府顺应民意同意改名。图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十年代前桑路浜地图。</span></p> <p class="ql-block">两天后5条船来到京杭大运河无锡北门外吴桥段,见此地河面开阔,市集繁盛,山清水秀,在运河两岸的隍城里、源康弄、新民村、草鞋浜已经形成了苏北难民聚居的棚户区,合计有一千多户、四五千人。“桑路浜”水质清澈,可以淘米、洗菜,直接下锅烧水煮饭。河口有一座小桥下面可以通过小型船舶进入停泊,进出方便,受不到京杭大运河上风浪和百舸争流的船舶干扰,特别是与先期到来的苏北难民聚居地近在咫尺,相互有个照应,是一个理想的避风港。遂决定在此停泊、靠岸。</p> <p class="ql-block">这一伙前往江南逃难的难民停泊靠岸栖居后。章老大还是干他的老本行,走门串户为人修配锁具、浇铸铜勺、铜壶、铜盆等;章家堂兄大章留在戚墅堰制作竹制品,售卖,养家糊口;章家堂弟小章名鸿喜年纪轻,读过洋学堂,懂得金属浇铸工艺技术,不愿意走门串户做铜匠,也不愿意干吃苦的普通竹匠活。而动脑筋改良了竹制品的工艺和品种,让妻小在家制作金属与竹材结合的竹制品,主要是竹柄铁丝捞斗,大大小小很多规格,大的用于面饭馆,小的用于普通家庭厨房,倒也销路畅通。自己则进工厂当了一名技术工人有稳定收入;宋家有些家底,就在街上摆日用百货摊;王家就当了鞋匠以养家糊口;周家虽然遭了劫难,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带了金银首饰、细软,连厨具也都是纯铜制作:有铜锅、铜盆、铜脚炉、铜暖罐、还有镀金铜佛等,温饱没有问题。只可惜周家大少爷从小养尊处优惯了,好逸恶劳,坐吃山空,没钱后就把家里的金器拿出去变卖,却被奸商黑吃黑掉了包,诬陷他是假货,情急之下动手伤人,致人重伤,奸商进了病房,他也进了牢房。</p> <p class="ql-block">老鞋匠</p> <p class="ql-block">在河边洗涤竹器</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桑路浜原住民住宅</p> <p class="ql-block">桑路浜手绘地图</p> <p class="ql-block">到了五十年代中期,周氏等难民赖以栖居的船只年久失修,开始漏水,聘请修船工匠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对于这些小本经营的难民而言是不小的开支。有一年秋季,船只拉上岸底朝天检查后发现,船底已经腐朽、千孔百疮,已不值得修补。新船买不起,没了船又没地方住。只得把船底朝天,然后用砖石、木棍顶起一米多高,周围用芦席、铁皮、木板遮挡,船底作顶,挡风遮雨,全家人蝸居了一个冬天。</p> <p class="ql-block">开春后,身强力壮的章老大、宋家,就在河滩上就地取材,挖土垒墙,毛竹架樑,铺上芦编、稻草,建起了二座泥草屋;小脚奶奶年逾花甲,势单力薄,需要接生的人也越来越少。就东家住住、西家住住,居无定所,小脚奶奶被政府确定为“五保户”,每月发放八元生活费。</p> <p class="ql-block">小章和其他家体力和财力有限,就用毛竹、芦席、油毛毡在桑田里架设了几间棚屋栖身。</p> <p class="ql-block">解放初期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景象(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在解放前和建国初期,无锡医疗卫生条件还比较落后,直到1950年无锡在市中心才有了一家妇幼保健院,还有少量医院、私人诊所设有妇产科。广大农村、和城市平民大部分通过私人诊所和民间接生婆生孩子。</p> <p class="ql-block">周边许多苏北来的难民深知周氏为人,十分同情周氏。遇到孕妇要生产就会去找小脚奶奶周氏帮助。周氏少年时代耳闻目染,轻车熟路,也乐意帮忙,大获成功,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尊重。久而久之,附近方圆三华里内京杭大运河南岸的盛岸街、新民村、源康弄、田屠里、孙巷、姚巷,北岸的隍城里的原住民和苏北难民,京杭大运河里路过的船民、渔民等都会找小脚奶奶周氏接生。</p> <p class="ql-block">小脚奶奶常年穿的衣服(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小脚奶奶常年抹的洗头油</p> <p class="ql-block">在苏南地区,1958年大批妇女积极参与大炼钢铁活动,虽然炼钢生产不久就偃旗息鼓,但是大批女劳动力从家务中解脱出来,进入了各行各业就业,享有了社会劳动保障福利。</p><p class="ql-block">直到1958年大跃进时期后,无锡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大量城市女性居民就业后享受了医疗保障;接生婆这个行当逐步在锡城消声匿迹,退出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1960年,造船厂在“桑路浜”北岸的水田里建造了职工宿舍大楼,把污水管道排进了桑路浜里,污染了大家的饮用水水源。政府责令造船厂为村里铺设一根自来水管,安装一只公共水龙头,修建费用由造船厂承担,用水费用由使用者村民们分摊。于是村民们商议,约法三章确定:公用自来水龙头按装在我家菜园,利用小章和严家之间二米多宽的弄堂铺设自来水管引来自来水,接通自来水后,利用两家之间的墙壁,修建了一个六平方米多的简易房提供给小脚奶奶居住,公用自来水也由小脚奶奶看管。当时自来水每吨价格一毛二分,一吨水重二千斤,每担水约一百斤是二十担水,一担水收一分钱,每吨水可盈利八分钱补贴给小脚奶奶使用。</p><p class="ql-block">笔者世居桑路浜中游的“孙巷”, 解放前迁居到京杭大运河边、桑路浜下游河口的高脚木屋里,小脚奶奶周氏的木船就停泊在河口,我家菜园旁边,相距不到二十米;解放后邻居木行老板把木行货栈包括菜园子转让给了我家,与小脚奶奶的木船隔窗相望;1958年大运河拓宽改造,我家拆迁移建至原址一百米处的菜地居住,不久后公用自来水龙头安装在菜地旁边,小脚奶奶负责看管自来水,又成为了邻居。</p> <p class="ql-block">小脚奶奶吃得不多,但比较精细,不新鲜的东西不吃,喜欢用铜锅做饭、炒菜,炒菜时香气扑鼻。我家菜地里长着青菜、韭菜、丝瓜、茄子、长豆、扁豆、菠菜、茼蒿等,我们采摘时不忘送她一些,她也习以为常。</p> <p class="ql-block">到了六十年代,小章在我家菜地里盖了一间砖瓦房,和我家成为了邻居,是这一批人中第一个盖砖瓦房的人家;到七八十年代时这一批苏北来的移民大部分都盖起了楼房。</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期桑路浜地图</p> <p class="ql-block">桑路浜下游两岸三百米段解放前仅有我家和木行、竹行、皮货行四户原住民,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部分原住民上山下乡去了苏北务农,河道里的船民、渔民、全部上岸定居,发展到五百多户常住居民,常住人口三千多人。</p> <p class="ql-block">竹行</p> <p class="ql-block">1958年京杭大运河吴桥段拓宽改造,沿河盛岸街建筑拆除,许多停泊在桑路浜内的船民、渔民上岸定居,成为无锡市市民。</p> <p class="ql-block">2018年桑路浜下游纳入惠山古镇和京杭大运河两岸景观带规划区,拆迁改造,新建成了山河万象高挡住宅区。</p> <p class="ql-block">1995年京杭大运河无锡吴桥段航拍照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山河万象高挡住宅区售楼处留影,此处正是笔者出生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笔者出生于京杭大运河河畔,由接生婆小脚奶奶接生。</p> <p class="ql-block">1969年笔者上山下乡去了苏北农村务农,一去就是十年,有一年春节回江南过年,没见到小脚奶奶,家人说:不久前小脚奶奶在睡梦中没有醒来,寿终正寝!许多村民自发为她办理后事,送她最后一程!</p><p class="ql-block">扬州八怪郑板桥的同乡接生婆小脚奶奶周氏是第一个见证我平安来到这个世界的人!</p><p class="ql-block">虽然她一生坎坷、孤苦伶仃、但是她乐于助人、和蔼可亲、以她纤细的身躯、炽热的慈爱之心,接受了成千上万的婴儿、平安地来到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她的音容笑貌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