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军营生活随笔</p><p class="ql-block"> 战友小方</p><p class="ql-block">汶川大地震后,宁波对口援助重灾区广元。我不由想起了一个家在广元的战友,他姓方。</p><p class="ql-block">在我们连队,大宿舍能容纳二、三十人。我与小方虽然不是一个班,但由于两张床紧挨在一起,所以说话的机会就相对多些。他68年入伍。在他们那批四川兵中,他有两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是他个子最高,一米七五左右,另一个是他讲话语速很快,说起来好象放连珠炮似的。很快,我就知道了他的一些情况。他来自农村,母亲在三年困难时期去世了。初中毕业后,在家干了一年多时间的活就出来当兵。他说在家时样样农活都能干,但生活却很辛苦。提起家里的事,他从没有说起他父亲怎样怎样,后来倒是听他的当兵老乡说,他的父亲是继父。</p><p class="ql-block">一天,小方兴奋地对我说,指导员把他找去,说他的亲生父亲找到了。团里特批他半个月的假期,过两天,他就回家探亲。这是天大的喜事,我为他感到高兴,连说恭喜。我随即问他,生父是怎么找到的?他说:“我也不太清楚”。</p><p class="ql-block">正值“文革”期间,食品贫乏。小方到农村老乡那里买了10多斤自产的蔗糖,又买了几瓶地方上生产的白酒就上路了。</p><p class="ql-block">原来,小方的亲生父亲是重庆地下党的工作者。自然,这个情况小方母亲是不知道的。1949年9月,全国大部分地方都解放了,重庆人民也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国民党反动派恼羞成怒,一把大火烧了重庆。熊熊大火持续20余天,方圆2平方公里夷为平地,死伤无数。不巧的是,失火的那天晚上,小方的生父不在家。眼睁睁地看着大火肆虐,小方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只身逃了出来。娘俩投奔了一家远房亲戚。这期间,那亲戚四处打听小方父亲的下落,但都没有任何消息。长住在那里也不是办法,第二年,小方母亲嫁给广元的一个农民,他就是小方的继父。这些情况都是以后指导员说的。指导员还说,小方的父亲,现在已是四川一家国营化工厂的党委书记。自然,他已重新组建了家庭,有一个女儿。“那么,小方的生父是怎么找到自己的儿子的呢?”我们问指导员。夫妻失散后,小方生父一直把寻找母子的事搁在心中。他写过信给地方政府,又托战友寻找都没有结果。“文革”开始后,到处是大字报。小方的生父突然想到用贴告示的办法去寻找自己的亲人。他就在重庆最繁华地段的大字报旁,贴出寻人告示。巧的是,它正好被小方母亲的亲戚看到了,于是,便有了这段真实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半月后,小方探亲回来了。他喜滋滋的分给每个战友一支比较高档的烟。晚上,他失眠了。也许,他在憧憬退伍以后新的生活。</p><p class="ql-block">40年过去了,小方已变成了老方。今天,灾区里的你,还好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请关注公众号江浦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