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话“龙药” (下篇)

徐亮

<h3>龙葵</h3> <h3>龙葵的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全草,全国均有分布,生于田边、路旁或荒地。龙葵的浆果和叶子都是可以食用的,常见的有焯水后与豆腐丝凉拌、切碎后可以用做包子或者饺子的馅食、洗干净清炒、与鸡蛋同炒等做法。但其含有龙葵素、茄碱等有毒物质,食用前要用开水浸泡,去掉有毒物质后方可食用,不然会出现面红口干等阿托品中毒症状。<br>《纲目》时珍曰∶龙葵,言其性滑如葵也。苦以菜味名(苦菜、苦葵),茄以叶形名;天泡、老鸦眼睛皆以子形名也(老鸦眼睛草)。与酸浆相类,故加老鸦以物异也(老鸦酸浆草)。时珍曰∶龙葵、龙珠,一类二种也,皆处处有之。《唐瑶经验方》记载:从高坠下欲死者,取老鸦眼睛草茎叶捣汁服,以渣敷患处。除了这几个别名,还有很多:天茄子、天茄苗儿、天天茄、天茄菜、狗茄子、黑茄子、野茄子、野茄菜、水茄、救儿草、后红子、天泡草、天泡果、七粒扣、乌疔草、黑姑娘、乌归菜、地泡子、地戎草、耳坠菜、狗钮子、野葡萄、酸浆草、水苦菜、野伞子、飞天龙、黑天天、黑星星、黑yanyou(黑黝黝、黑悠悠、黑油油)、龙葵草。因叶卵形,似辣椒叶,野辣椒、野海椒、野辣角、山辣椒、山海椒。<br>龙葵性味苦、微甘,滑,寒,无毒。煎汤内服,或捣敷外用。《唐本草》、《纲目》、《食疗本草》、《救荒本草》、《圣济总录》、《现代实用中药》等均有记载。<br>龙葵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利尿消炎等作用。常用于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筋肿痛,小儿风邪,热症惊风,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痢疾。头痛,胃疼,关节痛,目赤,耳脓,痈疖疼痛,毒蛇、蜈蚣咬伤等。但脾胃虚弱者不建议使用。<br>龙葵子为秋季龙葵果实成熟时采取的种子,《本草图经》:性温,味甘,无毒,也可用于急性扁桃体炎,疔疮、癌症等。</h3> <h3>龙血竭</h3> <h3>“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是中国人常用的祝寿联,有传“南山不老松”指的就是龙血树。在白垩纪恐龙时代就已出现,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世界上现存树龄最大的龙血树在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据专家考证,已经有六千多岁了,估计能活一万多岁。因龙血树的含水率高,不能作薪柴,也不能作用具,无人干扰和砍伐它,而此成就了“南山不老松”的盛名,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根据古籍记载“南山不老松”原意:南山指陕西终南山,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宋朝胡文卿在《虞美人·寿香烟篆金炉细》中写到:寿比南山松柏、永长春。其南山也是指终南山。)<br>剑叶龙血树的树皮被割破后,会流出殷红的汁液,就像人体的鲜血,干燥凝结成块的树脂微有清香,味淡微涩,此物即为龙血竭,也有称麒麟竭的。传说是巨龙与大象交战时,血洒大地而生出来的,这便是龙血树名称的由来。<br>《本草纲目》记载:龙血竭性温、平,味甘、咸,无毒,入血分,归肺、脾、肾三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生肌敛疮等显著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妇女气血凝滞,外伤出血,脓疮久不收口。但孕妇忌服。<br>现代药理研究:1、可增加体内凝血因子,对出血患者有显著止血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淋巴回流,可改善机体微循环,调节内分泌。其活血化瘀,具有双向调节作用。2、含有的龙血竭皂甙,具有强大的抗炎镇痛以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3、含有的植物防卫素是天然抗菌防腐物质,对细菌的生长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祛腐生肌、抗感染的功效。4、调经理血,软坚散结,活血行气。</h3> <h3>龙脷叶</h3> <h3>龙脷叶,别名:龙利叶、龙舌叶、龙味叶、牛耳叶。所用为大戟科守宫木属常绿小灌木龙脷叶的干燥叶,以叶片大、完整、色深绿者为佳。<br>龙脷叶性平,味甘、淡。归肺、胃经。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润喉、通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燥口干,咳嗽痰多、咽痛失音和便秘等症,也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咳嗽、咽喉肿痛等疾病的治疗,如《南宁市药物志》:“止痰火咳嗽哮喘、治内伤肺痨失音、喉痛。”<br>龙脷叶真正入药的时间并不长,被1977年版《中国药典》收录。而在民间,特别是广东一带有较长的使用历史,常被用在食疗中。《岭南采药录》载其和猪肉煎汤服之,可治痰火咳嗽。用龙脷叶煲水喝就有不错的止咳疗效,加两三粒蜜枣就更理想。临床还常常将龙脷叶与枇杷叶、人参叶等配伍应用。历年来还有出口。<br>  现代药理研究龙脷叶含甾类化合物、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等成分。提取物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明显拮抗作用,且有外周性镇痛作用,而无中枢性镇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br>  神农本草经:石龙芮:味苦平。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满。久服轻身,明目,不老。一名鲁果能,一名地椹。生川泽。</h3> <h3>石龙芮</h3> <h3>石龙芮,别名:打锣锤、和尚菜。因地域不同,又叫苦堇、水堇、姜苔、水姜苔、鸡脚爬草、水虎掌草、假芹菜、野芹菜、水芹菜等。神农本草经:石龙芮:味苦平。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满。久服轻身,明目,不老。一名鲁果能,一名地椹。生川泽。<br>石龙芮味苦、辛,性寒,全草可入药,有祛风湿、消肿、解毒等功效,能缓解因跌打损伤或扭伤引起的肿痛感,治疗老年人风湿关节肿痛,缓解该病引起的不良症状。但全草有毒,多地报道过有人误把石龙芮当“野芹菜”,使用后中毒引起口腔灼热,随后肿胀,咀嚼困难,还有出现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损伤肠胃消化系统,严重者威胁生命。石龙芮的毒性成分为原白头翁素,服用鲜品或内服过量,外敷时未稀释均可能引起中毒,需慎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