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试卷阅读二的材料二中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心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请将你的思考写成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p> <p class="ql-block"> 永葆童心,学做真人</p><p class="ql-block"> 人类本来就是艺术的。的确,一个孩子,他是天生的艺术家,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很快就会有一个导演诞生了,他能迅速导演一场戏,自己当老师,君君当同学1,菲菲当同学2,蛋蛋当同学3。来,老师开始上课,一板一眼,你看那小模样,俨然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还有师生互动呢,台下的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回答对了,另外几个小朋友还要鼓掌,这是不是在上演一出教室里的师生大戏呢?你看,他们既是导演也是演员,他们天生就是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 人类天生富于同情心,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是的,一个孩子会为了一只鸟的死而流泪,会把自己仅有的零花钱赠予路边的乞丐,会把小猫小狗当自己的孩子去爱护,会认真的倾听花鸟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童心的可爱之处。</p><p class="ql-block"> 但是随着成长,这宝贵的特质会逐渐消失,或许是环境的熏染,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人世界的一些奢侈、浮夸、冷漠、虚伪等风气,会影响他们同化他们;又或许是利益的诱惑,成人会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糖衣炮弹,这很能奏效,这也在无形无形中教给孩子们一种处事方式,他们可能会被腐化;又或许是生活的压力,使孩子们一旦长大,步入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就会消耗掉原有的艺术细胞,变得平庸,而不再浪漫,不再单纯。</p><p class="ql-block">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何谓真人?我认为能永葆童心的人就是真人!</p> <p class="ql-block"> 那么,如何做到永葆童心,敢做真人呢?</p><p class="ql-block"> 洁身自好,不被同化。如莲,出淤泥而不染。韩红,当红歌手,爱心慈善基金会发起人。这个藏族女孩从小便表现出特殊的音乐天赋,长大后,随着学识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她的歌越来越受大众喜欢,《喜马拉雅》《天路》等唱响大江南北。在别的明星穿着时尚性感走红毯时,在有的明星忙于偷税漏税或在国外享受奢侈生活时,她于2008年成立爱心救援团队奔赴汶川参与救援,此后无数次对灾区进行救援。她无视他人对自己的善行质疑和抹黑,执着于自己的慈善事业。艺术之美与心灵之美在她的身上同时绽放。可见洁身自好,不被同化,方可让自己初心不改,永葆童心,敢做真人。</p><p class="ql-block"> 抵制诱惑,不被腐化。如菊,凌霜怒放。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官场的污浊没能腐化他。少年时代的同情心,纯净的心灵一直保持,这让他见不得百姓的苦。既然我改变不了社会,那我就改变自己。我和百姓一样下田种地,和百姓一样过贫苦生活。他像个孩子一样率性而为,喝酒、读书、著文章,兴致来了,他就吟诗,诗的艺术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可见,自觉抵制诱惑不被腐化,方可永葆童心,敢做真人。</p><p class="ql-block"> 加强艺修,不被俗化。如竹,节节高升但不忘根本。叶嘉莹,诗词吟唱是她少女时代的热爱。年龄的增长,生活的苦难,不但没有消磨了她热爱诗词的心,反而使她视诗词吟唱为生命,纵然已为终身教授,仍不弃登上讲台,为孩子们讲授诗词, 这使得她的艺术修养得到更进一步的加强,少女时代的热爱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当这位耄耋老人站在朗读者的舞台上时,浑身散发着一种诗一样的艺术美感。可见,加强艺术修养不被俗化,方可永葆童心,敢做真人。</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始终洁身自好,自觉抵制诱惑,不断加强艺术修养,永葆童心,学做真人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