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南墘村入口处公路旁,矗立着一块圆首长方形辉绿岩青石碑,高107厘米、宽54厘米、厚12厘米,横向首行从右到左刻写“罗源县正堂游示”(见图1、2),下方竖向刻着长长的文字,经喷水凉干可清晰辩认如下:奉谕出示严禁事,据老民李光华、张贤国、苏贞占,子民李光烨、黄品淋、张永金、张聿修、李顺安、聂光峰等世居林洋里蓝桥铺地方,近有不法匪徒,不务正业,凡有栽种禾稻、地瓜、杂粮、菜蔬、竹木,恣意私偷盗取,并扰坏生意,及盗宰牛羊畜类,即经逼旧率,多恃顽挟嫌吓赖,怀毒轻生,正有恶丐流匪,难民强乞、行偷及无耻棍徒在乡开设花会,深堪痛恨不已。备情签呈,叩乞俯准示禁等情据,此除呈批示,合行示禁。 为此示仰谈处,人等知悉,尔等须知田园生意,物各有主,宜格守本分,切勿窥觎他人之物,私行盗取,及棍徒开设花会,并流匪恶丐难民强乞行偷,均属有干法纪,本应禁止,以免滋扰,自示之后,各宜痛改前非,倘敢怙恶不悛,仍蹈前辙,本县察出或彼该老民等指禀赴县,定即严拘究部,本县言出法随,决不徇宽,各宜禀遵毋违,特示!光绪十九年十一月 日 给(注:标点为编者加)</p><p class="ql-block"> 这块禁示碑己入编《罗源文物》(详见图3),其产生于公元1893年清朝光绪年间,虽只三百多字也非名家手笔,但内容丰富,极有历史价值。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流匪、难民、恶丐遍地都是,打劫、偷盗、强乞、花会(赌博之一,类似今日六合彩)屡禁不止,地处偏安一隅的偏僻南山也不例外,故才有正堂游示立此山境,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暂且不论。</p><p class="ql-block"> 碑上所列老民、子民数位,有李姓、黄姓、聂姓以及本村张姓、苏姓,可见示禁范围包括今霍口乡东宅片五个村(见图4)。有趣的是张氏三人中有一聿修公者(1843~1908年)竟是笔者一脉先祖,是爷爷的爷爷,南山族谱有其传(见图5),传曰“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名以聿修,必克恢先绪,无忝所生也,观其资财渐能增进,日用饮食自觉有余,孙初入塾颇能颖悟,若专攻儒业自可出人头地,予不胜厚望焉”。该传文字不多,其中提到的孙子即祖父存信,果然不负厚望,“少壮业儒,改而业贾,营业福省,游历南洋”(存信实录语),后返桑梓先后任民国西南乡、福丰乡乡长直至因公殉职(另文介绍),应是本村解放前有案可查的任过最高公职的人,可见天分从小可见,祖上积德,下必应验,似有一定道理。 </p><p class="ql-block"> 碑上另二位排行更大的张氏先祖未见传赞,暂不介绍,石碑于本世纪初大概2006年前后,由本村老人会发现并重新矗立的,碑中一些问题如偷盗、花会今天仍然存在,没有因社会变化而消失,花会的变种六合彩及其它赌博行为在城乡甚至愈演愈烈,令人忧虑和深思,社会治理不是容易的,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人性不变,大道不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①石碑矗立主村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图②石碑内容原样翻译</p> <p class="ql-block">图③石碑入选《罗源文物》(翻拍)</p> <p class="ql-block">图4:东宅片航拍画图(电视画面载图并标注四个村名)</p> <p class="ql-block">图⑤:聿修公传(来自民国版南山张氏族谱)</p> <p class="ql-block">这段文字可作本篇小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