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青年的江树榕书记

安平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年1月4日)</div>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永定县农村插队的时候,结识了江树榕同志,虽然时间不长,但他关心培养青年,给我印象较深。<br> 据永定县志与年鉴,江树榕(1931.8-1981.7)是永定县古竹乡高南村人,龙溪中学毕业,1949年5月参加革命,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永和埔靖第六区、南溪区公所财粮、文教干事,永定县湖山、下洋、城关区公所副区长,中共永定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湖雷公社党委书记,坎市中学党支部书记,抚市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永定县革委会副主任,中共永定县委常委、副书记、永定县人民政府县长等职。下图为江树榕像。 我是1969年从厦门到龙潭公社枫林大队上山下乡的,第二年龙潭公社并入抚市公社,枫林就归抚市管了。江树榕1973年调到抚市公社当书记。在此之前,他是坎市中学党支书,当时这所中学设在坎市红桥边的原永定六中老校区,设有培丰、白土两个分班。听说他力排众议,大胆启用“文革”被下放到本县农村的一些老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还组织了高坑新校区的建设,建成后坎市中学就搬到高坑去了。<br>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江树榕书记,是在1973年11月15日,他与县知青办的陈信忠同志专门来到我们枫林大队部,召开知青座谈会,征求关于将知青集中起来举办知青场的意见。当时贯彻中发﹝1973﹞30号文件《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文件要求今后知青插队要适当集中建立青年点。但是会上我们大队的知青意见不一致,所以没有举办。<br>  上述文件还要求积极培养和吸收具备条件的知识青年入团、入党、参加各级领导班子。抚市公社领导原来就比较重视培养厦门知青,江书记来了也一样。东安大队归侨知青林瑞蓉,是1969年2月集美中学第一批步行到永定插队的117人之一,第二年冲破传统观念,与同队农民郑淦森结婚,被公社和县里树为知青典型,1973年当选党的“十大”代表,后来还当了几年县委副书记,但始终拿生产队工分,没有领干部工资。龙潭大队厦门知青何文进与社员打成一片,表现积极,后来当了大队党支书。下图(源自《命定——厦门老三届知青人生纪实影集》)是江树榕书记(中)与何文进(右)当年去上杭的古田会议会址参观时合影,左边的是厦门知青穆连才,他是在抚市公社上西大队插队的。 下图(源同上图)是江树榕书记(中)与厦门知青穆连才(左)、洪进金(右)当时在抚市公社大院门前合影。 上图大门进去就是公社办公区与宿舍大院。江书记住在院子里的一间平房。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那时到抚市开会或赶墟,常到他宿舍坐坐,汇报工作生活情况。<br> 江书记不仅重视厦门知青,也很重视回乡知青。1973年初,在“文革”中入学的首届(1972届)高中生毕业,回到抚市公社的很多。江书记上任后布置公社团委启用了这一批高中生,先担任各个大队的团支书,再担任其他干部,包括社队企业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年轻人有用武之地。大批年轻人在这些干部岗位上,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林果场建设等项目实践中,迅速锻炼成长。<br>  我虽然只是68届初中生,但也很荣幸地与72届高中生一样受到组织栽培,于1973年11月担任了枫林大队团支书,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下图是1974年2月8日,我与抚市公社各大队团支书在永定县礼堂参加全县团干会议时的合影。 上图合影者共23人,左起后排黄荣英、黄文娣、黄秀龙、阙清恩、龚海荣、阙彩钦、卢禄中、赖启泉、黄开美,中排黄凯传、罗双林、黄志成、卢招万、卢明万、谢振华、何文进,前排姜初炎、姜兆祥、吴桂新、黄桂彩、钟安平、卢建怀、王清昌。其中除了阙彩钦为公社团委书记,我与龙潭大队团支部书记何文进是厦门知青以外,其余大都是72届高中毕业的回乡知青。<br>  江书记这样培养青年干部,很有远见。据说,抚市公社后来推荐知识青年上大学,由于这些回乡知青不仅有两年以上农村实践,有高中毕业文凭,还有大队职务,因此在与其他公社知青比较时高出一筹,大都被录取到较好的高校,如清华、北大、中科大、复旦、厦大、福大等,使他们人生道路开了一个好头,许多人以后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如抚市中学72届高中生、鹊坪大队团支书姜初炎于1975年被录取到福州大学读书,毕业后一路当到省能源集团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为我省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下图是2019年7月23日抚市中学72届高中生毕业47周年聚会时,姜初炎(中)发言。 而且一批青干去读书后,新一批青干又接茬栽培,人才源源不断产生。1980年,永定县为了充实各公社干部队伍,从全县选拔40名具有高中毕业学历的年轻大队干部,各个公社的大队干部参加考试,据说抚市一个公社考取的人数就占了全县的四分之一。第二年这批年轻的公社干部就纷纷被提拔到各个公社的领导岗位。<br>  江书记不仅重视培养新毕业的回乡知青,对老三届回乡知青也提拔使用了一批。如鹊坪大队的永定一中老三届回乡知青姜成康,就是因他伯乐慧眼,提拔为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书记,1977年招干,后任抚市公社党委副书记。江书记提任县长后,姜成康副书记主持公社工作,后接任书记,一路获得提拔,直至担任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兼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下图是2007年6月姜成康(右一)在福建烟区考察(源自网络)。 <p class="ql-block">  在抚市公社党委和枫林大队党支部的培养下,我于1974年夏入党,并被大队和公社推荐参加大中专招生。在县城参加招生体检时,可能因高度近视差点被列为不合格,经过公社干部和抚市籍的县医院戴桃生院长帮助,才通过体检被录取。但我一直不知其内情,直至下乡50周年回枫林探望乡亲时,大队老支书杨林光讲起来才得知,所以我十分感谢他们。</p><p class="ql-block"> 在校读书第一年放暑假时,学校布置学员要回乡劳动二十天,我就回到枫林参加夏收夏种双抢劳动,帮助乡亲们做点事,再回长汀家里休假。从抚市乘班车离开前,我又到公社大院江树榕书记宿舍坐了坐,向他汇报了在校学习和回队劳动情况,他说很好,公社要反馈给学校。</p><p class="ql-block"> 由于江树榕同志领导有方,政绩突出,办事公道,口碑很好,1978年12月他提任永定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那时我已到省商业局工作。1979年9月27日,我到福州五一广场的省体育馆参加干部大会,听取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韩树英作真理问题讨论的报告,进场时惊喜地遇见江树榕县长,因为时间短,只交谈了几句,告诉他我的近况。当时他可能是来福州开会或参加省委党校短期学习。</p><p class="ql-block"> 江县长家乡高南村,原来隶属古竹乡,1997年才划给新成立的高头乡,所以《永定县志》(1994年版)有关资料表(下图)标注他的籍贯是古竹。据“百度百科”介绍,高南村是永定有名的“县长村”,曾出过七位县长(应该大都在此表之内)。看来是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与老区革命传统,熏陶孕育了他们这些优秀的领导干部。</p> 江树榕同志由于长期积劳成疾,1981年7月在县长任上不幸因病治疗无效,于龙岩逝世,享年50岁。我后来得知,十分惋惜,他是一位关心青年的好干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