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行者:jerry上校</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三星S21U</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安徽省凤阳县</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12.30.</p><p class="ql-block">旅游推荐:★★★☆☆</p><p class="ql-block">登高指数:★★★☆☆</p> <p class="ql-block"> 狼巷迷谷,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城东南30公里处,面积约9平方公里,距合蚌公路20公里、合徐高速25公里、蚌宁高速50公里、京沪铁路42公里,交通便捷。景区分为古刹礼佛和迷谷探奇两大主题。其主要景点有:禅窟古刹、禅窟洞天、玉泉净心、摩崖石刻、谷中黄山、天落石、狼牙巷、瘦人谷、响石谷、千层岩、摩腹巷等五十多处。</p> <p class="ql-block"> 狼巷迷谷,集黄山之清秀、华山之险峻、张家界之神奇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拥有千年石寺、天然溶洞、摩崖石刻等丰富文化,及天然迷宫般的探险娱乐体验。</p> <p class="ql-block"> 禅窟寺位于狼巷迷谷景区内,凤阳山的东端。总面积8.5平方公里。分为洞内、洞外两大景区。 </p><p class="ql-block"> 两大景区内共有三峰浮玉、禅窟寺、顿悟亭、仙迹游踪、玉蟹泉、贮岚亭、禅窟洞、蟠桃园、野林寻趣、塔林怀古等大小景点二十余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整个景区山势群峰奔凑,绵延起伏;山下幽谷深邃,溪流潺潺;山间花香鸟语,藤树缠绕;山上流云雾海,岚气缈弥。寺庙亭阁掩映于浓荫翠盖之间,颇有“深、奇、幽、秀、野”的特色,“深山藏古寺”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禅窟寺是一座佛家寺庙,该寺始建于西汉武帝年间,原名桃花寺。据传当年西王母赐给汉武帝蟠桃,途经此处留下种子,寺庙建成以后,满山桃花盛开,大有世外桃源之感,故取名为桃花寺。历经魏晋南北朝,寺名更换多次。隋朝时,钟离刺史游览到此,见“僧方唐持律甚严,每行路有虎随之”,即改寺名为虎窟寺。至唐初,因高祖李渊祖父名虎,为了避讳改名禅窟寺 沿用至今。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慕名来游,取“参禅旁窟居”之意,正名禅窟寺,并挥毫题写了寺名,延用至今。其佛教文化史源远流长,一度香火旺盛,为国内名刹之一。</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块最令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的还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的游踪——摩崖石刻。据初步考证,现存石刻十七处,其中唐刻四处,宋刻七处,清刻四处,未署时代的一处,字迹剥蚀的一处。这些石刻多为纪游纪事之作。其书法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真、草、隶、篆、魏碑等体应有尽有。石刻中最早的一处为唐元和三年的纪游题名。禅窟寺摩崖石刻于1998年5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景区最令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的还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的游踪—摩崖题刻。据初步考证,现存石刻十七处,其中唐刻四处,宋刻七处,清刻四处 ,未署时代的一处,字迹剥蚀的一处。这些石刻多为纪游纪事之作,或为题咏、题名之类。其书法风格各异,流派纷呈,真、草、隶、篆、魏碑等体应有尽有。石刻中最早的一处为唐元和三年的纪游题名。最具盛名的当属苏东坡题刻的“玉蟹泉”三字。</p> <p class="ql-block"> 禅窟寺始建于汉武年间的千年石寺,天然溶洞“禅窟”洞内景观千姿百态。自唐以来的摩崖石刻不仅书法各异,还真实记载了历代文人墨客对禅窟寺的钟爱。</p> <p class="ql-block"> 景区的禅窟也是一座天然的石灰岩溶洞。自从此山被辟为佛教场所后,这座溶洞便被禅窟祖师们用来作为修身养性、传经布道的佛窟,因此留下诸如“八相成道”的传说故事和“三十六祖像”等佛教文化遗迹。</p><p class="ql-block"> 景区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优美的环境中到处弥漫着绿色、花香、野趣,是江淮大地上不可多得的森林浴场。</p><p class="ql-block"> 禅窟寺景区正在以其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笑迎八方游客。</p> <p class="ql-block">禅窟洞口。</p> <p class="ql-block">禅窟洞</p><p class="ql-block"> 禅窟洞是一个天然溶洞,因古代禅窟寺里的和尚经常在此坐禅诵经而得名。洞内气温常年保持在17度左右。夏季洞内潮湿,秋、冬、春三季比较清爽。禅窟洞总长3000多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在此留下诸如“八相成道”的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三十六祖像”佛教文化摩崖石刻遗迹。</p> <p class="ql-block"> 狼巷迷谷因以前常有野狼出没而得名。景区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这里既有黄山的清秀,又有华山的险峻,更有张家界的神奇。迷谷内地形奇特、沟壑纵横、明谷暗涧、沟沟相连、谷谷相通,谷深处抬头望天如一线,谷浅处举目观山如层峦。其岩石千姿百态、形神兼备,有的似鳄鱼探路、有的如野狼挡道、有的层层叠叠如天书万页。灰褐色的岩石千疮百孔,苍劲朴野,凝聚着远古的风韵。生长在岩石上的树木更具有特色,他们虽历经沧桑,不那么挺拔高大,歪曲的身材即能经得风霜雪雨,不屈不挠,倔强地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狼巷迷谷发现于2001年11月,开发于2002年3月,2003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过去此处是野狼出没的地方,当地山民称此处为狼巷。开发勘测时见里面沟壑纵横、错综复杂,是一个天然的迷宫。后经专家确定,正式取名狼巷迷谷。景区可开发面积4000多亩。</p> <p class="ql-block"> 狼巷迷谷内石灰岩形成于5.4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此处地貌为典型的石灰岩溶地貌。这片石灰石经专家研究,其石质极易被水溶蚀。整个景区大多是水蚀作用形成的,另外树根和土壤对迷谷的作用也比较明显。迷谷里可以看见许多锯齿状或漩涡状岩石,也可以看见许多植物就扎根生长在岩石中。</p><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天桥。</p> <p class="ql-block">大象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