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境界:遇己,愈己,育己

医路上有你

<p class="ql-block">杨绛先生曾说:</p><p class="ql-block">“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p><p class="ql-block">人生,本是一个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过程。</p><p class="ql-block">与其把目光聚焦纷繁的外界,不如时常向内审视自己。</p><p class="ql-block">当你的境界不断提升,你会发现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遇己、愈己、育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遇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山文集》中有言:“阅人,真不如阅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生,会遇见无数形形色色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在这众多人中,我们最该遇见的,其实是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家黑塞,便是一个一生都在找寻自己,并忠于自己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塞出生于德国一个极虔诚的传教士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小,他的人生之路就被父辈们规划好了,就是子承父业,继续当传教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传教士在当时地位比较崇高,并且收入也不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黑塞却不愿将自己的人生规定在某个传统的模式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对文学有着强烈的喜欢,只渴望做一个能自由写作的作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在学校里时,他虽然认真学习,却从不在乎考试结果,他喜欢的,是知识,是丰富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他考进了神学院,学校管理刻板严格,根本不在乎学生的个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塞意识到,这与自己想当作家的梦想南辕北辙,于是直接辍学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那之后,他更是一头扎进书里,大量阅读,不断充实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终,他凭着丰厚的学识写出了《彼得·卡门青》一书,一跃成为了德国的知名作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像黑塞说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他通向哪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现实中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名利欲海中瞎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来就不明白自己心中所想,也不知道自己的脚步将踏向何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殊不知,一个人要想活得有意义,最应该做的,就是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国平也说:“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就是真正成为你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你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才能于碌碌无为的人群中脱颖而出,使自己活得真实而丰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愈己</span></p><p class="ql-block">听过一个“壁虎法则”。</p><p class="ql-block">说的是壁虎遇到危险,通常会主动折断尾巴,让自己逃生。</p><p class="ql-block">之后,它就会蛰伏起来,刺激身体分泌一种激素,促进细胞再生,使尾巴重新长出来。</p><p class="ql-block">恢复如初后,再继续出来捕食。</p><p class="ql-block">成年人,也应当拥有壁虎一样的“自愈力”:受伤之后能快速自愈,蛰伏之后依旧能够自强。</p><p class="ql-block">1872年,尼采发表了第一部美学作品《悲剧的诞生》。</p><p class="ql-block">但书中的很多观点,遭到了一大批古典文学家的排斥。</p><p class="ql-block">这群人将矛头指向了尼采,联合起来抨击他,使得尼采的名声以及精神都遭受了极大的损伤。</p><p class="ql-block">甚至他最好的朋友瓦格纳,也在这段时间与他断绝了来往。</p><p class="ql-block">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尼采辞去了大学教授一职,开始了近十年的漫游生涯。</p><p class="ql-block">夏天,他就去欧洲的高山地区赏景;冬天,他就回到温暖的地中海地区生活。</p><p class="ql-block">这些悠闲的日子,使尼采的负面情绪得以悄然释放,也让他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p><p class="ql-block">随着一系列著作:《善恶的彼岸》、《曙光》……的诞生,他又重新回到了哲学巅峰。</p><p class="ql-block">在这世上,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吃苦、受伤、摔跤、碰壁,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余华说:生命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过程,我们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p><p class="ql-block">虽然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只要我们好好治愈自己,所有伤痛都会快速结痂。</p><p class="ql-block">所有吃过的苦,也将化为一剂良药,为我们注入力量,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坚韧而强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育己</span></p><p class="ql-block">作家张德芬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把自己当成花养,就是最高级的滋养。</p><p class="ql-block">那养花需要什么?</p><p class="ql-block">阳光,雨露、肥沃的泥土、足够的空间……再精心照料一段时间,它就会自然盛开。</p><p class="ql-block">养自己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前者养心,后者养身,样样都是养育自己的珍品。</p><p class="ql-block">作家林文采讲过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有个人因为从小生活在压抑贫穷的家庭里,长大了也非常敏感自卑。</p><p class="ql-block">他从来不敢在别人面前提及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谁都是唯唯诺诺。</p><p class="ql-block">就在十八岁那年,他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要把自己重养一遍。</p><p class="ql-block">于是从那年起,他就努力打工赚钱,让自己吃饱穿暖。</p><p class="ql-block">他还学着照顾自己,把自己的身体调养得十分健康。</p><p class="ql-block">同时,他还意识到童年的生活给了他很大的创伤,所以他也不吝啬钱,经常会去做专业的心理疏导。</p><p class="ql-block">渐渐的,他发生了脱胎换骨似的变化,不会再因别人提及原生家庭而自卑,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焦虑。</p><p class="ql-block">他彻底养出了一个阳光开朗的自己。</p><p class="ql-block">《少有人走的路》有句话:“要学会自尊自爱,就需要自我滋养。”</p><p class="ql-block">一个人真正爱自己,就是坚持去做滋养自己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把时间都放在重养自己上,你就一定能长成你喜欢的样子,余下的日子,也一定能被你过成想要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亦舒说:“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p><p class="ql-block">人生匆匆几十年,没有谁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却可以选择完善自己的活法。 </p><p class="ql-block">在往后的日子里,专注自身,好好认识自己、治愈自己、养育自己。</p><p class="ql-block">我们便能把这短短一生,过出它应有的价值,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变得丰盈而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