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师专时,电视机家家普及,又诞生了VCD 、DVD等音像设备,所以听的歌就越来越多,加之港澳台三地与大陆文化交流深入频繁,所以那个时期歌星名曲辈出,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能推出几首金曲,影视剧插曲也会红翻了天,比如谢东演唱的《笑脸》,王志文演唱的《想说爱你不容易》,任贤齐的《心太软》,高峰的《大中国》等等。那几年港澳台歌星,尤其被大陆歌迷喜欢,大学生更是疯狂崇拜,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四大天王的歌风靡大陆,邰正宵的歌首首经典,誉冠校园,脍炙人口,耳熟能详,校园里失恋伤心的情侣们会把邰正宵的歌曲名编成一段情话,写给对方,作为挽回爱情的筹码:在《千纸鹤》纷飞的傍晚,我手捧着《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站在你的楼前,我《找一个字代替》对你的思念,我的《心要让你听见》,我的爱要让你看见,我对你的爱不止《一千零一夜》,你不理我,我也要为你《再等一百年》……</p><p class="ql-block"> 90年代,校园民谣异军突起,风靡校园,蔚然成风。老狼的代表作三首:《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引起了多少青春人的共鸣!这些歌曲包含着对校园生活的深切追忆,流露着对青春的眷恋与感叹,还有对爱情淡淡的忧伤,听起来怎能不叫校园学子上头?</p><p class="ql-block"> 参加工作后,娶妻生子,安家立业,生活琐事,纷纷扰扰,就没有太多闲情逸致去欣赏某个歌曲,被某个歌曲所共鸣,但刀郎和他的歌例外,实际上,在刀郎先前的歌曲中,还是能看到我们上学时的影子,所以容易共鸣,但二十年过去,刀郎重新归来,他的曲风和词意还有嗓音都有所改变,一时难以适应,这就是所谓的物是人非事事休吧。</p><p class="ql-block"> 喜欢听歌,偶尔也能唱上几首,但多数都不再调上。</p><p class="ql-block"> 小学时,唱过《小草》,唱过《妈妈的吻》,初中时,唱过《恋曲1990》,高中时,学习任务紧,没有歌可唱。师专时,买了一个吉他,红棉牌的,花了70元人民币,那是我省吃俭用攒下的,想和会弹吉他的同学学弹吉他,学单音,学和弦,没学咋样,还不识谱,就自弹自唱《站台》,结果可想而知,蒙得了别人,蒙不了会吉他的人,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毕业后,吉他给了三弟,再后来就不知被他弄哪里去了。</p><p class="ql-block"> 师专最后一年,在克山西城中学实习,实习结束,实习班级举行了欢送会,我在欢送会上为学生们唱了一首《相见时难别亦难》,唱得不好,但很煽情,同学们听了都热泪盈眶。1997年,师专毕业那一年的冬天,我去辽宁爷爷家过年,那时爷爷还健在。一次,正喝着酒,六叔说:大侄儿,唱首歌吧。我说唱啥呢,唱一首《流浪歌》吧,那时候爷爷奶奶带着五叔六叔老叔,还有老姑在辽宁闯荡,也许这首歌契合了那时那地爷爷奶奶一家人作为离人的情感,所以一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时,爷爷奶奶一家人都泪流满面,我也哽咽的无法唱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