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乌鸦反哺的故事,源自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禽部》,后来“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被收录于明代的儿童启蒙书《增广贤文》。作为一部汇集了大量格言、谚语和民间故事的传统读物,《增广贤文》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道德寓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p><p class="ql-block"> “鸦有反哺之义”描述的是小乌鸦孵化出来以候,乌鸦妈妈会亲口哺食,喂养长达6个月之久,直到小乌鸦长大。等到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没有办法自己寻食的时候,小乌鸦这会儿会衔了食来喂乌鸦妈妈。反哺衔食,是动物界的一种报恩现象,小乌鸦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这一温馨而感人的故事中,乌鸦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和道德象征,成为了孝顺父母的典范。 </p><p class="ql-block"> “羊有跪乳之恩”则是指小羊在母羊哺乳时,会跪在地上接受母乳的行为。这一行为被解读为小羊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它用跪乳的方式来表达对羊妈妈的尊敬与感激,体现了动物界的感恩和孝顺。</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故事不仅体现了在动物界中感恩和孝顺的行为,也提醒人类要铭记父母的深情厚爱。长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和孝敬父母,倡导人们要像动物那样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p> <p class="ql-block"> 在传说中,乌鸦反哺的故事是最让人感动和受启发的一个故事,对乌鸦懂得孝敬长辈这一行为,我深感敬佩。</p><p class="ql-block"> 乌鸦是一种通体漆黑、面貌丑陋的小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正是这种遭人嫌弃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鸟,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乌鸦在养老、爱老方面堪称动物界中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种鸟在父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父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们的子女会四处去寻找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父母亲的口中,回报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p> <p class="ql-block"> 乌鸦反哺的故事,传扬了千百年,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告诉我们,生命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循环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前人的照顾和帮助下成长起来的,而当我们长大之后,也应该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传递这份感恩之情。知恩图报,常怀感恩之心,常有图报之情,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和良知。</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社会,乌鸦反哺的精神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己,忘记了生命的真谛。而乌鸦反哺的故事,恰恰提醒了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去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的养老、敬老传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过无数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古有:舍身救父的潘综、扇枕温衾的黄香、锅巴奉母的陈遗、彩衣娱亲的老莱子、亲尝汤药的汉文帝刘恒等……今有戎马一生,活着为国家尽忠,死后为父母尽孝的许世友将军。这些孝亲敬老的故事,他们的孝行不仅感动了家人,更传为佳话,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养老、敬老方面,早已远远超出了“反哺”的范畴。人们在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前提下,逐步向“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更高层次发展。</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受商品经济大潮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有些人已经丧失了做人的起码道德和良知,“敬老、养老”在他们思想上早已日见淡薄,不仅不养老、敬老,个别人甚至发展到虐待、杀害老人的地步,其行为之野蛮残酷令人发指。</p> <p class="ql-block"> 敬老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同时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p><p class="ql-block"> 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多少父母为使孩子吃饱穿暖,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多少父母为使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废寝忘食,忘我工作……</p><p class="ql-block"> 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真挚和最无私的情感,值得每个做儿女的感恩一生,回报一生。孩子长大后,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赡养和孝敬父母乃顺理成章之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既为人子,对父母行孝道应是最起码的行为标准。我们坚信,人生天地间,孝为百行首。羔羊能够跪乳,乌鸦尚且反哺,何况人乎?</p> <p class="ql-block">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乌鸦确实是一种极具智慧和社会性的鸟类。它们以群居为主,拥有复杂的交流方式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曾经的小学课本中就有“乌鸦喝水”的故事,它能把石子放进瓶中,让瓶子里的水位上升而喝到水,足见乌鸦的智商之高。</p><p class="ql-block"> 然而,关于乌鸦是否真的会像传说中那样“反哺”其年老的父母,科学界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支持这一行为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尽管如此,这一故事所蕴含的孝顺精神却超越了生物学事实的范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和道德象征。它鼓励人们以乌鸦为榜样,无论现实情况如何,都应秉持孝顺之心,关爱长辈。</p><p class="ql-block">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要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时光,<span style="font-size:18px;">莫要“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生活中多些关爱与照顾、多些理解、</span>多些包容、多些陪伴,家庭的温暖与和谐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每一个为人子女,总会时常念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苦忆寝门双白鬓,朝朝扶杖倚闾望。”的诗句,因为,我们是崇尚孝道的民族,这是我们骨子里的基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一尘</p><p class="ql-block"> 图/网络 感谢原作者</p><p class="ql-block"> 2025-01-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