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终点吴起镇

微光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中央红军长征路线雕塑。</p><p class="ql-block">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靖边县首置吴起镇,相传战国名将吴起在此驻兵戍边而得名。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设吴起县,后改名为吴旗县,2005年再改为吴起县。</p> <p class="ql-block">上图:在吴起镇长征雕塑前。</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2万5千里长征路线图雕塑。 高19.35米,代表红军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宽11米,代表红军途经11个省;雕塑底座高2.5米,代表2万5千里;宽10.19米,代表中央工农红军1935年10月19日抵达陕北吴起镇。</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陕北既是长征的落脚点,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出发点。</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省份:赣、闽、粤、湘、桂、黔、川、滇、甘、宁、陕共11省。</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主要路线:瑞金~于都~湘江~黎平~乌江~遵义~金沙江~大渡河~夹金山~毛儿盖~哈达铺~六盘山~吴起镇。20241020.</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胜利山下“志丹县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上图:志丹县革命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吴起镇胜利山下“志丹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当时吴起镇属于志丹(保安)县管辖。</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胜利山正门。</p> <p class="ql-block">上图: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前吹号的小红军战士。20241021.</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上图:在吴起镇长征胜利纪念碑前。20241021.</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胜利山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p><p class="ql-block">纪念馆维修不开放。2016年我来时,工作人员懒惰不给开门,也没看成。八年几千里两次来到吴起镇,就是没能进入参观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遗憾,72岁,再也不可能来了。</p> <p class="ql-block">上图:胜利山红军“胜利会师”雕塑群像。</p> <p class="ql-block">胜利山红军长征“白雪皑皑”雕塑群像。</p> <p class="ql-block">上图:胜利山红军长征浮雕墙。</p> <p class="ql-block">上图:从吴起镇胜利山俯视山下。</p> <p class="ql-block">上图:全国文物吴起中共中央旧址。</p><p class="ql-block">吴起革命纪念馆旧址分南北两院,南院为毛泽东旧居,为一排坐东向西五孔接口土窑洞。北院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所在地,有张闻天、王稼祥、博古等中央领导同志旧居,为一排坐东向西九孔接口石窑洞和一排坐南向北四孔石窑洞,旧址总体为长方形。</p><p class="ql-block">南院为毛主席和刘亚楼旧居,还有秘书叶子龙和警卫队居住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革命斗争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大堂。</p><p class="ql-block">陈列馆大堂雕塑群像,上方是毛主席题词:“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中共中央驻地。</p><p class="ql-block">党中央毛主席在吴起镇张湾子村居住了十几天后,中共中央机关转移到了安定(子长)县瓦窑堡。</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毛主席居住在村民张廷杰家的窑洞里。</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选择先后经过多次变化。1935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在甘肃哈达铺从国民党的大公报上,得知陕北有刘志丹的红军和根据地,提出"到陕北去,与刘志丹的红军会合”。</p><p class="ql-block">9月27日,中共中央在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把中央红军的落脚点放在陕北。</p><p class="ql-block">20241020.</p> <p class="ql-block">上图:在毛主席旧居和儿童合影。</p><p class="ql-block">在吴起镇毛主席旧居前,和六个天真活泼的当地小学生合影,他们才九岁,正在背诵景区讲解词,以后就是义务讲解员。他们欢快地给我介绍了几个生动的小故事,很有收获。可惜我没有小礼物和食品给他们表示谢意。</p> <p class="ql-block">上图:毛主席贺子珍吴起镇窑洞内景。</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抵达吴起镇时,国民党东北军骑兵3师、6师和马鸿宾35骑兵团尾随追来,为了不把敌人带进根据地,10月21日,红军采取分割包围战术,歼敌第6师1个团,击溃3个团,缴获战马近千匹,称之为"切尾巴"战斗。战斗结束后,毛泽东作《六言诗.赠彭德怀同志》。</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毛主席和刘亚楼居住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杨尚昆居住的窑洞。</p><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针。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博古、周恩来、王稼祥、邓发、凯丰、彭德怀、李富春、聂荣臻、刘少奇、叶剑英、贾拓夫。会上,毛泽东作了《关于目前行动方针》的报告,张闻天作总结发言。会议回顾了长征历程,宣告中央红军长征结束。批准了榜罗镇政治局常委会关于红军落脚陕北的决策,决定党和红军今后的战略任务是以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会后派贾拓夫(陕北人)率领先遣队去寻找陕北红军。</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中共总负责人张闻天居住的窑洞。</p><p class="ql-block">在吴起期间,党中央获悉西北革命根据地正在错误“肃反”,许多领导干部被杀害,刘志丹、习仲勋蒙冤被捕入狱。</p><p class="ql-block">党中央立即下令停止“肃反”,命令刀下留人。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联名指出,陕甘晋省委在“肃反”中“错捕一批人,定系事实”,并派王首道、贾拓夫等先去释放被关押的刘志丹等同志。</p><p class="ql-block">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陕甘晋省委释放了刘志丹等干部,纠正了严重错误。</p> <p class="ql-block">上图: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在吴起镇居住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中央政治局会议室。</p><p class="ql-block">党中央在吴起镇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10月18日在张湾子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p><p class="ql-block">会议讨论中央红军入陕后的作战方针,决定整顿部队提高战斗力,与群众建立良好关系,扩大红军,组织游击队。</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是10月22日在吴起镇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作“关于目前行动方针”的报告,决定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领导全国大革命”。</p><p class="ql-block">第三次是10月27日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讨论部队工作、行动方针及政治局常委分工问题。</p> <p class="ql-block">上图:吴起镇政治局会议室内景。</p><p class="ql-block">这个房间是房主的磨坊,里面有一个石碾子和一盘石磨,政治局开会就在这座磨坊里,磨盘当桌子用。红一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来吴起镇开会时,就在室内磨盘边上打地铺睡觉,条件很艰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