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DAY4 敦煌🚌莫高窟🚌遇见矿彩🚌敦煌</b></p> <p class="ql-block">终于狠狠吃了一顿早饭,还连吃带拿的,今天要攒足力气看莫高窟了;8:40am巴士出发,很快到达景区大门,趁着导师去帮大家换票,侠客们第一件事是冲入文创商店,我竟然巧遇在上海”何以敦煌”文创店认识的杨文珏小姐姐,自然慷慨剁了手,一条漂亮的羊绒围巾入手;</p> <p class="ql-block">检了票方得上景区大巴车,20分钟之后到达莫高窟洞区,</p> <p class="ql-block">先观看二个纪录片,数字电影《千年莫高》和球幕电影《梦幻佛宫》,环球影幕上的壁画太壮观了,夺了先声,</p> <p class="ql-block">当初樊锦诗老院长发现人们耒敦煌根本看不懂于是决定先教育再放行入窟参详,</p> <p class="ql-block">环球影院里的莫高窟壁画也是她老人家力主莫高窟电子化保存和走出去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经变画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独创!</p> <p class="ql-block">大佛,动人心魄!</p> <p class="ql-block">走上大桥跨越大泉河,已是10:30am,</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大泉河已经冰冻,只是没有三尺,据说水流的控制也是莫高窟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潮气是洞窟壁画的大敌,但控制沙漠少不得水源保护,二难之局。</p> <p class="ql-block">湛蓝湛蓝的天空上银白月亮隐约又清晰,</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大门仍在树影的婆娑之中,</p> <p class="ql-block">心情雀跃翘首盼望的游侠客们,拍着照等待,我们的行程需由导师与莫高窟单独沟通安排;</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节莫高窟的游客好少啊,事后得知当天进入窟区的游客没有超过一千人。</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敦煌讲课老师吴磊终于潇洒出现了,</span>11:15am才打开了今天的第一亇地处崖下的洞窟开始了从下往上最后到达九层塔,</p> <p class="ql-block"><b>莫高窟23/24窟</b>始建于盛唐(704—780年),是敦煌盛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洞窟之一,典型的唐代覆斗形窟顶,正面开一佛龛;窟顶是团花藻井,西壁敞口龛内绘有佛像和其眷属,不过经过清代重修,已经失去了唐代原本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鸠摩罗什的门徒僧睿在《法华经后序》中说:“《法华经》者,诸佛之秘藏,众经之实体也。“又说:“寻其幽旨,恢廓宏遂,所该甚远,岂徒说实旧本,毕定殊涂而已耶?乃实大明觉理,囊括古今”。根据画史记载,法华经变始见于隋。莫高窟壁画中的法华经变也始于隋代,到了盛唐时期达到了鼎盛。据初步调查,盛唐时期的法华经变就有十五品之多,特别是莫高窟第23窟绘制了法华经变十四品之多,一些画面非常精美,例如”药草喻品”,“见宝塔品”,“方便品"等等。</p> <p class="ql-block">因东壁门(中)、北壁灵鹫会(左)、南壁虚空会(右)、窟顶南坡(上右),均绘制法华经变,23窟堪称“法华洞”;窟顶东披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西披绘弥勒经变、北披绘一佛五十菩萨图。</p> <p class="ql-block">窟顶西坡,绘《弥勒经变》;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画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说法,表现“上生”的场景;下部以弥勒“三会说法”为主体;两侧部分及下方画面表现弥勒佛降生的国土中的种种场景,如“儴佉王及眷属剃度”、“弥勒山窟寻访迦叶”、“弥勒回城”等情节。</p> <p class="ql-block">窟顶西坡-弥勒经变左下-女剃度,方席子上,一绿衣红裙者坐在凳子上接受身后一人为她剃度,一人跪在她前面,承接剃落的头发;后面有许多等待剃度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窟顶北坡,绘《阿弥陀经变》,五十菩萨图;画面中央方框内画“阿弥陀三尊”说法图,方框外上下左右分六排绘47身闻法菩萨,坐于莲台上,每个莲台的茎都与中央阿弥陀佛的莲座相连。</p> <p class="ql-block">窟顶东坡,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画面中央画大幅的佛说法图,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两侧及前方有弟子、胁侍菩萨围绕、闻法菩萨和供养菩萨;说法图上方画须弥山及其上建筑,表现的是帝释天和善住天子所居天界的场景,但画面上只有建筑和树木,并无人物形象。在天界与说法图间的画面面中,并画有帝释天和侍者乘云而降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说法图下方及两侧画面画《序品》及经文中的各个情节场景。其中右侧画面自上而下画有向骷髅撒土的场景以及蛇、野干、乌鹫等动物,</p> <p class="ql-block">画面左侧自上而下绘有得到解脱转世之苦的善住与帝释天回访世尊、世尊摩善住顶授菩提记的场景、安置陀罗尼的高幢、高山、楼阁以及拜塔的人们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比丘绕塔礼佛,</p> <p class="ql-block">下部画面绘有地狱、转生、被牵着手的盲人等表现“七返之身”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窟顶南坡,绘《法华经变·观音普门品》,正中为观音像,周围绘制了三十三现身部分内容和救助众生苦难的情景及“三毒”的场面,三十三现身指观音能变化成三十三位不同形像的神、人、救人度人,他们是:佛、辟支、声闻、梵王、帝释、自在天、大自在天、大将军、毗沙门天王、小王、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长者妇女、居士妇女、宰官妇女、婆罗门妇女、童男、童女、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迦、执金刚神。</p><p class="ql-block">《法华经》第25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曾以单行本流行,称为《观音经》,颇受僧俗重视。该经宣扬:“若有无量百千万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所以人们对观音菩萨十分崇拜,用写《观音经》、画观音经变、塑、画观音像、著文颂赞观音等形式,供奉敬仰观音。观音形象在敦煌壁画中出现较早,但独立成画的观音经变始于盛唐时期。</p> <p class="ql-block">《观音经》还描述,只要念诵观音名号,即可免除水、火、贼、兽、虫、雷、刑罚等灾难。本窟观音经变中有许多免难画面,例如:火、水、罗刹、刑法、鬼、囚、贼、坠、崖、雷等难。</p> <p class="ql-block">(右下)念观音解救船难,船上,四名乘客,合十念诵观音、祈求解救海上船难的场景。他们头戴软脚幞头,身穿红、绿色圆领袍服;</p> <p class="ql-block">一名船夫划桨,头戴软脚幞头,身穿红半臂短衣、白裤、绿色围裙;船舱从头到尾都有横向隔板,表现出船的坚固耐用,构造很像至今仍用的江河小船,由此可见敦煌壁画的写实性。</p> <p class="ql-block">(左下)念观音解三毒(贪淫、嗔、痴),佛教认为世界的一切烦恼的根本是贪欲、嗔恚、愚痴,合成为“三毒”,《观音经》中说,只要念诵观音的名号, 可帮助人们除三毒。</p> <p class="ql-block">图中贪欲(淫 欲)表现为:一男子(穿绿色长袍)和一女子(绿衣红裙)在室内对坐闲聊);屋外山野间有人撕打,表现的是嗔恚(见上图右边一组);又有人呆立,低头沉思,表现的是愚痴(见上图左边一组)。</p> <p class="ql-block">23窟北壁绘《药草喻品》,本品的主旨是宣扬平等的佛慧,有如甘露时雨,普润万物;画家根据经文中的“其雨普等,四方俱下,流澍无量,率土充洽,山川险谷,幽邃所生,奔木药草,大小诸树,百谷苗稼,甘蔗蒲萄,雨之所润,无不丰足”的偈言,画出了一副富有农家生活气息的图画。画面上乌云迷漫,细雨霏霏,农夫正在田里挥鞭策牛,辛勤耕作;另外,田头上坐着农夫,农夫及小儿,父子捧碗吃饭,农妇关切地注视着他们;这一田头小景,富于诗意。在这幅画的下面,画家又根据《方便品》中:“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等偈言,画了一人跪于佛塔前,一人翩翩起舞,六人各执乐器席地而坐为舞者伴奏,一旁有几个胖娃娃,正在津津有味地聚沙成塔,通过这些画面,告诉人们,成佛有种种方便途径,例如:“起塔、修庙、聚沙成塔、画像、香花供养、雕像、音乐供养、礼拜、念佛”等。若把上下两幅壁画联系起来观赏,就是一幅优美的“雨中耕作”与“欢庆丰收”的连环画。这些画面缩短了彼岸佛国与此岸人间的距离,把想象中的佛国变成了可以看得见的人间乐园,从而扩大了佛教在民间的影响。</p><p class="ql-block">(雨中耕作图-北壁)</p> <p class="ql-block">唐代的“婴戏图”,4个胖乎乎的小朋友好像在玩“聚沙成塔”的游戏,沙堆已过一人高,但他们仍在卖力地往上堆;从古,玩沙玩土似乎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小时候谁没有迷恋过沙堆、玩泥土。</p> <p class="ql-block">南壁正中绘制的是《见宝塔品》,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大意是“释迦牟尼在说《法华经》时,地下涌出一座七宝塔,停在空中;这七宝塔装饰着各种奇珍异宝和金银琉璃,异常华丽,这时,有一菩萨提出要见塔内的多宝佛,释迦牟尼就升至空中,用右手打开塔门,多宝佛分半个座位给释迦牟尼,释迦还用神通力把他的侍从接到空中;这个故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特别是本窟的《见宝塔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基座正中设御路式踏阶通向宝塔,塔身是三开间,中间敞开,可见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在内,画面开朗宏伟;七宝塔周围,诸大菩萨、天龙八部以及比丘等形成一个椭圆形,有如众星捧月;会众下面画船形祥云,诸多会众像乘着大船,云游太空,既优美,又切合“释迦牟尼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的经旨;会众上面的空间,画了八组小山,使人感觉这些小山好像很远很远,真是咫尺之壁,写千里之景;七宝塔高耸,释迦分身十方诸佛及其胁侍菩萨,各乘祥云,好像一只只小船,从遥远的他方佛国,云集灵鹫山上空,给人满壁风动之感。</p><p class="ql-block">(法华经变之见宝塔品(虚空会)-南壁)</p> <p class="ql-block">南顶及南壁西侧绘制的是《观音普门品》,其中一幅商人遇难图,大海中有一艘大船,桅杆高耸,风帆张满,岸边有两个罗刹鬼,眈眈注视着船,有一船工正在划船表现得镇定自若,其余五位商人立于船上,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口念观音名号,就可免除被罗刹鬼吞噬之难。画家把商人的沉着冷静和罗刹鬼有肉可餐欣喜若狂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在监狱的上方还有一幅画面表现了人入大火,口念观音名号却不被大火焚烧的火难场面。</p><p class="ql-block">(观音普门品之帆船)</p> <p class="ql-block">南壁东侧绘制的是《化城喻品》,主品的主旨是宣扬只有《法华经》所主张的“一佛乘”才是成佛的唯一途径,所以经文说:“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但是,要获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要经过十分艰苦,往往中途即生退缩之心,于是佛以”方便说法”,用声闻、辟支等暂时引导众生,而最终要使众生到达“一乘佛。“为了通俗的宣传这一理论,经中讲了一个“化城”的故事,大意说:一群人去远处求宝,要经过五百由旬的“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大约走过三百由旬的路程后,众人感到疲劳和恐惧,于是产生退还的念头,这时有一智慧的导师,以方便法化出一城,其中楼台亭阁,园林流水都具备,让众人休息,众人即入城,城中财物应有具有,人们不想再前进了,于是导师又把城化去,并且告诉大家,这只是暂时休息之处,不能就此满足,而应当继续前进,最后大家终于到达了取宝的地方,得到了宝物,其实这宝物就是《法华经》。本品经变画就是取材于这个故事,特别是23窟“化城喻品”这幅经变画,则一反旧式,画了一座中国式庭院,庭院外筑有高高的夯土围墙,围墙正面道内有两个男子正往外走,似要迎接客人;庭院内,一个女子站在门口,似是客舍女主人,上房三间,屋内陈设华丽,旅客们对坐矮桌前,从容光焕发地边吃边谈,阶下满地的小黑点,按照相关经文的说法,是以七宝铺地,仆人忙着操办饮食,有的旅客似因疲极而躺在地上休息,围墙外数骑驰骋于山间小道上,表示取宝人在休息后,继续向宝地进发;在敦煌壁画中如此处理“化城”的,只此一例。</p><p class="ql-block">(法华经变之化城喻品(化城喻)一南壁)</p> <p class="ql-block">23窟大量集中的反映了《法华经》的内容,画面生动,价值很高,号称'法华窟’;壁画上的世俗风貌和生活气息,既是宗教亦是历史与世俗,并给了我们艺术欣赏的极大乐趣。</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323/324/325窟,应该只是进了323窟,墙上那块空白永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第323窟是一个初唐洞窟,分前后两室,前室为平顶,南北壁上各凿一盝型顶的小窟,南侧为324窟,北侧为325窟。前室及甬道的表层壁画均为西夏时重绘。后室(主室)平面方形,覆斗形顶,西壁开一龛。窟顶藻井画团花井心,四披各画千佛22列。<b>正壁(西壁)平顶方形龛中的塑像为清代重塑,共五身,正中为一倚坐像,南北两侧塑弟子和菩萨各一身,皆立于莲花座上,只是不复隋唐的优雅。</b>窟中龛顶、窟顶及其他三壁上的壁画多为初唐原作,南北两壁画佛教史迹画、东壁窟门南北两侧画戒律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造于初唐晚期的莫高窟第323窟</span>是一个特别的真正“原创”的洞窟,也是目前仅存的,主题为佛教史迹画的洞窟,而我十分有缘于323窟,上海何以敦煌大展已先见到北壁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与南壁的<迎佛图>,莫高窟得以进此真窟,着实开心!</p> <p class="ql-block">323窟引人了之前从未出现的壁画题材,如佛教历史故事、感应故事、高僧灵异事迹等都在此有所体现。南壁上部通壁所绘的佛教史迹图,从左至右依次为:(1)隋文帝向高僧昙延法师祈雨的故事;(2)东晋扬都金像出渚(大部被华尔纳盗去美国);(3)西晋吴淞江石佛浮江。</p> <p class="ql-block">南壁下部绘有7尊菩萨立像,高约1.8至187米,是初唐形体最大的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菩萨面庞圆润,注目沉思,神情自若,体态丰满,或上身半裸,或横巾右袒,天衣斜挎,冠带飞扬,璎珞飘动,绫罗缠身,轻纱透体,肤色虽已氧化变色,然气势犹存。</p> <p class="ql-block">南壁第一段描绘了高僧昙延法师的故事。586年,天下大旱,隋文帝令京北太守苏威问昙延(516—588年)天旱之由,昙延答到,君乃万民之主,群臣之首,却不亲自为百姓祈雨,故是否下雨,系于此,隋文帝遂决定亲自祈雨,便派人迎昙延入朝,请他登大兴殿御座,南面而坐,传授佛法,文帝及五品以上朝宰大臣,皆席地朝北而坐,听受八戒,戒授完毕,日已中天,时有片云遍布全天,继而天降大雨,令天下并足。</p><p class="ql-block">此故事由4个画面组成,画面作“凹”字形排列,各情节又可独立成画,情节洗练,内容清晰。</p> <p class="ql-block">1、画肩舆中坐一僧人,六名轿夫弓身抬行,榜题为“昙延法师入朝时”;轿夫所穿服饰为“攘衣”,因袖口缀有紧口而得名,也是体力劳动者的常服;《古今注》云:“攘衣,厮徒之服也”,只见六名轿夫穿着攘衣,其大步奔跑、捋袖露臂的情态与《女史箴图》中的舆夫颇有相似之处;肩舆轿为四角帐式敞(无壁屋)形,顶部放置一圆状宝珠形物,由前后左右轿夫共六人肩扛运行,舆底两杆前后各二人,左右两边各一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敦煌壁画中最早出现的肩舆图像,而</span>这种六抬肩舆图像在所有敦煌壁画中也仅此一见。</p> <p class="ql-block">2、画一帝王向一僧人行礼,帝王后侍臣四人,其中一人持曲柄华盖,右边一独立穿袈裟者为昙延法师;</p> <p class="ql-block">3、上画宫殿内一僧人坐高座上,殿前阶下一帝王率领臣属五人跪拜施礼,隋文帝问昙延法师天旱原因并受八戒,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将至;只见高僧坐于带托泥及壶门的高台上,君臣则跪坐在矮榻上,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当时社会上层对佛、法、僧(修行人)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4、上画城内大帐中,一僧人坐高座上讲说,前有一帝王坐胡床上恭敬聆听,五人侍立左右。此处画一舍利塔大放光芒,榜题为:“延法师于塔前与文帝说涅槃经并造疏论讫感舍利塔三日放光”。昙延将其著作《涅槃疏》放在宝塔前,塔即时放出光芒,表示他注疏正确,可以传世。</p> <p class="ql-block">西晋石佛浮江故事位于南壁西侧(上层最右)。在《高僧传》里有对此故事的记载:313年(西晋建兴元年),在吴凇江沪渎口,渔夫遥见两石佛漂游水上,以为是海神,延请巫祝迎接,弄得风涛骤盛,渔夫骇怕而返;当地道教徒以为此乃张天师之像,再设醮坛迎接,风浪不减;后来吴县佛教徒朱膺斋戒沐浴后和东林寺僧人及佛教徒数人到沪渎口,向石佛稽首唱赞歌,风浪遂静,两个石佛浮江而至,佛像背后各有铭志,一名“维卫”,一名“迦叶”,朱膺等人立即以船接迎,小舟远载两石佛像入通玄寺。</p><p class="ql-block">南壁西端(上层最右边)开始:1、画二佛立于水面上,僧俗数人在岸上作礼拜状。2、下面画道士扬幡设醮迎接。3、以东画吴县人朱膺和东林寺僧人雇船载石佛去通玄寺,江岸僧俗妇孺纷纷往迎、跪拜。其中还描绘一家祖孙三代人前往江边观看迎佛的情景,富有民间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323窟没有具体的建窟年代,学者推论建于初唐,就是因为南壁“西晋石佛浮江故事”的榜题中有“迎送向通玄寺供养,迄至于今”,而武则天曾于689年遣使送珊瑚镜一面、钵一付供养此寺,并改寺名为重云寺,744年改名开元寺,于是推测323窟建于689年改名之前的初唐。</p><p class="ql-block">(何以敦煌大展临摹作品)</p> <p class="ql-block">东晋扬都金像出渚故事,位于南壁中段。描绘的历史事迹为:东晋咸和年间,丹阳的地方官高悝于张侯桥下得一金像,上面的梵文铭文说此像为阿育王第四女所造(或阿育王为其四女所造);高悝载像至长干巷口,拉车的牛拒绝前行,因此就在当地造了长干寺;一年后,一个渔民发现一金像莲花座,随后一个采珠人又在海底发现了金像的背光,均与长干寺金像吻合。中上部左、中、右分别画光芒四射的佛像、莲座、佛光,表现的是得金像、得趺座、得佛光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位于得趺座的场面之下,莲座下方一叶小舟,扬帆海上,舟中有比丘和船工数人,就近迎接佛像。画面上的平远山水表现相当出色,几只船近大远小,大海和远山富有空间感,显得十分辽阔,运用焦点透视技法取得良好效果,表明初唐山水画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图中迎佛的大船画面已被揭空,现仅存两名纤夫和迎佛的僧俗人众,虽有残缺,但仍然不失为很生动的画面,人畜神态栩栩如生。11/26/2024我去到Harvard Art Museum拍到了迎佛的大船画面。</p> <p class="ql-block">这本该是多么生动的画面,如今却是敦煌之挖心之痛!</p> <p class="ql-block">北壁上部通壁也绘上了佛教史迹图,莫高窟最早的佛教历史画“张骞出使西域图”亦位于此窟主室的北壁;这幅图由4个画面组成,呈“凹”字形排列,每个画面均有榜题,讲述着敦煌独有的故事。我在‘何以敦煌’大展已听史玉燕老师详细介绍,吴磊老师在这里也匆匆略过了。</p> <p class="ql-block">事实上,壁画题记和图像,与真实的历史相差甚远。在《史记》《汉书》等正史中记载,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的大将霍去病在击破匈奴休屠王时确实获得了祭天金人,但这个金人是否为佛像,并没有记载。那么,壁画榜题“汉武帝将其部众讨匈奴,并获得二金(人)长丈余,列之于甘泉宫,帝为大神,常行拜谒时”的这段文字是哪来的呢?很可能与《魏书》的记载有关。《魏书•释老志》说:“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此则佛道流通之渐也。”编撰《魏书》的魏收生活在佛教兴盛的北齐,显然接受了佛教信众改编后的说法。到了隋唐时期,这一说法在佛教信徒中更加普及,也被绘在敦煌石窟壁画中。</p> <p class="ql-block">第二幅画面中“前汉中宗既得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国)问名号时”,更与历史事实不符,因为前汉中宗汉宣帝是汉武帝曾孙,不可能派张骞出使西域;但据画面关系分析,这应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魏书•释老志》在叙述汉武帝获取金人一事之后,接着说道:“及开西域,遭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张骞出使西域,再一次被附会到佛教传播的历史当中。</p> <p class="ql-block">佛教究竟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东汉初年。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汉明帝派遣使者到西域,到达大月氏地区,迎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来汉朝,并用白马运回佛像和佛经,于公元67年到达汉地。公元68年,洛汉明帝为迎叶摩腾和竺法兰在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命名,称白马寺,迦叶摩腾在寺中翻译了佛经《二十四章经》,这便是中国有佛僧、佛寺、佛教之始,也是为我国学者所公认佛教传人中国之始。</p><p class="ql-block">绘制张骞出使西域图的初唐时期,正是道居佛先、佛道之争不息的时代。这幅图是莫高窟第323窟的八幅佛教史迹画之一,当时的敦煌人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虚实结合的方法,用图像记录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北壁第2段故事画—释迦晒衣石,以连环画方式绘出“晒衣石”故事,分为多个场景呈现。</p> <p class="ql-block">①佛陀四处传法,引起龙王不满,遂下大雨,以阻佛陀,释迦衣衫尽湿,图中右下角绘身形巨大的释迦手提袈裟,脚踩莲花,立于河边;②一位天女乘祥云,自天而降,准备为释迦洗袈裟;</p> <p class="ql-block">③一名外道,憎恨佛法,不让佛陀晾晒袈裟,用脚踩脏晒衣石,状貌凶狠,张牙舞爪;⑤外道被击毙于地,仰面朝天,脚下跪有另一名外道。 </p> <p class="ql-block">④ 对于外道的嚣张,雷神震怒,打雷将外道击毙,图中雷神于一朵黑云中,手持雷电杵,上方是一串连鼓;</p> <p class="ql-block">⑥两位天女,为佛陀清洗晒衣石(图中方形石板)。</p> <p class="ql-block">北壁第3段故事画—高僧佛图澄神迹故事</p><p class="ql-block">佛图澄是西晋末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名僧,是西域龟兹人,本姓帛氏,少年出家学道,精通佛典经论。公元310年(西晋永嘉四年),他以七十九岁高龄云游洛阳,弘扬大法。后来在石勒大将的引见下,投奔石勒,为石勒出谋划策,帮助石勒称帝,建立了赵国。后人称为赵高僧,石勒死后,后赵皇帝石虎对佛图澄更加敬奉,尊称他为国师,佛图澄在赵国弘扬佛法,在他所经之地,建立佛寺,史称他共建佛寺八百九十三所,他的门徒高僧辈出,受世人崇敬。所以佛门撰写了许多佛图澄的神异事迹。据《高僧传》中记载:佛图澄常服气自养,能多日不食、善诵神咒,役使鬼神。他能听铃声辨吉凶,观面相知人意,治疑难病、起死回生等众多神异事迹。</p> <p class="ql-block">此幅壁画中的佛图澄袒露上身,盘腿坐在竹林河畔,正两手拉出肠子,放入水里清洗。 据《高僧传》上记述:佛图澄左乳旁边有一个小洞,直通腹内,平日:佛图澄常用棉花堵塞小洞,如果他想读书时就把棉花拔掉,洞中发出的光亮使满屋子灯火通明,佛图澄就借此光诵读经书,每逢到斋日,佛图澄到河边,把肠子从洞口掏出来,放到河水中清洗,然后再装进腹中。</p> <p class="ql-block">身穿袈裟的佛图澄,正在为石虎说法,忽闻远方幽州城着火的消息,</p> <p class="ql-block">佛图澄立即转身,所绘便是佛图澄转身,施展法力,于是,滚滚风云,飘至幽州城上,熊熊烈火被浇灭。</p> <p class="ql-block">佛图澄听铃声辩吉凶,画面中绘一七层佛塔,铃垂塔檐,佛图澄站在塔前,双手合十,向人们解说塔檐的铃声是不祥的凶兆,他预知石虎两个儿子将有火并。</p> <p class="ql-block">一帝王率臣属礼拜六塔,下跪者是阿育王,由于该塔是外道之塔,受不起信佛教的阿育王一拜,立即崩解。榜题已看不清,大致可辨认的文字为:“此外道尼乾子塔,育王见,谓是佛塔便礼,塔遂崩坏,阿育王感德”,这是第3段与第4段之间的连接插画,</p> <p class="ql-block">北壁最右侧的第4段故事画—高僧康僧会下江南弘扬佛法</p><p class="ql-block">康僧会是三国时代(220-265年)的高僧,三国时代江南佛教尚未普及,康僧会遂于241年(吴赤乌四年)自洛阳到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由于他容貌和服装奇特,得到吴大帝孙权的接见;康僧会向孙权宣说佛教的法力无边,并请以二十一日为期,将舍利子上献;上献之时,舍利子发出五色之光,朝贤集观,更有人用铁锤击打,而舍利子丝毫无损,孙权钦佩不已,为康僧会造建初寺,时人称为江南第一所佛寺,为佛教在江南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除了兴建建初寺,还建有阿育王塔,供奉康僧会请得的舍利。</p> <p class="ql-block">画康僧会坐鼓帆小舟,顺风而行下江南来到东吴。</p> <p class="ql-block">孙权观舍利,舍利子放置于帐篷内的铜盘中,发出五色光辉,众人观赏这一奇观,传为轰动。 </p> <p class="ql-block">孙权为西天竺沙门康僧会造建初寺,寺庙定名为“建初寺”,意思就是东吴第一座佛寺。</p> <p class="ql-block">最下面画一帝王向一位穿袈裟的高僧跪拜合十,表示孙皓下跪迎接穿袈裟的康僧会。康僧会为孙皓治病、讲述因果报应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莫高窟第017窟</b>,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851-862)间,是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洪辩的影堂;此窟位于第16窟甬道北壁,坐北朝南。公元11世纪初叶,由于时代更迭或战乱等尚未确知的原因,大量佛经、佛画、法器和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文物五万多件被秘藏于此窟,砌墙封门,且表层饰以壁画,随即在大漠中封存了九百多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敦煌莫高窟主持王道士(王圆箓)发现,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绢画、刺绣、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故此又被称为“<b>藏经洞</b>”。</p> <p class="ql-block">洞窟平面近于方形,覆斗形顶,窟顶及四披无壁画内容。北壁前设一长方形禅床式低坛,禅床上端坐一身高僧像,即洪辩像。西壁嵌有大中五年(公元851)洪辩告身碑。北壁晚唐画双树。西侧树下画近侍女一身(执丈、持巾),树间挂布囊;东侧树下画比丘尼一身(持纨扇),树间挂一水壶。东壁、南壁均无壁画内容。无甬道,无前室。</p> <p class="ql-block">洪辩告身碑,为唐代碑刻,是洪辩高僧圆寂后,其弟子及族人所立,碑高149厘米,宽66厘米。碑文分三段,上段刻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敕河西都僧统洪辩及沙州释门义学都法师悟真告身;中段刻唐宣宗敕封诏书;下段刻唐宣宗所赐信物名牒。据斯坦因、伯希和记录,此碑原嵌在藏经洞西壁,后王圆箓将其移出立于第16窟甬道,1965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清查洞窟时又将其恢复原位。</p> <p class="ql-block">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这个密室被道士王圆簶在清理莫高窟积沙时,偶然发现;就在这个小室里藏有公元四世纪至十一世纪,历时七个世纪(上讫晋代,下至宋初,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七百年间连联相续)的古代各类文献资料及文物艺术品约五万余件。出土文献内容特别丰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典当买卖契约,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地、医药、科技、民族、宗教、艺术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而且还有古汉书、龟兹文、粟特文、梵文、突厥文,回鹘文,八思巴文,契丹字,女真字,于阗文,古藏文等中亚和少数民族文字;在敦煌遗书中汉文文献约36000号。</p><p class="ql-block">(斯坦因1907年拍摄的藏金洞和经卷)</p> <p class="ql-block">17藏金洞在进大窟#16的走道边真的好小好小好小,在百年前撬动了全世界的蠢蠢欲动除了我们自己!藏经洞出土文献文物数量惊人,举世罕见;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纷至沓来,他们陆续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文书、经卷和其他文物近四万件。敦煌藏经洞文物中的大多数精品就此流失海外。</p><p class="ql-block">1908年法国中国通伯希和在藏金洞挑选文物,他离开之时讲道“没有遗漏一件有价值的物品”,至此,藏金洞最有价值的文物法国最多。</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莫高窟第16窟</b>为现存的大型洞窟之一,窟主为晚唐高僧洪辩法师(洪辩的“辩”原为异体字,上巩下言);洪辨俗姓吴,故此窟旧称“吴僧统窟”,也叫“吴和尚窟”;洪辩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曾总管河西地区的佛教事务,是官至三品身着紫衣袈裟的吴和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根据洞窟甬道南壁碑文所记,第16窟外的三层楼为道士王圆箓于1906年主持修建,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莫高窟第17窟)即发现于此窟甬道北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莫高窟第16窟外景)</span></p> <p class="ql-block">甬道和藏金洞,</p> <p class="ql-block">第16窟主室设马蹄形佛坛,后有通顶背屏,坛上塑像均为清代重塑。四壁壁画为重层,表层为北宋(或西夏)所绘绿底千佛。底层可见晚唐壁画,该画色彩如新,线条清晰。</p> <p class="ql-block">窟顶为北宋/西夏浮塑贴金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团凤莲花四龙纹藻井(四</span>龙团凤),团龙浮游于绿色水池中,全身淡黄色,金色线描绘全身,凤卷曲成一圆形,双翅张开,尾卷曲,尾上翅纹显著,陪衬着外围的团花,团花由许多卷瓣莲环绕组成,石青、石绿、黑、黄相间交错的叠晕,四披则为贴金棋格团花图案。这个窟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黄金,之后千百年间黄金被盗取被刮走,如今必须细看还能找到一些黄金遗痕。</p> <p class="ql-block">主室东壁-千佛</p><p class="ql-block">洞窟四壁绘有千佛。千佛壁画在敦煌壁画中的所占比例很大,有壁画的492个洞窟中,343个洞窟中都有千佛图像,因此莫高窟在民间也被称为千佛洞。佛经中说,信佛、念佛、礼拜佛、书写佛名、画佛像都有无量的功德,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有关佛名的佛经抄本就有七百多卷;千佛图像不仅是佛教徒修禅观想的对象,同时,对于出资开凿洞窟的供养人来说,也是他们所做功德的表现。在大乘佛教信仰中,鼓励通过抄写、诵读、称颂、礼敬佛名号来解脱诸苦,积累功德,佛教徒可以在这个洞窟内,一边诵读千佛名号,一边围绕中心佛坛右旋,绕塔观像。</p> <p class="ql-block">甬道两壁上的持花供养菩萨,</p> <p class="ql-block">甬道-缠枝西番莲纹样</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第407窟为隋代窟,主室覆斗形顶,垂角幔帷铺于四披,窟顶四披绘制千佛。西壁开一内外双层方口佛龛,龛内隋代塑佛二身(其中一身为清代重修)、弟子一身、菩萨四身,菩萨为清代重修。内层龛顶画八飞天;龛壁画忍冬火焰佛光,两侧各画四弟子。外层龛顶画莲花化生摩尼珠龛楣、飞天四身,龛内西壁两侧画龛梁、龛柱,飞天及供养菩萨各一身,南、北壁画菩萨各二身。窟南北壁为隋代画千佛,下部分别为宋代绘制的男女供养人。东壁上部绘制千佛;门上有说法图一铺,宋代绘制的坐佛一身,东壁门两侧上部绘制千佛,中部绘制菩萨各一身,下部分别绘制男女供养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龛顶南侧,飞天二身,天上掌管音乐和舞蹈的神啊,来到了人间!</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格局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放大了空间;双侧千佛,四种颜色成放射状光带产生无限向外的视觉空间感,颜色由清代重涂略显艳俗”吴磊老师的点评总是性格鲜明。</p> <p class="ql-block">窟顶绘三兔莲花飞天井心,象征天空的方井中央,绘四层八瓣大莲花,呈悬空状;莲花四周画八身飞天,姿态各异,有的持莲花,有的托花盘,有的棒香炉,有的舞锡仗,环绕莲花飞翔。飞天身上彩带飘舞,香花点点,彩云飞旋。井心四周是多层菱格莲花纹和垂幔纹边饰;四层莲花中心画了三只追逐奔跑的兔子;每只兔子的二耳中有一只重叠,三只兔子只有三只耳朵,组成等边三角形,表现出了三兔活跃奔跑不停追逐;莲心奔跑的兔子和莲心外飞翔的飞天、飘旋的天花方向一致,仿佛连静止的莲花也在旋转!</p> <p class="ql-block">三兔共耳莲花纹藻井,亲眼看见了最负盛名的莫高窟藻井真容,莫高窟藻井图案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出现‘三兔共耳’图案的洞窟达20个,隋开皇四年开凿的第302窟中第一次出现,最晚出现这一图案的洞窟是五代的第99窟。‘三兔共耳’通过对相同部分的叠加,创造出了新的图案;兔子繁殖力强,寓意多子多福、生生不息;兔子是月神的化身,古人常将月亮比作水,因此在藻井处绘制兔子,有“以水克火”之意。</p><p class="ql-block">“三兔共耳”起源何处?有人认为图案来自古希腊,也有人认为其源头是犍陀罗地区,但目前世界上留存的最早出现“三兔共耳”的地方是敦煌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东壁门上-宝池莲座裟释迦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我们穿梭在莫高窟的木栈道上,</p> <p class="ql-block">偶有与别的团队相遇,耐心等候入场;</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仍然竖立的古代木窟门,为宋代建筑,目前只剩五扇了。</p> <p class="ql-block">窟外的壁画残留,</p> <p class="ql-block">上了锁的木格窗,现在莫高窟洞窟没有钥匙真的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了,只能期盼讲解老师给我们打开这一扇扇紧闭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第428窟</b>位于莫高窟入口上方三层,为莫高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此窟建于北周(557—581年),北周时期的壁画主要分布在主室,主室平面呈方形,中偏后部设中心塔柱,主室东部为人字披顶。人字披顶组合中心塔柱,<span style="font-size:18px;">塔柱四面各开一龛,</span>是敦煌莫高窟常见的一种窟型结构;其中的中心塔柱模仿的是古印度的塔寺结构,人字披顶则主要是以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悬山顶屋顶为原型;而在中心塔柱四周的平面窟顶上,还绘有平棊,平棊是中国古代高级别建筑的天花板。东壁门南画萨埵那太子本生等,门北画须达拏太子本生;南壁画说法图、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等;西壁画五分法身塔、涅槃图等;北壁画说法图、降魔变等,内容十分丰富。</p> <p class="ql-block">中心柱佛龛塑像、龛外壁面,为后代重涂彩绘,</p> <p class="ql-block">佛背光里有多种火焰纹,色彩鲜艳热烈,</p> <p class="ql-block">左下其他菩萨彩塑,</p> <p class="ql-block">在莫高窟的早期洞窟中,第428窟无疑是室内面积最大、供养人最多的洞窟之一。它的室内面积达到了178.38平方米,窟顶平綦共有30方,人字坡椽间纹样36条,供养人像多达1200身。</p> <p class="ql-block">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本窟中绘有约一千二百身供养人画像,是敦煌石窟中供养人最多的洞窟;供养人画像均位于窟内四壁下部、中心柱四周下部等次要位置,<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男有女,僧俗俱全,</span>以站立姿态排列成整齐的礼佛队伍,在佛、菩萨面前显得谦卑低下;而变化有序的排列组合产生强烈的节奏感,让礼佛的队伍看上去好像在缓缓行进。根据这些画像,可知此窟的开凿创建是北周时期河西地区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的典范。据《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圣历碑)等文献记载,北周王室贵族建平公于义曾在莫高窟造一大窟。公元565—576年间于义任瓜州刺史,此窟首位供养人像身着王公服饰,根据种种迹象,学界推测此窟窟主即是于义。</p> <p class="ql-block">在莫高窟第428窟的1200身供养人中,有一身位于东壁门南上排第二身的供养人画像,存有墨书榜题,写作“晋昌郡沙门比丘庆仙”供养。而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书S.2935《大比丘尼羯磨经》题记中有“天和四年岁次己丑六月八日写竟,永晖寺尼智宝受持供养,比丘庆仙抄讫”的字样,其中“天和四年”为569年,正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尚未亲政的宇文护专权晚期,也是建平公于义主政瓜州敦煌期间。这形成了一个间接证据,证明第428窟与于义相关</p> <p class="ql-block">中心塔柱四周的平面窟顶上,还绘有平棊,共有30方,四周边饰纹样,极为丰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莲花飞天四虎纹平棊,</span>平棊是中国古代高级别建筑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窟顶西披-双猴纹,</p> <p class="ql-block">人字坡下部的四壁,壁面贴有五排—影塑(浮塑)千佛,北朝时的千佛造型特征为千佛结跏趺莲花座,结禅定印,千佛头光、身光、服装的颜色以8身为一组,成组地循环排列,形成斜向的道道色带,表现千佛「佛佛相次,光光相接」的意境。只是此窟的五排影塑千佛,很多都已脱落。</p> <p class="ql-block">此窟的四壁连环说法图共15铺,下部则是供养人像。南壁,三角形空间里的说法图,五排影塑(浮塑)千佛,说法图,供养人像。</p> <p class="ql-block">南壁右数第1铺—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左上这位飞天,呈倒立姿,俯身飞下,悠扬吹笛。上身赤裸,下穿花裙。薄裙裹腿,凸显出腿部的轮廓,所谓“曹衣出水”,在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南壁右数第2铺—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南壁右数第3铺—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南壁右数第4铺—卢舍那佛,</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特殊的“卢舍那法界人中像”,身着袈裟,上绘象征佛教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及六道(天、阿修罗、人间、畜、饿鬼、地狱)的众生;这幅卢舍那佛,是莫高窟壁画中为数不多的几幅中最早、最好的一幅。</p> <p class="ql-block">南壁三角形空间里的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南壁右数第5铺—说法图,及三角形空间里的说法图,五排影塑(浮塑)千佛,说法图,供养人像。</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并列飞行的四位伎乐飞天,从左至右分别在演奏:琵琶、箜篌、横笛、腰鼓;飞天的头光、巾带、长裙分别用四种色彩间隔排列;<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个窟印象次深刻的就是这个异域风格,上身裸露的</span>飞天与供养菩萨,<span style="font-size:18px;">线法粗旷,光线明暗,凸凹晕染法,脸上有高光处理,飞天也是笨拙,</span>多么质扑直白遒劲有力的笔触,<b>吴磊老师认为这是印度工匠的手法,而当时中国画匠还不了解佛法造像应有仪规。</b>壁画人物“肤色变黑、眼鼻变白”的现象,便与“西域晕染”画法有关。北魏时期佛教在全国的兴起,将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释化为中国风格,出现一种寓美于朴、寓巧于拙的趋势,显示出一种至今仍为人们所赞叹的精神和力量。但此时的敦煌壁画,无论构图还是技法都遗存有西域的特征;勾线粗犷,敷彩浓重,衣冠服饰采用线条及色块相结合的表现法,人物面部采用多层次晕染的凹凸法表现明暗,原来面部轮廓及眼眶为朱红色,后经岁月侵蚀,颜色氧化为墨色,又兼白色主体残留,构成粗重黑褐色的圆圈效果,俗称“小字脸”或“五白”脸,形成这一时期人物画独特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北壁右数第一铺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北壁右数第二铺降魔变;佛经中说,释迦修道即将成佛,群魔非常惊恐,魔王波旬便纠集部众向释迦发起进攻,他们挥刀舞剑、施放毒蛇猛兽都不能伤害释迦。魔王波旬又让自己的三个漂亮女儿向释迦佛献媚,想以女色诱惑,佛以神通使魔女变成又丑又老。图中释迦佛端坐中央,神情泰然,周围的群魔面目狰狞恐怖,一个个挥舞着毒蛇兵器,佛前地下是降服的魔王。这幅画构图简炼、人物突出、色彩淳厚,人物动与静、美与丑的对比十分强烈。</p> <p class="ql-block">魔王波旬的军队,魔军一个个丑陋无比,张牙舞爪,手持武器,围攻释迦;年轻魔女诱惑释迦;魔王欲攻击释迦,一人在后劝阻;</p> <p class="ql-block">魔王自恃着神通势力,变化自在,不听儿子的劝告,就发动了全部魔军去恼害太子,那时候无央数狰狞可怕的魑魅魍魉、夜叉恶鬼、毒虫恶兽,如蜂如蚁地涌向太子四周,密密层层地包围起来,奇形丑态、恶声怪响、丧人胆魄,可是太子巍然独坐、寂然不动、一点儿也不恐惧惊动。太子入“慈心三昧”,一切恶毒都不能伤害,魔兵徒劳无成,就都退散了。(上)</p><p class="ql-block">在释迦的“戒、定、慧”之深厚修行与神通力面前,青春貌美的魔女,即刻变成苍老丑陋的老妇(下)。</p> <p class="ql-block">北壁右数第5、第4、第3铺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西北两壁转角处的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西壁—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图(西壁右数第1铺),是依据《法华经·见宝塔品》绘制的,经文说,在法华会上,有多宝塔从地下涌现,释迦在与会者的请求下打开了塔门,见多宝佛坐于塔内。多宝邀请释迦入塔,释迦欣然应邀,于是二佛并坐于塔内说法。</p> <p class="ql-block">西壁(右数第2铺)北侧有一铺莫高窟最早的<b>涅槃图</b>。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佛在娑罗双树下安详入灭的场景,众位弟子侍立左右,神情悲痛。根据佛教的描述,佛陀和常人一样必须经受生、老、病、死的生命之苦,但由于他已参透生命的实相,所以可从各种精神烦恼中解脱出来,不再陷入轮回。因此,涅槃是指一种不再陷入任何执着和烦恼的精神状态,并非仅是对佛陀生命结束的形容。这幅图中横卧的释迦佛,既不是犍陀罗的右手支卧状,也不同于后来的右胁而卧,而是受中原影响的半卧式,造型古朴,富有时代特色。</p> <p class="ql-block">西壁右数第3铺—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西壁右数第4铺—金刚宝座塔,描绘的是释迦降生的情景,佛传记述,佛母摩耶夫人夜梦天人乘六牙白象自空而降,便有了身孕(乘象入胎),待产时,太子从佛母右腋下降生,这时,天乐齐鸣,飞天欢舞,众神相贺;画面上,塔的中间有一房舍,内有一人(佛母)高举右臂,旁有一人作接物状,房舍上有飞天,下有祝贺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西壁右数第5铺(即西壁左数第1铺)—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本窟的参观重点是东壁连环画式的佛本生故事——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和须达拏广行布施。按照佛教经典的分类传统,“本生”描述的是释迦牟尼佛前世所做的众多善行故事。这些善行的积累导致了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成佛前的姓名)能够最终成就佛果。</p> <p class="ql-block">刹朵太子舍身伺虎图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此窟东壁门南的<b>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本生故事画</b>,描述了释迦牟尼佛前世的一则善行,是莫高窟早期壁画的重要题材。全画采用横卷连环画式的构图,情节发展自上而下,呈“S”形走向展开。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本的故事是讲:宝典国国王的三位王子外出游玩,他们在山里遇见了一只母虎带着七只小虎,饥渴交迫,即将丧命。这情景激起了小王子萨埵强烈的慈悲心,他决定舍弃生命,救活老虎。但老虎已饿得奄奄一息,无力吃下萨埵。萨埵便登上山顶,用竹尖刺颈出血,纵身跳下山崖,舍身饲虎。国王和王后闻讯赶到山中,悲痛欲绝,众人将萨埵太子的遗骨盛到宝函中起塔供养。<b>吴磊老师认为这是中国画匠的手笔,有中国连环画与山水画的影子,当时人比山大!</b></p> <p class="ql-block">东壁-飞驰回宫报信的马,</p> <p class="ql-block">东壁门南-萨埵太子本生【情节分布图示】</p> <p class="ql-block">萨埵太子本生结尾处另两个小故事:梵志夫妇摘花坠命、独角仙人本生;</p> <p class="ql-block">梵志夫妇摘花坠命因缘故事,出自西晋法世等译的《法句譬喻经》卷第四《生死品》。该故事讲,在古印度有一位家境富有的青年梵志,父亲为他挑选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为妻,一家人生活的十分美满幸福。新婚不久的一天,夫妻俩人到后花园赏花游玩,花园树木枝叶茂盛,鲜花怒放,犹如仙景一般,青年梵志的妻子非常喜欢鲜花,便请求丈夫为她摘花。青年梵志便上树为心爱的妻子摘花,妻子得到一枝花后,越看越喜欢,又央求丈夫再摘一枝,丈夫为了满足娇妻的愿望,又上树摘花,谁知树枝突然折断,青年梵志从树上掉了下来,不幸坠地身亡。青年梵志的突然死亡,使幸福美满的一家转眼之间变得痛苦悲伤,从此长者一家陷入了深深得悲伤中。长者为了全家摆脱这种痛苦,向佛请教,为何自己要遭受丧子的痛苦,佛说,你和儿子在前世时,与他人帮助一个小孩,射死了树上的一只山雀,所以,今世你儿要遭受坠树身亡的恶报。该故事画在敦煌石窟中仅有一幅场景,即梵志青年上树摘花,把摘到的花递给站在树下接花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独角仙人故事非常简短,“昔独角仙人所居之处,仙人为淫女诱乱,退失神通,淫女乃驾其肩而还城邑。”其中突出了“驾肩而还”这个特色细节。“驾肩而还”(“骑项上”)的细节具有特别的动作效果,也是辨析该一故事图像内容的一个明显标志。</p> <p class="ql-block">东壁门北画<b>须达拏太子本生</b>。这幅故事的情节发展绘成上下三段,从上至下呈“Z”形走向。故事是讲:叶波国太子须达拏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敌国收买婆罗门,向他乞讨百战百胜的白象,太子慷慨相施。国王闻讯震怒,将太子驱逐出国。须达拏太子携妻儿驱马车而去,路上又遇婆罗门乞讨,他于是将马、车、衣物全部施舍。一家人千辛万苦来到遥远的深山中隐居修行。后来,又有一个婆罗门来索要他的两个儿子做奴仆。须达拏为了信守诺言,忍痛将二子也施舍给婆罗门。故事的最后,婆罗门将两个孩子带到叶波国出卖,为老国王知悉,将孙儿赎回,并迎太子回国。</p> <p class="ql-block">上段从左到右:辞父出游、请父王开库布施和八个梵志求施白象三个情节;</p><p class="ql-block">中段从右至左:梵志骑白象而去、大臣控告太子施象、太子被罚去檀特山思过、临行前布施、辞父王、臣民相送;</p><p class="ql-block">下段从左至右:婆罗门乞马而去、求车而去、乞衣物而去;太子及妃负子女前行;帝释化城廓留太子、太子穿城而过;抵达檀特山,结庐修行;太子将子女送给婆罗门,子女绕树不行,被婆罗门鞭打。(之后迎回情节未画)</p> <p class="ql-block">一群丑陋、半裸的婆罗门,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富有节奏感的欢跳表现出一种舞蹈的动律,哈哈,“迪斯科”古代版。</p> <p class="ql-block">太子把各人衣物尽予施舍,仍表现平静心态。接着,太子与妃背负子女前行;帝释化城留太子,门前有伎乐,太子摆手拒入。</p><p class="ql-block">东壁二幅连环故事画中的人物形象、衣冠服饰,均为中原式,并以山峦、树木、房屋作为故事情节的间隔和联结,把人物活动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极富于生活气息,早期故事画明显开始受到了中原绘画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出来时偷拍了一张前室(特别小的空间)上的壁画,与窟内的风格完全不搭,令人诧异!或许我搞错了? 拍摄时间对得上。</p> <p class="ql-block">出得洞来,终于抓拍到了我们的领队啸天。</p> <p class="ql-block">啸天镜头里冬季的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一个又一个,第七个洞了,</p> <p class="ql-block"><b>莫高窟第259窟</b>是莫高窟早期的代表洞窟之一,大约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现存窟顶是前部的人字披,后部为平棋顶,塑像和壁画基本都为北魏时期的原作,是了解佛教美术史的重要实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西壁突出半塔,中镌一龛,内塑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南北两侧及半塔的转角处,各塑菩萨一身,塔西存留有浮雕供养菩萨。主尊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像,龛外的菩萨,头戴三面宝冠,上身赤裸,下身着裙,神情怡然,显得古朴大方。双佛并坐的造型源自佛教经典《法华经-见宝塔品》,反映出大乘佛教思想在中国传播和流行。</p> <p class="ql-block">在两佛并坐的宝盖上方,飞来诸多飞天,服装不同:一种是袒露上半身,下穿羊肠裙;另一种是穿着袈裟。佛在新疆停了190年再进入河西走廊飞天穿羊肠裙就不奇怪了。</p> <p class="ql-block">中心塔柱圆券龛内,说法图两侧飞天与听法菩萨,由于年代久远,画面虽已变色,但神情之静美,内韵无穷:</p> <p class="ql-block">西壁正面的圆券龛内释迦佛与多宝佛并坐说法像,“佛祖共过去七佛之一多宝佛,在释迦宣讲法华经必现身共同宣讲”;大约塑于公元465到500年之间。两佛像作游戏坐,头部虽然经过后代重修,但是并未改变原型,左像高1.4米,右像高1.43米,龛外塑胁侍菩萨;二佛身穿凉州式偏袒右肩袈裟,袈裟的衣纹线密集流畅,有薄纱透体之感,画史称“曹衣出水”。</p> <p class="ql-block">西壁塔柱北向面菩萨立像,高1.25米,长发披肩,面容清秀饱满,细眉弯弯,嘴角上翘,神情中流露出一般自然的悟道的喜悦,仿佛刚听懂了佛法语,看破了一切,获得了解脱。</p> <p class="ql-block">西壁龛外南侧的菩萨立像,高1.29米,头戴宝冠,冠后垂巾,上身袒裸,仅披天衣,下穿绿色羊肠大裙。面相略长而丰满,双耳垂环,璎珞严身。披巾及裙上,多饰阴刻线纹,以增强轻薄流畅的质感。吴磊老师讲“<b>二边菩萨高鼻大眼</b><b style="font-size:18px;">穿羊肠裙</b><b>,秋兹风格 ,佛在新疆停留了190年,对敦煌早期造像产生巨大影响</b>”。</p> <p class="ql-block">洞窟南北两壁分作上下两层。上层的阙形龛内塑造的是弥勒交脚像和思惟像。在佛教造像中,思惟造型有时是指释迦牟尼成佛前沉思解脱生、老、病、死之法时的形象,有时是指弥勒菩萨在兜率陀天的沉思形象。本窟上层龛中的思惟菩萨像,局部有所损坏,露出了中心所用的一束束芦苇和木垛,从这些破损处让我们从中看出敦煌彩塑的制作过程和所用的材料。敦煌中小型彩塑的制作方法是首先用粗壮的木枝把人的形体框架绑好,然后缠上芦苇(唐代之后多用芨芨草或麦草),再塑泥巴,涂以色彩。塑像用的泥巴一般都要掺和大量的麦草、麻或棉花等纤维和少量的细砂,分别制成粗细不同的泥。塑造时由内到外,用泥由粗到细,分成若干层,层层压紧,收缩干燥。</p> <p class="ql-block">北壁双层开龛,上层为阙形龛,人字披下居中为半跏思惟菩萨,东端一龛残毁过半,西侧二龛内均塑交脚弥勒菩萨; 下层为圆券龛。下层西起第一龛,龛内佛像高0.85米,着右袒袈裟,结跏趺坐,双手已残,似扬掌作说法相;两侧胁侍菩萨均着通肩大衣,其一残;龛楣饰忍冬火焰图案,两头饰龙头,下方为西方式柱头。</p> <p class="ql-block">南北壁下层龛内塑佛说法像、倚坐像和禅定像。北壁下层龛第三龛的彩塑禅定佛是整个敦煌石窟彩塑的代表作品,坐佛高0.92米,波发高髻,脸面浑圆,耳大垂肩,挺胸收腹,体态端庄,比例适度,双腿盘起,结跏趺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双手在腹前重叠作禅定印。身披深红色袈裟,在膝前呈三莲瓣状自然下垂,阴刻衣纹流畅自如疏密有致,紧贴躯体。此像结构严整,脸面和胸部,精刻细作,使之显得细腻滋润,富有血肉感,特别是弯眉下微睁下视的双眼,约略隆起的鼻翼,嘴角微翘和深深陷进的两个小窝,弯如半月形的双唇,都给人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会心的微笑,<span style="font-size:18px;">似乎体味着参禅悟道后的满足和愉悦,是敦煌石窟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span>充分地体现出了我国传统艺术作品中,以形写神,有主有次,形神兼备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禅定佛像,本该形容枯木心如死灰,此刻看来真是内心恬静,太美了,养眼养眼,吴磊赞道“<b>东方蒙娜丽莎</b>”!</p> <p class="ql-block">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贴泥条带阴刻线成衣服;</p> <p class="ql-block">北壁龛下层东起第3龛-佛像侧侍立小菩萨,恬淡寡欲的模样令人着迷。</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莫高窟第96窟</b>,建于初唐。 此窟外的红色木构窟檐高达45米,依靠山崖而建,气势恢宏。从远处观看,是一座雄伟壮观的九层楼阁,俗称九层楼,它是莫高窟最大的建筑物,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2000年,敦煌研究院对大殿内室和外围进行了发掘,如窟内和洞窟北侧的遗址展示,初唐时的佛殿建筑在现今地面的1.5米以下,规模也较现在宏大。</p> <p class="ql-block">底楼的格子窗,</p> <p class="ql-block">终于跨入了96窟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见到了建于盛唐的世界最大石胎泥塑大佛像! 九层楼内的巨型弥勒佛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依山崖而塑,</span>高35.5米,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在唐代时已称为“北大像”。这尊塑像在古代造像中的高度仅次于四川的乐山大佛(坐高62米)和荣县大佛(36.67米),如果以室内泥塑大佛计算的话,北大像属全国之冠。这个洞窟的营造和建成,是莫高窟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唐代前期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从造像样式上看,该像为弥勒倚坐佛像,倚坐的姿势,两腿自然下垂,目光下视,给人以高大威严的感觉;大佛的右手上扬作施无畏印,意思是拔除众生的痛苦;左手平伸作与愿印,意思是满足众生的愿望。在佛教信仰中,弥勒将是释迦牟尼佛之后的下一尊佛,他将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降生人间。根据大乘佛经描述,弥勒成佛后,将带来一个极为祥和、富足的美妙世界。</p> <p class="ql-block">据莫高窟第156窟前室北壁《莫高窟记》等资料,知该窟初建于唐延载二年(695),为四层重檐式建筑,塑像曾涂装金彩。公元9世纪之前改为五层,后历经宋代、西夏、清等时代重修。民国又将大殿改为九层,为硬山一面坡式建筑。1924年华尔纳来敦煌时佛殿上层已经塌毁,从树枝隙间拍得大佛头部照片一张。大佛面形丰圆,眉目舒朗,着波形肉髻,显示出典型的初唐样式。据此可以推知,历代重修只是重新敷彩而已。</p><p class="ql-block">(第96窟大佛-华尔纳1924年摄)</p> <p class="ql-block">1928-1935年间,敦煌民众又对大佛进行了重修,除了将原有的五层改为九层外,还对大佛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并重新妆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96窟大殿殿顶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看完了八个洞窟 (盛唐23/24、初唐323、 晚唐17藏金洞、晚唐16、隋407、北周428、北魏529和初唐96)才下午1pm,一共105分钟,去除掉走动与等待的时间,每个窟平均13分钟不到,讲心里话绝对是太𨑬匆忙,很不意犹未尽,而写此文的过程也仿佛是再回到洞窟细细品味查缺补漏并看图识字学习佛法,善哉善哉🙏🏼。</p> <p class="ql-block">九层楼前游侠客们留下了合影,我肯定没有看够,接下来该去排队特窟还是跟随大部队统一行动? 文章已经太长了,而下午的精彩出乎意料值得好好回味,敬请期待续文。</p> <p class="ql-block"><声明></p><p class="ql-block">进入敦煌原始洞窟参观都不能拍照,所幸樊锦诗老院长的电子敦煌成就斐然,敦煌研究院官方网站信息丰富丰沛,也是本参观笔记中“学术”内容和照片(相素很低不可细看)的主要来源,并尽最大可能在网上搜索洞窟壁画照片,收集在此只为充盈访窟笔记,记录所见所闻,特此声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