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团山民居

张兴容

<p class="ql-block">  美友昵称:张兴容</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1280083</p> <p class="ql-block">  团山民居又名张家花园位于云南建水西13公里,它背靠青山,面向平坝,泸江河呈东西向横过村前,被誉为“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2006年又被列入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名录,组织方认为团山民居“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珍贵遗产的典范”。我早有一睹为快想法,这次滇东南游如愿,实为欣喜。</p> <p class="ql-block">  团山民居是个偏居一隅与世隔绝,“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城池。我们11月23日是乘米轨小火车去的。小火车1915年4月开工建设,是中国第一条也是至今仅有的一条民营铁路。速度慢,每小时20公里,体现了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路程短,全程12.8公里,仅设临安、双龙桥、乡会桥、团山4个站。小火车途经的双龙桥宛如“双龙凌水戏骊珠,千里江山入画图”被称为“云南最美的桥”。</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东寨门进入团山,东寨门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二层三间,形制采用牌楼式单孔拱桥大门结构。它处于团山民居的对外交通要冲,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楼上下均设有瞭望哨、枪眼,为团山村防御起天然屏障的作用,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另外还有南、北两个寨门,同样有森严壁垒的态势。</p> <p class="ql-block">  进了寨门我们走进“团山村史馆”,了解到这里原是彝族居住地,彝语称“突舍尔”意为“藏金埋银之地”。明洪武年间,江西鄱阳县一位名叫张福的啇人把生意做到了临安,见团山“形势耸拔、众山环拱、甲与全境”遂三迁至此,繁衍子孙、成为巨族。</p><p class="ql-block"> 在“团山村史馆”里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古老村落的魅力。其中张家的“百忍”家训与团山村“百忍成钢”的村训特别引人注目,我反复在想团山民居为什么能600年如一日始终如诗人征鸿言之“雕梁画栋团山村,古朴典雅美人俏”,固然形制规整、布局灵活、装饰精湛是原因,但真正得以感动的还是其“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的家风。</p> <p class="ql-block">  团山村现保留20余座清代建筑,其中最主要的是“张家花园”。张家花园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占地面积3495平方米,包括了寨门、花园祠堂、张氏祠堂、碉堡等。因张姓为绝大多数故团山村也简称张家花园,我们先来到花园祠堂。</p><p class="ql-block"> 花园祠堂为张家花园的核心部分在建筑布局上保留了数百年前的风貌,而且内部装饰也极为精美,祠堂内设有人工池寄予着四水归财的美好祝愿。四周环绕着二层飞檐楼阁形成了优美的园林景观。整个建筑既有滇南彝族建筑特征又有江南园林的精巧布局。</p> <p class="ql-block">  花园祠堂左边建筑也属张家花园,地上摆放的树干及房间里的木雕、民间装饰工艺品见证了滇南人民的生产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  张氏宗祠为张氏祭祀性祠堂,具有权利和势力。这里古朴幽静,通向祠堂的圆形拱门左右分别写着“百忍”、“家风”。我在想“百忍家风”淳朴勤勉的内涵,“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世代张姓人家正是以此家风为训,涵养、谦逊、相忍的生活品格使他们得以在这个充满人文生命的古村落里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张家花园继续向前走,只见街道两旁的房子都还是土黄色墙面,有些已经破败不堪,却依然保留着原来的风貌;许多老房子的木头虽经百余年仍旧不朽;这里的每砖每瓦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我们漫步古旧家园,流连幽静宅院,仿佛在穿越一个时代。让人不禁赞叹的是这里原汁原味,是一个沉睡了的团山民居。</p> <p class="ql-block">  将军第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因房主张和在“辛亥临安”起义中平匪有功被云南都督蔡锷授予“将军第”而得名。只见门上的“八仙拱寿”、“五喜临门”等木雕图案以及五彩云纹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工艺和手法细腻精巧。院内也雕饰精美、风格不一、均帶有鲜明的云南特色。</p><p class="ql-block"> 叫人啼笑皆非的是当年的狂风暴雨也席卷到这个偏远的古村落,打破了他们宁静而沉睡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太平府建于民国2年(1913),因房屋建盖者名张,字太平而得名。宅内有天井两个,房屋25间,为典型的“跑马转角楼”,我们感觉与南方的“跑马楼”如出一辙。</p> <p class="ql-block">  皇恩府建于清光绪未期,宣统元年(1909)竣工,房屋建盖者张树元之母“扶孤成立、子孙济济、五世同堂”深受村民敬重。后因被朝廷立封为安人,批准其立坊入祠,敕封“皇恩旌表”匾额得名。</p> <p class="ql-block">  皇恩府的木雕工艺和彩绘技术的运用是团山村的典型。木雕屏门与格扇窗的雕刻图案丰富多彩;穿漏与浮雕结合自然;各式吉祥图纹、戏文人物的彩绘技艺书体全面、画风劲朗、显示出富丽堂皇的气派。而这些作品形象地显示出19世纪滇南乡村风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使我们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皇恩府我们来到村最里端。 团山村的张氏宗祠始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宗祠不仅是祭祖之地,也是村中重大活动或调介纠纷场所。宗祠内的祭祖歌中“世世代代、维美书香、百忍家风、耀彩千秋、俎豆馨香”发人深省。</p> <p class="ql-block">  大成寺建于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6)。庙内泛黄的彩釉和掉漆的柱子虽显示出年代已经久远,但大雄宝殿内的一草一木仿佛仍有令人沉净下来的魔力。弥勒佛胸大量宽,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在笑着;桃园结义的刘、关、张和诸葛孔明始终庄严威仪;这些建筑与陈设数百年后依然屹立不倒,真是难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  寺庙前的大井建于明代,民国初期张氏后人张瑞图出资修筑成如今深四米、直径三米的大口井。大口井造型奇特,中间看椭圆形,两端看却是圆形。</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大榕树种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是张家花园主人为化介煞气、催旺运势而种。后因团山村涌现出一批千总管帶、将军秀才等能人志士,于是就把这棵万年青称为“风水树”。凡村民在求姻缘、过寿辰、做生意乃至求职高考、遇到困难时都会到这棵风水树下祈求,求得“风水树”的庇护,让自己愿望成真。</p> <p class="ql-block">  凡游览云南者,劝去团山村看看。这里的建筑不仅具有典型的中国古典风格,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虽历经百年风雨仍如沉睡般的保持原汁原味,是一个被赞为“背倚团山照壁宽,深宅独闭卧龙蟠”的古村落,它被誉为“云南楼兰古城”恰如其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