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54年元月,新疆军区准备修建新藏公路,北端初选了5个起点:章古雅、喀拉喀什河、提孜那甫河-哈拉斯坦河、叶尔羌河和叶城县林场,最后认定,叶城县城东4公路处的林场为北起点。 公路从叶城向南翻越巍峨昆仑山,跨过了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狮泉河,路径海拔5400米左右的界山大坂7个山口,到达西藏阿里,全程1000多公里。当时我国财力不雄厚,技术水平不高,设备简单,修路极为艰难,很多人倒在了沿线,至今这条公路还是最难走的路,车辆经过最少的路,这是一条英雄之路,这公路0点标记,是那段历史的标记。(219国道经历多次改造和扩建,国道北端已延伸至新疆喀纳斯。)</p> <p class="ql-block"> 叶城自然条件优越,已发现矿产资源33种,金属矿有铁、铬、铜、铅、锌、镍、金、铂;非金属矿有,煤、石油、天然气、熔剂灰岩、萤石、岩盐、磷、蛇纹岩、硫铁矿、自然硫、重晶石;建筑材料有石棉、石墨、滑石、砂石料、砖石粘土、大理岩、白云母、长石砂岩、花岗岩、玉石、细工石料、石膏、泥灰岩。此外还有冰洲石、电气石。初步探明还有,石油、凝析油、天然气、煤。</p> <p class="ql-block"> 叶城有"玉石之乡"的美誉,自古就生产玉石,曾在密尔岱山、却普和要隆等地进行过大规模的开采。叶城有石榴石、蜜玉。</p> <p class="ql-block"> 叶城旅游资源丰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南路重镇,有冰川、沙漠、峡谷、古城、古洞和生态旅游资源。有探险旅游地--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冰峰(K2峰),文化旅游地--锡湜亚古城、千佛洞、中印自卫反击战叶城县烈士陵园、邓缵先纪念馆、宗朗灵泉、坡陇原始森林公园、沙漠公园,有行一日历四季的新藏运输线,有南疆山区歌舞、赛乃姆、乔鲁克靴子、切克曼布等。</p> <p class="ql-block"> 汉代至清代中晚期,新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意为西部疆域。在这悠悠岁月里,叶城县境无论历史如何更迭,一直是中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城县归莎车专区管辖。1956年6月撤销莎车专区,叶城县归喀什专区管辖。</p><p class="ql-block"> 叶城县位于新疆喀喇昆仑山北麓,东邻皮山县,南与克什米尔地区交界,西与泽普县、莎车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接壤,北与麦盖提县相连,紧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p><p class="ql-block"> 叶城维吾尔族人口最多、还有汉、塔吉克、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哈萨克、满、锡伯、蒙古、藏、俄罗斯等民族。</p><p class="ql-block"> 叶城县境内有许多南北倾斜的峡谷和冲沟,多形成角峰、鱼脊、锯齿状的山脊,岩石裸露,没有植被,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顶覆盖着冰川和永久积雪。海拔3500~4000米是高山草原和高山草甸。海拔1500~3500米,山势起伏较大,有很厚的土层,分布着山地草原和荒漠草原,有零星、片状分布的云杉,海拔1500~2000米,四周为低山包围,中间是绿洲农区。海拔1280~1500米,一是冲积扇平原,土层深厚,地势平坦,二是山前砾石荒漠带,富含油气资源,三是山前绿洲带,大片沙漠,沙丘起伏,分布着稀疏的红柳、少量的胡杨。地下水资源较丰富。</p><p class="ql-block">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雪豹、北山羊、藏野驴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盘羊、岩羊、高山雪鸡等18种。</p> <p class="ql-block"> 59式坦克,仿制自苏式T-54A型中型坦克,是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重要的装甲兵武器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叶城县现有景区景点10个,其中4A级景区1个(宗朗灵泉)、3A级景区5个(锡提亚谜城、核桃七仙园、玻陇原始森林、邓缀先纪念馆、中印自卫反击战纪念馆)、2A级景区4个,是新疆景区较多的县。乔鲁克靴、锡提亚迷城、新藏线等10个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密尔岱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北坡,叶城县棋盘河源头玉矿山。密尔岱是中国古代开采规模最大的玉矿山,以屡产数千斤、上万斤重的巨型玉石而闻名于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悠久的昆仑玉矿山。</p> <p class="ql-block"> 清朝平定新疆后,玉石等西域之物被源源不断输入内地,其中包括密尔岱山的青玉。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征发3200多名民工开赴密尔岱山,开采玉石。世界最大的宫廷玉雕作品《大禹治水图》玉山、《秋山行旅图》玉山、《会昌九老图》玉山和《云龙纹玉瓮》等稀世玉雕国宝,均由产于密尔岱山的巨型青玉雕琢而成。</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在统一新疆之初,为防民间私采该地的玉石,下令将该山封闭。叶尔羌办事大臣高朴,盗窃密尔岱山的官玉私卖,最后被乾隆下诏诛杀。</p> <p class="ql-block"> 这些文物已毁。</p> <p class="ql-block"> 布朗村南佛教遗址位于叶城县乌夏巴什镇南。遗址包括两处,都位于吾鲁克吾斯塘河南岸的崖壁上,崖壁上的雕刻、绘出的佛教造像,遗址年代初步推测为南北朝时期。</p> <p class="ql-block"> 新疆地区历来是多种宗教信仰并存地区,交融共存是新疆宗教关系的主流。</p><p class="ql-block"> 9世纪末 10 世纪初,喀喇汗王朝接受伊斯兰教,并于10世纪中叶向信仰佛教的于阗王国发动40余年宗教战争,11世纪初攻灭于阗,推行伊斯兰教,结束了佛教在这个地区千余年的历史。随着伊斯兰教的不断传播,袄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日趋衰落。14 世纪中叶,东察合台汗国统治者以战争等强制手段,将伊斯兰教逐渐推行到塔里木盆地北缘、吐鲁番盆地和哈密一带。至16 世纪初,新疆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并延续至今,原来当地居民信仰的袄教、摩尼教、景教等逐渐消失,佛教、道教仍然存在。17世纪初,卫拉特蒙古人接受了藏传佛教。约自18世纪始,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相继传入新疆。</p> <p class="ql-block"> 拜火教遗址。</p> <p class="ql-block"> 西汉时期,叶城县境有西夜、子合二部。公元前60年,控制东部天山北麓的匈奴日逐王降汉,西汉统一西域。同年,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西夜、子合正式纳入汉朝版图。</p> <p class="ql-block"> 唐朝时期,叶城境内为朱俱波。</p> <p class="ql-block"> 神龟二年(519年),今叶城县境内被称为朱驹波国。</p> <p class="ql-block"> 3000多年前,塞种人(简称塞人)就已经活动在帕米尔高原、天山及新疆北部(伊犁河流域)。他们“随畜逐水草”,兼冶炼和加工铁器。在公元前3世纪末,建立地方政权,“塞王”是他们的最高统治者。公元前176年,大月氏西迁,击败塞族人部族,大批塞人被迫从伊犁河谷南迁,其中有一支通过喀什西北的铁列克山口,先后定居疏勒和于阗二绿洲之间。在漫长的历史中,塞种人逐渐融入当地族群之中。自7世纪末到8世纪初这半个多世纪,正值帕米尔山区的朅[qie] 盘陀遭受吐蕃人的军事侵扰和劫掠,相当多的早期塔吉克山民从今塔什库尔干县的大同乡峡谷间渡过徙多河(即叶尔羌河上游),逃亡到原子合所在棋盘河流域,加入了朱居波居民的行列,并留下了“棋盘”这一地名。</p> <p class="ql-block"> 羌人: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战国至两汉时期</span>叶城地区生活<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游牧民族</span></p> <p class="ql-block"> 叶城县史和中华民族史对应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