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圩古镇

家在海边

<h1>美篇号:4245947<div> 广西之旅(十二)<br></div><div> 大圩古镇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大圩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2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br> 古镇始建于北宋初年,中兴于明清,鼎盛于民国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远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为广西四大圩镇之最。</div></h1> <h1> 到民国初期,大圩已形成八条大街,沿江亦形成十多个停靠码头,铺面商号有“四大家”、“八中家”、“二十四小家”之称。体现出当时大圩的繁荣状况。<br> 镇内还有许多名人的活动遗迹,当年孙中山北伐时,到桂林设立大本营就是在大圩塘坊码头(1921年12月4日)起岸,并在江边扎台发表演说。灵川最早的中共组织--中共桂林东乡区委员会和中共毛村支部就是1928年8月在大圩建立的。<br></h1> <h1> 大圩镇上的石板路大概有15000块青石组成,路旁的房子多为青砖、青瓦的两层明清建筑,历史沧桑随处可见。古镇所有的房屋都是砖木结构,房门是一排木板,早晨把木板拿掉, 家里的一切是透明的;到了晚上,再把木板装上,就与外界隔 绝了。这些房屋,每栋都有数百年的历史。<br> 踏着石板路漫步在古镇老街,你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两旁的老房子向你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古老的故事。岁月静好,畅游在这些数百年的历史遗迹间,感受着古镇以前的繁荣。<br></h1> <h1> 古朴的大圩镇,电影《刘三姐》在此取了很多外景,十几部电影,电视剧均在这里进行外景拍摄。</h1> <h1> 万寿桥,远望似青龙卧江,近看桥影如月,气势非凡,与两岸古朴的民居相依,具有小桥流水的典雅妩媚。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四百多年。桥全长29.6米,高7.1米,净跨16.8米,两边各有二十余级台阶,桥面以青石板嵌成,两侧有护栏,四角有四个造型美观别致的石狮(文革中被毁),总体造型非常美观。</h1> <h1> 大圩古镇共有13个码头,比桂林市的码头还多5个。码头多用料石镶砌,亦有因礁而设者。</h1> <h1> 镇上另一座古桥。</h1> <h1> 古镇博物馆,展示了大圩古镇历代的名人和历史。</h1> <h1> 古镇墙上的壁画和路边的雕塑。</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