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蜜盐》让自卑也有可能成为正能量

彭佩珍

<p class="ql-block">奶蜜盐留守儿童父母共读群第76期主持词:</p><p class="ql-block">撰稿人:彭澎</p><p class="ql-block">山川广袤,星河璀璨。当月光洒满大地,当黄昏的余晖渐渐褪去,我们在这片被温柔包裹的2025年新天地中相遇。</p><p class="ql-block">尊敬的主分享嘉宾郭菲老师,张若英老师,李春梅老师,李菊老师,各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蜜友和志愿者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奶蜜盐留守儿童父母共读群第76期线上分享会,我是主持人彭佩珍。</p><p class="ql-block">曾经看过一条火爆词条,“功能性文盲”,大意是:一个人到一定年龄或一定程度,就很难接受新的东西,他读的书只是为印证自己的观点,凡是跟他意见相左的,都视为异端。</p><p class="ql-block">记得当时看见,我隐隐有些不安。因为现实生活中,偶尔遇到见多识广的人向我传输某个知识点,而我大致类似“功能性文盲”抵触,固执己见。</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社会发展太快,新事物不断地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由于有些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机会没有接触这些事物,久而久之,就不太适应这个社会,就成为我们所说的功能性文盲。由此也可见,功能性文盲并不可怕,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成为功能性文盲的可能。但只要我们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不要太抵触新事物,就不用担心。想来我把共读当成余生另一种活法,恐怕也有担心落伍成功能性文盲的嫌疑。</p><p class="ql-block">本周精读的是:《奶蜜盐2》第三章部分:“父母未必是解题高手,但要有天启之智”,其中有段张文质老师论述“‘怎么做父母’这一课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你要了解一个人生命成长的规律,要了解一个人生命成长的最基本的需求。当然还有一点更重要,就是要促进你对一个人生命成长的正面需求的理解力,什么叫正面需求的理解力?它的最核心的东西,用通俗的话来说,其实就是“正面影响”对每一个人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你要相信善的教育,相信温和的教育,相信鼓励的教育。</p><p class="ql-block">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时候不能在原来的问题、原来的环境中解决,可能需要换一个思维,改变一下思路,另外选择一条道路,才能真正地让孩子获得一种解放感,获得一种解脱感,获得一种超脱感。有时候,更多地需要在情感上对孩子进行补偿,进行安慰,进行鼓舞”。</p><p class="ql-block">读着读着不自觉就陷入张文质老师细腻质朴的语言当中,对他身边的每一件看似是小事的描述折服。因为我们总能跟随他的文字,在一次一次特别共情中,不断的回溯还原,不断突破思维惯性,重塑自己。</p><p class="ql-block">您看,满屏的鲜花礼炮、亮眼的欢迎词,都在昭示,闲话少说,我们迫不及待啦!</p><p class="ql-block">下面就让我们热烈的掌声请出今晚第一位上场的主讲嘉宾郭菲校长。</p><p class="ql-block">郭菲是河南灵宝市第一小学校长。近十年来她坚持低年级段班级管理工作研究和幼小衔接心理现象研究,特别善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地市级骨干教师,她曾多次参加文质老师发起的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习夏令营,并在2018年获得了文质教育研究院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同时,开启了所在学校的奶蜜盐共读,从最初的六名老师开始共读,发展到全校家委会开始共读,最后,全校各个班级建立了各年级的家长读书会。可想而知,这么优秀的阅读推广志愿者不仅加入了我们留守群主分享嘉宾团,还是随时能顶上的优秀主持人,是一件多么蓬荜生辉的幸事。此时此刻我脑海里不由自主浮现出菲菲校长在刚刚过去的2025教育醒走者跨年直播活动中,那不逊色于央视主持的范儿,感动,开心,更多是感恩!现在就让我们屏息聆听她带来的新年第一分享:参与跨年的主持心得。大家掌声欢迎!</p><p class="ql-block">感谢郭菲校长精彩呈现,整个时段,我如饥似渴吸收,深深沉醉在郭菲校长的口吐莲花,张弛有度,不紧不慢的娓娓道来:一、重新理解得意,人人皆可得意。二、跨年主持带来的“得”,三、未来重养定下的“意”。</p><p class="ql-block">第二位上场分享的嘉宾是张若英老师。张若英,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祥顺镇中心校小学高级教师。哈市首批“冰城”骨干教师。从数27丰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全国第九届“教育行走”教师研修夏令营营员,第一期奶蜜盐共读指导师学员。有个人公众号——半米的距离。自参加共读指导师培训学习后,她的变化可以用一日千里垂直攀升来形容。她分享她主持她直播,诚如她说,虽然读书觉悟比较晚,但我愿意用读书寻找不一样的自己,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更愿意成为学生读书路上的种子。今晚她带来话题:“奶蜜盐共读,让我们变得舒展明亮”。大家掌声欢迎!</p><p class="ql-block">感谢张若英老师精彩分享。努力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从能改变的地方改变。奶蜜盐共读,让若英老师变得舒展明亮。她说,回想自己学完奶蜜盐共读指导师课程后因结缘人生的贵人夏莹会长而进入奶蜜盐全国共读群的这一年我的改变,我只想借用贞融老师分享主题“我变了,我没变”来表达。我的精气神变了,我的心态更豁达了,我对学生的包容多了,我更舒展明朗了。确实,若英的话道出了我们蜜友的共同心声,太有共情力,特别感动!</p><p class="ql-block">第三位出场的嘉宾是来自山东泰安的李春梅老师。</p><p class="ql-block">李春梅 中共党员,山东省泰山中学英语教师,班主任。教育行走第九届营员,明霞教师成长联盟成员,张文质老师第六届写作班成员,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优秀学员,也是我在共读指导师四班培训学习时一眼入心的主分享嘉宾邀约人选。虽然今天是她第一次莅临我们奶蜜盐留守儿童父母共读群分享,但我仍然记得她在结业典礼上代表学员发言:她说,21天好快呀,从长沙第九届教育行走回来就决定来奶蜜盐共读指导师课程里泡一泡,想着明年行走时,咱也能正大光明的成为开心的蜜友中的一员,于是报名、读书、听课、做作业、打卡、主题分享,甚至中间还穿插了一次主持。她说,学习使我快乐,使我的学生快乐,也使我的孩子快乐。我很幸运能遇到并学到张文质老师的家庭教育理念,解决了我时有的育儿焦虑,也为我的教书育人、班级管理、家教沟通指明了方向。是啊,真羡慕春梅老师这位两宝妈妈,能够带96个高中生的英语老师,当得48个高中生的班主任,能够与孩子一起生命成长。这样优秀的教师,今晚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分享惊喜呢,我们拭目以待,掌声有请!</p><p class="ql-block">感谢李春梅老师的精彩分享。《读了奶蜜盐,我做了十个改变》。这场画面感现场感极强的分享,何其熟悉,那是越读《奶蜜盐》,越觉得张文质老师像个生命成长预言家的叹服。</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压轴出场的嘉宾是湖南长沙的李菊老师。</p><p class="ql-block">李菊老师是一名拥有双语绘本阅读指导师的,有十年资深英语翻译和英语老师,还是有俩宝宝的妈妈。其教育理念尤其有特色很契合她的特长:沉浸式学英语理念实践者推广者,通过游戏和活动给孩子们创造好的英语生态语言环境,让孩子们轻松有趣的享受英语学习。今晚是她首次莅临赋能分享话题是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大家掌声响起来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感谢李菊老师精彩分享。李菊老师从回溯自己童年父母对其的教育,到结婚当组合家庭母亲,再升级孕育培育小宝的经历。她说,自从我当妈妈以来,我就告诉自己我不能做像我妈妈一样的妈妈,虽然她很爱我,但她不懂爱的正确表达方式,我需要的是被肯定,被看见,被无条件接纳和理解,我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能看到孩子闪光点的鼓励型妈妈。所以她成为六岁大宝的妈妈,能够待他如亲生儿子,很用心的去教育他和爱他。而生育小宝后,便是用《奶蜜盐》来教养。所以关于小宝的教育,李菊老师有了更多的方向和思路。从每天的身体接触表达爱,到每日户外运动的陪伴成长,到每日亲子阅读的时光享受,在生活中用无条件的爱与肯定和鼓励去滋养他以后的慢慢长大的每一天。尤其我很羡慕她养小宝的过程更像把自己重新养一遍。</p><p class="ql-block">每一个奶蜜盐故事分享的背后都是一个个热辣滚烫鲜活的生命个体,当我们看见、筛选,而后共鸣、触动,意犹未尽,时间就来到我们说再见的时候了!亲爱的蜜友,母性的满足,智性的启迪,灵性的激扬。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团,一个国家……积极的力量,唤醒沉睡的麻木的灵魂。无任您遇到什么家庭教育难题,我们读书会留守群始终陪伴着您,与您并肩而立。</p><p class="ql-block">孩子的成长黄金期只有几年,来日虽方长,但再多的金钱和物质,怎么弥补得了孩子曾经缺失的爱的陪伴?所以把孩子带在身边吧,实在不行,也做好远程陪伴,拿起手机每天和孩子视频,听听孩子的声音,看看孩子的气色,你追踪的热切目光,胜过你给孩子的任何物质补偿。</p><p class="ql-block">再次由衷感恩夏校创建的这个平台;</p><p class="ql-block">感谢郭菲、张若英、李春梅、李菊四位老师的精彩分享;</p><p class="ql-block">感恩为留守群默默付出的所有志愿者;</p><p class="ql-block">更感谢感恩群里蜜友的热切陪伴和积极互动。</p><p class="ql-block">最后,热烈祝贺奶蜜盐读书会留守儿童父母共读群第76期线上分享会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下周五我们再见哦!</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颁奖领奖时刻。</p> <p class="ql-block">跨年主持有得,勇气重养之意</p><p class="ql-block">主讲嘉宾:郭菲</p><p class="ql-block">非常幸运,作为2025年第一位分享对我意义非凡张文质老师说:当你开始表达的时候,你就不在底层之中;当你愿意表达的时候,你就成为一个追求幸福的人;当你有表达的自觉的时候,你已经是个成功的人。作为新年第一天开始直播,新年第一个周末开始分享,我想我已经是一个在追求幸福路上的成功人。年终岁尾,都在总结过去,也在新年立下崭新flog,把最美好的祝愿在新年种下期许,这样的美好寓意如同开门好彩头。</p><p class="ql-block">回想2024年的元旦,我也曾给自己种下美好期许。当年终开始复盘过往整整一年里自己的脚步和获得时,不免也有些许遗憾。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快乐还是痛苦,它们都是我们人生中的序章,这些经历与得失塑造了我们,让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但未来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建立在过往的基础之上的。在跨年直播第九板块和张文质老师对话时,张老师说,比起“一切都是更最好的安排”,不如说“机会向来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更有用,更实用。所以,当新年的第一天我拥有了直播与分享的机会,那这些都会成为我未来美好的序章。勇敢者迈出的第一步,这我很得意。</p><p class="ql-block">一、重新理解得意,人人皆可得意。传统意义中,总认为得意是个贬义词。得意是形容词,它的意思初始就是满意。为此,我查阅了一下“得意”常见的意思有四种。“得意而忘言”中的“得意”是“领会意旨”的意思;“得意门生”中的“得意”是“满意,称心”的意思,;“自鸣得意”中的“得意”是“骄傲自满”的意思;“少年得意”中的“得意”是“得志”的意思。褒义还是贬义,完全取决于中华文字和词语博大精深的语境。拆开了看,所有经历皆为得,能有成长皆为意。失败的教训也是获得,获得反思的机会。若失败的教训带来的反思能帮助我们想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不是该感恩吗?人生并不圆满,要感谢生命中的那些“缺”,才让我们“得”出小满胜万全,小福保平安。所以,我理解的“得意”,就是“得之意”,那每一次的挑战就是得,所获取的体验就是意。</p><p class="ql-block">二、跨年主持带来的“得</p><p class="ql-block">1.人人有故事,人人皆为师。直播平台和分享群里我幸会遇见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和不同特质的优秀的人们。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张文质老师说,身边有师父,远方有导师。惊叹于平台能将这么多优秀的老师汇聚在此的时候,这又何尝不是一场令人激动的导师集合饕餮盛宴?这些老师也如同我们一样,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且平凡。每个人的故事又都深深感染着我们。我觉得没有时间读书可他们读了,我对世界认识肤浅可他们深刻了,我觉得妄自菲薄时,可他们却找寻到意义了。何蕊老师说,一要投资自己,二要刻意练习,三要提升或改变认知。认知提升能带来不一样的理解与境遇。就比如重新理解“得意”二字时,是不是我又重新焕发了新的能量?</p><p class="ql-block">2.好的倾听者才是好的主持人。在大大小小的场合里做主持,很多时候都会拿着提前备好的主持稿。照搞宣念,这是必须的,好处就是有备而来,心中有底。但一个更优秀的好的主持人,更应该是一个倾听者。首先就是嘉宾在分享中一些事件或者引发情绪的共鸣点,能够及时的给出情感反应。让分享的嘉宾身处在。被看见、被理解的氛围之中,这样的推心置腹会让嘉宾更有安全感,也更有交流欲望。</p><p class="ql-block">3.掌控节奏实际就是统筹时间。跨年直播,如果有遗憾的话,最大的遗憾就是意犹未尽。百位教育美仁身上的故事和精彩的发言,千人千面,千种美好,沉浸其中如沐春风。所以对主持人最大的挑战就是时间掌控。如果仅凭现场的应激反应来调控时间确实很难,这就需要每一个板块的主持人提前规划,预设嘉宾分享时长。更需要主持人精炼自己的文字,将反馈表达和节时高效画等号。所以,掌控时间就是统筹能力。最佩服的就是夏莹院长“奶蜜盐日日甜”板块,耳目一新的方式呈现在直播间。虽然也是依次发言,但分成的小组井然有序,同样都是三小时的板块时间,但以最短时间内分享嘉宾人数最多,让更多的蜜友们出现在直播间,被听见、被看见,这样的认可与鼓励太令人震撼,令人佩服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直播,百人参与还要精准的呈现出想表达的主旨和意愿,文质研究院的李晓霞院长划分了主题鲜明的九大板块,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可以因人而异围绕不同话题,也可以围绕话题挖掘个人。任谁都会大呼这样的设计精妙高超。她的敏捷与全面,并不见得是天生神力,而是有敏锐的觉察和逻辑清晰的规划能力。共读分享群里彭佩珍老师、夏莹院长,将共读分享坚持了六年,除了耐心,毅力与公益仁心之外,离不开强大的统筹能力。分享统计表周周更新,周次安排清晰罗列,即使有突发情况也能随时补位,所以这件正确而伟大的事情才得以坚持且越来越好。一个优秀的人,最强大的人格魅力,不仅仅来自于才气,更来自于能力,能将事情安排妥帖井井有条,这就是一种能力。</p><p class="ql-block">在家庭教育报告会上,我曾给所有参与共读的全职妈妈们发过一个奖:你们的工作是家庭战场,将家人照顾得好,把家务做的好,正因为井井有条,生活幸福指数才节节攀高。这样的统筹能力,难道不是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最安定、最可信赖和依靠的大女主吗?规划与统筹,就是精神内核的稳定与强大的能力。3.好的倾听者才是好的主持人。在大大小小的场合里做主持,很多时候会拿着提前备好的主持稿照稿宣念,好处就是有备而来,心中有底,这是必须的。但一个好的主持人,更应该是一个倾听者。首先就是就嘉宾在分享中一些引发情绪的共鸣点,能够及时的给出情感反应,让分享者身处在被理解、被看见的氛围之中,这样的真诚能带来推心置腹地交流,会激发更多交流的欲望。一些知名的主持人做访谈,即便是观众我们也能第一时间感受到主持人营造的氛围场,放松有安全感,那可想而知嘉宾们身处其中自然放得开,愿意多分享。其次就是要听出嘉宾分享里的重要信息。知名主持人之所以让我们感觉他们提出的问题有含金量,除了提前做的功课,更重要的是现场会从嘉宾的分享里精准的捕捉到信息,再将信息细化深挖,就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听信息还有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从嘉宾身上习得他们的优秀经验。</p><p class="ql-block">三、未来重养定下的“意”</p><p class="ql-block">1、坚定相信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向来追求谦虚和中庸。从品性上说,确实要谦逊低调,但从发展上说,人生的机会就要高调争取。对自我的认知首先就是要先满足自己,满意自己,张文质老师也说隐秘的需求要满足。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认可。在主持之前我也一度忐忑,我能掌控好全场吗?甚至我也曾想教育行走的团队里那么多优秀的人,为什么会选中我来做主持人?每个人除了表面的光鲜之外,内心深处也都有着不一样的敏感点和自卑。参加了教育行走,跟随张老师做了生命化教育以后,看见了更多远在高山之巅的优秀老师们,我是有自卑的。来自县城,眼界受限,我不觉得我能做好,甚至没有拿得出手的履历和业绩。在2023年,因一些私人原因我曾陷入很深的焦虑,一度否定自己,就是张老师说的“不配得感”包裹着我。自己都觉得不被爱了,又有什么能力去爱他人?自己都已经不爱自己了,又怎么指望别人来爱自己?晓霞院长在主持人群里不断的鼓励,直播间伙伴们陌生的熟悉的各种鼓励,是这份信任和相信给了我勇气。想抛却过往的不好,第一步就是要撕开自己身上的枷锁,坚定相信自己的价值和力量。分享嘉宾刘浩老师说:你的敌人只有自己,人生不要怕露怯,只要勇敢的站出来,一切都不是问题。既然被认可,那就大胆亮出自己。2、持续学习拓展自己的认知,终身成长。深度学习拓宽认知,终身成长才是幸福的开始。一个人想生活的丰盈,来自于内心营养的富足。这富足不是物质的层层占有,而是精神领域的不断富有。所以张老师说多读书多思考,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在这样一个充满学习力的社群里,你不是孤单前行,而是在结伴的督促当中拔节成长。在直播平台里遇见那么多优秀的老师,在分享群中幸会这么多好学者,在同频的场域里形成共振,和优秀的人一起同行,自己也终将变成期待的那个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3、重养自己,就是先唤醒勇气。父母通常会把自己未偿的期望投射在孩子身上,这和当下兴起的一股“重养风”异曲同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孩就是最真实的自己。在长大成人的过程里,我们要不断关照和养育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那些习惯讨好、自卑敏感等情绪得以被看见,重养是品格和能力的养育,是给自己接受教育、增长见识、不断成长的机会。重养,就是先唤醒勇气。自己勇敢挑战才能重遇理想的自己,父母勇于挑战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榜样。我的2025年想给自己一个怎样的美好规划呢?那就从不错过任何一次机会开始。专注于每一个当下,积极完成每一件事。有些事情除了完成,我还想主动争取。这些勇气化作一件件可触摸、可评估的事实之后,所有经历皆为得,能有收获皆为意。用满满的斗志来开启新一年,学农夫专注种地一样专注当下,也许收获就是未来的意外惊喜。</p> <p class="ql-block">奶蜜盐共读,让我变得舒展明亮</p><p class="ql-block">分享嘉宾:张若英</p><p class="ql-block">来自全国各地的奶蜜盐蜜友们,主持人彭佩珍老师,夏莹会长,大家晚上好。今天是2025年1月3日星期五,2025年我的第二次线上分享。我是若英,我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我是一名奶蜜盐共读指导师,我是一名从教28年班主任教师。新的一年开始若英祝您和您的家人新的一年甜甜蜜蜜,日日顺逐。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主题是:奶蜜盐共读,让我变得舒展明亮。回想自己学完奶蜜盐共读指导师课程后因结缘人生的贵人夏莹会长而进入奶蜜盐全国共读群的这一年我的改变,我只想借用贞融老师分享主题“我变了,我没变”来表达。去年文质学院跨年直播我参加了,那次我代表的是一所乡村学校,分享祥顺镇中心校“漫读轩”一所乡村学校教师阅读的脚步,而今年的跨年直播我是代表自己,代表那些孤勇者的教育中勇往直前的教育者。我的改变源于一本书的共读,那就是《奶蜜盐》。我的精气神变了,我的心态更豁达了,我对学生的包容多了,我更舒展明朗了。我没有变得的最初加入奶蜜盐共读的决心,如果说最初是学习完奶蜜盐共读指导师课程一时热情,如今一年的磨砺便是对奶蜜盐共读的坚定。接下来我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遇到奶蜜盐我是变得舒展明亮的。</p><p class="ql-block">一、我遇到了人生的贵人,渡人渡己在过去一年中,我因为夏校的信任,所以我去承担。反过来因为我的靠谱,所以夏校给我很多机会去承担。“靠谱”这个词,是过去这一年级夏莹姐姐给我的最高评价。这朴实无华“靠谱”品质,也成全了我。因为“靠谱”所以当今天的分享蜜友姚姚问我老师您是负责每周四分享主题文案的吗?我可以自豪肯定的告诉她:“是的”!同时我还告诉她我和美霞校长还会轮流来主持。因为夏姐姐的信任,让我自觉去承担,也就促进了我与奶蜜盐的深度链接。其实与奶蜜盐深度链接后,你会发现阅读奶蜜盐是一个渡人渡己高级成长。锻炼了自己,又会收获别人对你信任与褒奖。姚姚和我在100天晨读同台直播认识,姚姚说我声音温柔,学识丰富,而姚姚也给我留下了豁达大气的印象。我们对奶蜜盐共读有着坚定的信念,所以我们能初次成为微信好友就聊了很多,她告诉我她是家委会成员。她说她奶蜜盐共读分享朋友圈相信孩子的班主任教师也会看到。我为孩子有这样觉悟的妈妈感到幸福,同时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更为老师能碰到这样的家长而感到幸运。</p><p class="ql-block">二、回溯让我重新认识自己夏姐说人要爱自己,女士爱生气的人上面不好,爱暴躁的下面不好。确实是如此,我因为暴躁,让自己身体受到很多伤害。我的原生家庭,父母对我们很疼爱。但是他们却忽略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父亲和母亲这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彼此谦让,为对方着想,他们打架是常事。倔强的母亲重来不会跟父亲先低头,所以他们俩矛盾不断。在这样的家庭长大,让我的脾气很矛盾,有时候我很暴躁,缺少包容性,而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朴实无华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虽然没有那么专业,但是他们质朴守信的为人处世之道,让我们一辈子受益!我的“靠谱”精神,就是妈妈从小的教导养成的。小时候我们姐弟俩去别人家玩,哪怕是人家给的东西,母亲都要让我们还回去,生怕我们撒谎,更别说偷拿了。当我读了奶蜜盐回溯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源于哪里,努力去成全时,发现自己变了,变得勇于表达了,脾气也好了很多,也更加理解了学生,他们的样子更多的来自家庭,父母不改变,孩子很难改变。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对学生包容多了,更爱自己了,不轻易发脾气了。</p><p class="ql-block">三、重新构建我与家庭与学生的关系当很多问题看清楚后,你就发现家庭中你改变不了的事情,当你学着接受理解时,你变了家人也会变,都会朝着美好聚拢。学生也是这样,张文质老师在奶蜜盐中写到差一点又何妨?我们每个人曾都是学习或者生活上的差生,只要我们有着一颗向阳的心,乐观的态度。终究有一天你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头顶那方蓝天,脚下那片土地!最后用张文质老师几句金句作为我2025年目标与大家共勉。教师首先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一个人有来处,才有去处目光要回到具体的生活你没有别的路,你的路就在你脚下面对重要契机,要全力以赴你自强一定会超越他人我们的身体才是我们的家园上帝绝对不会亏待主动劳作的人付出总有收获,改变正在发生劳而忘名,乐而忘忧。</p> <p class="ql-block">读了《奶蜜盐》,我做了十个改变</p><p class="ql-block">分享嘉宾:李春梅</p><p class="ql-block">一、回到童年感受孩子成长</p><p class="ql-block">书中说:一切家庭教育的根源都来自童年,要从根子上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就要认识、理解缓慢又漫长的童年,包括父母的童年和孩子的童年。学奶蜜盐共读指导师课程时,我也跟随课程回溯童年,写了《我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样子?》我也赞同:人生几乎所有的问题,其源头一定是在童年这儿。我们不要把家庭教育想得那么严肃,说得那么精神。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跟孩子生活在一起,这样你才能看到孩子的变化,才可以理解孩子在变化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出现的一些差错和麻烦。我想:如果小时候我的爸爸经常在我身边,可能我就不会被欺负,不会自卑。所以,我自己建设了家庭,特别注重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现在努力是为了之后不费心。不管多好的工作机会,对职称晋级有多大的吸引力,只要一想到家里有两个需要我的孩子。我都会以孩子为主。以前也犹豫,觉得孩子离开我没问题,现在我就很坚定,我不能离开孩子,尤其是在孩子成人之前。</p><p class="ql-block">二、重视早餐,和孩子一起吃饭</p><p class="ql-block">早餐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进行情感互动、精神交流与信息交换的最好机会。通过为孩子准备早餐,父母的爱转化成了对孩子营养均衡的关注,转化成了对孩子而言最为重要的、来自家庭的支持。一起用餐本身也是与孩子交流的好机会。两个孩子中午在学校吃饭,早饭因为时间关系也总是非常匆忙,加上我是高中班主任,到校早,回家晚,我们一家人一起吃饭的机会只有周末能吃一餐。以前的时候,我晚饭在学校吃,或者因为减肥索性就不吃了。张文质老师说: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早餐没有时间坐一起,那就晚餐吧!现在我们都回家吃饭,一家人在餐桌上聊天,说笑,或者只是听孩子说学校里的事情,我自己都觉得很幸福,家的感觉,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饭。</p><p class="ql-block">三、坚定地建设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生活</p><p class="ql-block">孩子是我们甜蜜的负担。为人父母,本身就是很艰难的事业。育儿也育己,也在不停地修炼自己,提升自己。我们建立了家庭日,每周陪孩子一天,看书、做家务、购物、运动、游玩。每周六晚上,一起陪孩子看电影。</p><p class="ql-block">四、我在客厅放了一张大板桌</p><p class="ql-block">孩子的阅读,值得每位父母认真对待。孩子童年阶段,阅读是为了进行真善美的教育。这个时期孩子阅读的作品需要表现出人类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和信赖,表现出对未来世界发展的信心,表现出对自己人生的热情。当读到这些话地时候,我就觉得读书这件事情太重要了。小时候家庭情况原因,没有那么多书可以读,以至于长大了觉得自己“没有文化”。我在客厅放了一张大书桌,孩子放学后在我办公室写作业,我下班时他们已经完成作业。晚上,一家人吃完饭就坐在一起读书,自己读自己的,偶有不认识的字,不了解的内容,我们再互相交流,或者查资料。每天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我自己觉得很享受。但儿子现在读的书和向我提问的问题,我已经跟不上了。2024年,因为孩子爱读书,我们很荣幸地被评为学校的书香家庭。</p><p class="ql-block">五、不在孩子发怒的时候沟通</p><p class="ql-block">之前,儿子很容易急躁,现在有一点好转。我之前都是“以暴制暴”,当然,我现在也有一些好转。张文质老师在书中写道:很多父母遇到孩子大发脾气、情绪暴躁的状况,都会觉得为难,不愿意正面去面对。有时候会不管来龙去脉只求赶紧息事宁人,有时候会用更暴力的方式来压制孩子,较少会尝试跟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沟通。愤怒是人性的一部分,有时候自我无法控制,它本身就是成长过程中要学习的一个项目。接纳他的怒火、无理,包容他的这种让你难受的状态,也是身为父母非常重要的智慧。作为父母,你要学会接纳,学会克制,你要避免动怒,同时要用更积极、更乐观的方式跟孩子进行交流,了解更多细节。虽然有时候交流并不一定都能解决问题,但是交流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积极方式。尤其是孩子在老人家里发脾气和妹妹争吵时,我最先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是丢了面子,是觉得尴尬,是怕老人和家人评价我身为老师,学了那么多家庭教育,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却很少去耐心看到事情的真相,去关注孩子的感受。我在改正,我也会改正,更希望孩子在包容中慢慢平静,处理好自己的情绪。</p><p class="ql-block">六、跟孩子“好好说话”</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人类用三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如何闭嘴。有一次,邻居家一两岁的小孩来我家玩,我觉得她特别可爱,就和她做游戏,抱她,和她说话。我自己家两个孩子都快看呆了,甚至有些嫉妒地说:“妈妈,你对她说话怎么这么温柔?”我也震惊了。之前我也有这样可爱的小孩子,我也这样耐心、温柔地对待他们吧!随着时间,孩子长大,我的工作压力增长,孩子的学业、习惯等各方面问题出现,我对孩子也少了很多温柔吧。跟孩子说话前,要三思,要慎言,不要什么都脱口而出,不要一下子就拿出你习惯性的说话方式。对自己习惯的说话方式,真得需要不断反省,不断改进。现在孩子的说话方式,感觉跟我很像。如果我不好好说话,他也会这样。为了孩子未来能跟别人好好相处,我一定得好好说话。由衷地尊重孩子,由衷地喜爱孩子。但好好说话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努力才行。</p><p class="ql-block">七、敢于公开场合表扬孩子</p><p class="ql-block">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前我很少表扬孩子,就像我小时候很少受到表扬。我爸妈也“教育”我,不能说自己的孩子好,容易骄傲,别人也会笑话的。书中说:相信温和的教育,鼓励的教育。要变成一个不断鼓励孩子积极发展的人。孩子表演的时候,有恰当的表情和积极的身体语言,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目光、你的表情,感受到你的整个身体都充满了对他的支持和鼓励。所以,我才不管别人会不会笑话我。在女儿较小的时候,给了足够多的奶和蜜,她性格开朗乐观,自信活泼,敢于表现自己。学校里有什么活动都积极参与。甚至我自己班级的元旦联欢,她都要去“露”一手。相反,儿子小时候没得到多少表扬,性格比较内敛。慢慢地,我努力给他足够多的蜜,赞赏他的认真、坚持、努力。欣喜的是,这次元旦联欢,他也唱了一首歌,虽然声音比较小,但他坚定的点头也要表演节目时,我已经看到他眼睛里的光了。</p><p class="ql-block">八、生命第一,幸福比优秀更重要。</p><p class="ql-block">快11岁的儿子蹦蹦跳跳,依偎在我身边,开心地说笑。我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孩,真希望他能一直这样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真希望你能过五年、十年还这样开心!”“好的,妈妈!等我考上大学就好了!”“考大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爸妈更希望你幸福!”我试图解释。“考上大学,我就会幸福。”儿子执着地回应。我有一些心疼,也不知道再说什么。对这样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孩子,我通常不再学习上做任何要求。只希望他能轻松些、放松些。</p><p class="ql-block">九、接送孩子上下学,睡前“张三问”</p><p class="ql-block">我和孩子们在一所学校。我工作的高中部,离他们所在的小学部很近,只需要横跨一个大操场。以前的时候我很放心让他们自己去上学,放学后自己回到我办公室写作业。两个孩子或打打闹闹或开开心心或一前一后上下学已经成为学校里的一道风景或者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直到有一次,我偶遇到放学回来的他们。儿子见了第一句话就是:“妈妈,”再不接送,老大就上初中了。只要有时间,我就去接他们,哪怕就几分钟,也可以听到他们的“吐槽”,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在学校的事情。晚上也会继续“张三问”,也只有交流,才能促进亲自关系,及时帮助解决孩子遇到的困难,了解他的现在。</p><p class="ql-block">十、尊重大宝的地位</p><p class="ql-block">对于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两个孩子之间的打闹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我之前我最头疼,最烦的。我会尽量一碗水端平,没耐心的时候就会让老大让着老二,毕竟老大大两岁,而且小宝还是个可爱、嘴甜的女儿。“凭什么?”儿子生气地喊时,我突然回到自己的小时候。我也是老大,在家里做的事情比妹妹多很多,而且越是做的多,感觉越是错的多。有时候我也不想当老大,总听父母评价说:“老大懂事”。其实我不想懂事,我也只是个孩子。对哥哥来说也是如此,他也还是个孩子。书中说:作为父母,一定要积极地鼓励、引导两个孩子友好相处,对任何孩子地评价,都一定要做到公正、精准、不偏袒,不要凭感觉或者粗略地印象行事。我们要特别重视、鼓励大宝,哥哥像哥哥。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父母要尊重大宝的地位,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要求他承担起哥哥的责任,他才去谦让、照顾二宝,对他的肯定和鼓励会促进他的责任感的产生。同样,也要鼓励二宝去尊重大宝。</p><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曾撰文,题目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教师亦然!因此,教师读《奶蜜盐》的首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作为家庭养育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对自己孩子核心素养的培育,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一定会起到春风化雨般的教化作用。而且,我觉得更能体谅学生家长,建立良好家校沟通关系《人民日报》中说“最好的教育是赋能。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不在大事上放纵孩子,琐事不争、小事不责、大事一起扛”。愿我们都能找到和孩子最舒服的方式来彼此陪伴。最好的时光,我在成长,你在长大。</p> <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做怎样的父母</p><p class="ql-block">分享嘉宾:李菊</p><p class="ql-block">1.回溯童年父母对我的教育</p><p class="ql-block">我生活在农村,妈妈没受很多教育,结婚早,17岁生了我哥,18岁生了我,如此年轻的时候成为一个妈妈,她毫无经验只能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怎么成为一个妈妈。在我的印象中,她对我和哥哥的教育比较严格的棍棒式教育,每次犯错了就会挨打,说是要打才会记事,每次打我时都会拿手指头敲我的头,到现在我还记得被打后那种愤怒的心情。她说话很喜欢批评打压泼冷水,有时候她自己没有意识到,只是在她的认知里,她觉得你不应该这样做,很少能得到她的一句赞美和肯定,就算是现在,我每次发朋友圈,她留言都是她认为的关心,确是我认为的泼冷水。因为身处这样的家庭教育氛围下,在性格上,我变得比较敏感特别在意别人对自我的看法,对自己总是不够自信,感觉不被认可和肯定。自从我当妈妈以来,我就告诉自己我不能做像我妈妈一样的妈妈,虽然她很爱我,但她不懂爱的正确表达方式,我需要的是被肯定,被看见,被无条件接纳和理解,我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能看到孩子闪光点的鼓励型妈妈。</p><p class="ql-block">2.成为大宝的妈妈</p><p class="ql-block">我们家是组合家庭,大宝是老公的儿子今年10岁,我见到他时他才6岁,我待他如亲生儿子,很用心的去教育他和爱他。由于小时候喜欢没有养成好,加上他爸爸对他恐吓威胁式的教育,导致他性格方面有些讨好型人格,对自己缺乏自信,专注力不行,不自律。好的一方面是他很阳光,开朗,暖心,乐于和人交往,是我们常说的社牛。我和他爸都担心他的学习,因为他爸爸工作没时间,他的学习一直由我来管,真真实实成为妈妈后,我发现,我火爆的脾气很容易被点燃,每次他上课不听话被点名批评时,每次作业做了不交时,每次回来作业不会做拖拖拉拉时,很简单的题目因为他上课没听讲,没写笔记,回来边吃东西边玩玩具边做作业,导致错误百出,每天帮他辅导作业到很晚。当这些事情反复发生时,我变得失去耐心,变得易燃易爆,特别想骂他,打他,当我发现自己有这些想法时,我是害怕的,我害怕我会变成像我妈妈一样的妈妈,我开始寻求更好的方法,这时我读了奶蜜盐1.2这本书安慰了我焦虑的心,也给我指明了方向,正是因为他深处这样的原生家庭,他需要更多的关爱,理解,被肯定,被看见,被接纳,我应该无条件的去爱他,不管他学习怎么样。我应该鼓励他,支持他,做一个能提供奶蜜盐的有益的父母。而且9岁以后的孩子对父亲也是很需要的,他们需要来自父亲,情感的言语的,生活方方面面的支持,每一次读到张老师的书,或者和书友们讨论,我都能豁然开朗,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修自己的过程,把自己修好了,能做一个给孩子正面积极影响的人,自然也会带动孩子,用积极的能量和环境去影响他,改变他,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相信善的教育,相信温和而坚定的教育,相信鼓励的教育。目前我正在做一件事,他喜欢社交,我就给他创造社交环境,让他自己当小老师小助理帮我带活动,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活动中,让他成长,效果非常明显,当他感觉到被认可,被看到被肯定后,他动力十足,我相信他未来可期。从大宝的教育里,我体会到了我要做一个因材施教的妈妈,看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他激发出他身上的潜能,允许他成为自己。</p><p class="ql-block">3.成为小宝的妈妈</p><p class="ql-block">小宝今年两岁半,看了奶蜜盐后关于小宝的教育,我有了更多的方向和思路。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现在正是他需要足够的奶和蜜的时候,我一定要给足他高质量的陪伴和关心,从每天的身体接触表达爱,到每日户外运动的陪伴成长,到每日亲子阅读的时光享受,在生活中用无条件的爱与肯定和鼓励去滋养他以后的慢慢长大的每一天。用盐来历练他以后的坚韧的品质。感恩奶蜜盐,感恩张文质老师给我深刻的启发和认知的突破。养小宝的过程更像把自己重新养一遍,我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我都想让他去经历,每天教他怎么用身体和语言表达爱,提供给他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有爱的家,鼓励并无条件支持和爱护他。小宝让我知道我应该做一个无条件接纳和爱他的妈妈,从小陪伴他养成好的习惯的陪伴型妈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