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罡兄邀我去T39创意园楼上的“弥境空间”参加“装置作品品鉴会”,说是朋友龙振宇搞的。我不懂装置艺术,但对龙振宇有点印象。不是见面那种印象,是对中罡兄那篇《发现龙振宇》的印象。中罡兄的意思,在德阳玩装置艺术,非龙振宇莫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资料介绍,装置艺术是“在特定时间、场合,用特定艺术品与观众互动的艺术流派”。T39创意园我去过,还真不知道楼上有这样一处神秘所在。龙振宇如何用艺术品与我等观众互动交流,我有些期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弥境空间,映入眼帘的是两排红色闹钟,并行排开,形成一条通道,从门口一直往里延伸。这些闹钟应该都是废弃的,如此摆放有何表达,没有阐释。我只能以天马行空的随想,认为是构建了一条时空隧道。展厅的墙上安放了一层蜂窝煤,煤孔向外,与墙面垂直,整整齐齐挤在一起。蜂窝煤背后的红色光源从煤孔透出来,红彤彤仿佛熊熊燃烧的炭火。展厅柱子上,爬着几只硕大的红蚂蚁道具,锃亮的身体栩栩如生。红蚂蚁摆放得并无规律,两两之间距离也不统一,还各自东张西望,但总体很默契,仿若一支纪律严明的蚂蚁大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罡兄说过,“艺术家重新装置这些物品,是要令其演绎出新的精神文化意蕴”。我很想知道,这些废旧物品啊,道具啊,随便这么一组合、一摆放,想演绎何种文化意蕴。但在展厅里转过几圈,并未见到龙振宇,也就无从问起。我开玩笑地问中罡兄,这几只红蚂蚁那么大,是不是变异了?设计得那么默契,是不是一种团队精神?我的意思,至少请龙振宇阐释一下,或者回复一下这些想法。中罡兄莞尔一笑,说请龙振宇阐释,他要么不理你,要么告诉你自己去领悟。我不禁哑然,所谓互动,难道就是让我们自己去感悟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中罡兄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在你的眼里,蚂蚁不是蚂蚁、闹钟不是闹钟,不就是一种文化意蕴么?你的想法,便是这些物品重置后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到里屋,到处是或摆或挂的旧物件。屋中央有一条大木头做的茶几,说茶几,是因为看见上面摆放有茶,实际上那木头粗放得与茶几没多大关系。墙面随意涂鸦,看不出名堂,感觉算是某种抽象艺术吧。龙振宇站在茶几靠墙的角落里,光头,一绺长须,一身黑T恤,一言不发,仿佛老僧入定。那样子,似乎这场品鉴会与他无关。“沉默是常态”,这是中罡兄对龙振宇的评价,看来是事实了。我不禁灵光一闪,冒出一个念头:如此置身其间的龙振宇,应该也算是一个作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晚餐开始。晚餐是我说的,中罡兄告诉我,龙振宇把今晚的活动称做“夜宴”。夜宴设在后面露台上,一张简单的长条桌,摆满了花生、毛豆、卤菜,没看出哪里像“宴”。好在有了前面“互动”的经验,我也就淡定了,只要心中有“宴”,那什么都是宴了。倒是酒很有“宴会”格调,有红酒,有白酒,也有啤酒。酒杯是很精致的玻璃杯,白酒、红酒、啤酒都用的是一样的。酒斟满时,正是晚霞满天的时候。金红色的晚霞笼罩在露台上,落在酒杯里,染红了白酒,染红了红酒,也染红了啤酒。没有人选择,随手一拿,举杯,一饮而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振宇一直坐在角落里,在中罡兄一再要求下,才勉强坐上主位。大家邀请他致辞,意思是尽一下地主之谊,感谢一下大家,或者赞扬一下也行。但龙振宇惜字如金,致辞就两个字:“喝酒”。声音不高,还有一点沙哑,但很干净。酒过三巡,龙振宇在中罡兄的推波助澜中依次敬酒。他敬酒很特别,端起杯,走到客人身边,一句话不说,默默地伸出手,碰杯,然后全部倒进口中,囫囵一吞,喉间一蠕,便下了肚。若是客人喝不下,龙振宇也不劝,直接端起客人的酒杯,依然用那略带沙哑却很干净的声音说:“我喝了”,然后便一口闷下。敬过一圈,龙振宇离开主位,悄然回到先前那个角落里,不再说话,任由客人觥斛交错,只自顾自地喝酒。那样子,说不清是置身事外,还是沉迷其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才的念头再次冒出来,这夜宴未必也算一件作品?如果算,到底是谁在设计?龙振宇?还是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是说不清楚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