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强恕 一上海马桥强恕学校125周年建校暨13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会议札记(2024.12.30)

高山流水

<p class="ql-block"> 筑梦强恕</p><p class="ql-block">一上海市马桥强恕学校125周年建校座谈暨13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会议札记</p><p class="ql-block">(2024.12.30)</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30日,午时的冬阳格外温煦。我荣幸地接到马桥强恕学校领导的邀请,参加将在下午1:30举行的“强恕学校建校125周年建校坐谈暨13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启动仪式”。除了强恕学校班子成员和校历任老领导,应邀参加今天会议的仇忠海、纪明泽、吴解生、国庆波、张乃清等大多是沪上教育战线的大咖级领导专家和知名学者,只有我是退休多年的局外人。他们发言中体现的教育理念、思路和敬业精神,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深为敬佩,尤其对马桥文化教育和强恕学校的历史回顾及振兴百年名校的建议,非常忠肯、实在、精准、到位、管用。</p><p class="ql-block">【一】马桥是一个神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马桥在江南地区一直非常出名,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粮仓。建国以后,在上海郊区首创粮食亩产超双千、棉花超双百而成为上海郊区的领头羊,与沪郊西北的嘉定马陆号称上海郊区的两匹骏马。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领袖都曾亲临视察,周恩来总理还亲蹲田头察看了解水稻生长情况。</p><p class="ql-block">七、八十年代,马桥又一马当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集体经济,雄居沪上盛名华东乃至全国,邓小平、杨尚昆等第二代中央领导两次亲临马桥並在这里和旗忠村村民一起欢度春节。第三、四代中央领导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首长以及军队的很多老将军也都闻名来此视察考察,感受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和无限张力。</p><p class="ql-block"> 进入新时代后,马桥又一次抓住机遇,正在打造现代机器人产业和智能化小镇。去年,习主席还亲临马桥视察观看了机器人演示。</p><p class="ql-block"> 马桥的神奇还在于他历史悠久。1959年,马桥公社联工大队俞家生产队在开挖储粪池时,发现大量印纹陶泥和少量石类器皿。紧接着,上海重型机器厂在俞塘河北岸推土挖坑时,也发现了同类古陶器皿。1960年,上海组织了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经科学测定,遗址陶品与中原地区夏商文化有紧密联系,从而将上海地区的成陆历史和先民生产活动前推了2000年。1993一97年,又先后四次发掘,证明5400年前,这里就有先民捕鱼务农生产生活,而且马桥文化与江南良渚文化、河南中原文化、山东岳石文化高度融合,成为今天上海“海纳百川”城市精神的源头。它与我国考古学命名的“松泽文化”、“广富林文化”並驾齐驱,成为上海之源、上海之根、上海之本。</p><p class="ql-block">【二】神奇土地上的教育高地一强恕学校</p><p class="ql-block"> 马桥虽然长期以农耕为主,却一直是上海乃至江南的文化高地;自古远离城市尘嚣,却是海派文化先锋。</p><p class="ql-block"> 出生于1555年的马桥吴会村人董其昌,1589年17岁参加松江府会考,本可夺魁,松江知府因嫌他书写较差,文章虽好,只能屈居第二。从此他发愤苦练书法,以颜真卿、钟繇、王羲之、赵孟頫的法帖,经过数十年苦练,逐渐自成一格,亨誉天下,以至后来连酷爱擅长书法的清帝乾隆、康熙也对董其昌的书法赞美不已,康熙曾为他写过上千字长的跋语,称其书法“天姿迥异,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兼有颜骨赵姿之美……”。清朝文武百官一度掀起满朝皆临董体的热潮。</p><p class="ql-block">1589年,他34岁考中进士,因文章、书法优异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並供职,一度任皇太子讲官。他一生三度入仕三度以病由主动辞官回乡,82岁离世。入仕期间,历任翰林院编修,湖广、福建提督副使,河南参政(从三品官),官至礼部尚书、太子詹事。无论在朝为官还是回乡隐居,他都与书画为伴,以文会友,特别是77岁辞官隐居家乡马桥后,倾心吟诗泼墨,一大批书画作品被当时和后人视为珍宝,其中的《秋兴八景图》、《烟江叠嶂图》等成为价值连城的国宝。有人认为他堪与苏轼齐名。</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马桥高中进士者16人,人称“科甲之乡”。步入近代,成为“海派文化之沪郊样板”。</p><p class="ql-block"> 1871年(同治十年),马桥集镇上就始建吴会书院,成为上海西南诸乡的文化中心,以致当地秀才、举人群起,书香四溢。日后,这些秀才举人有的走出马桥,遍布五洲,都卓有成效。</p><p class="ql-block">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在维新思潮推动下,曾经就读于吴会书院,后跟随孙中山先生成为同盟会元老,担任过江苏省政府主席等要职的纽永建组织本地热血青年领时代风气之先,以“强己恕人”为校训,以“吴会书院”为基础,自筹资金创办了上海地区最早的新式学堂一马桥强恕学校。据史料记载,马桥强恕学堂与三林中学堂、南洋民立中学堂、民立上海中学堂和文明小学堂等5所学堂开上海“新学”之先,闻名全国,因教育质量上乘,1906年闰四月,光绪皇帝亲下圣旨,浦东三林学堂和马桥强恕学堂等5校获通令嘉奖,轰动上海滩。</p><p class="ql-block">以后强恕学校虽然校址、校制、校名、规模、任务等几经更叠,但“强己恕人”的宗旨一以贯之,成千上万、一代又一代强恕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地区和国家所需的各类合格人才,成为地区建设和发展的中流砥柱(有段时间,闵行区镇主要领导有一半来自马桥)。</p><p class="ql-block">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除了纽永建,还有1911年参加“上海光复”之役,后在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担任大总统卫队成员的辛亥革命勇士焦忠祖等。而1913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由纽永健组织指挥的苏沪讨袁联军敢死队攻打江南制造局的500名队员中,一半都是强恕学校毕业的莘莘学子。</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转战玉山、衡阳、贵阳、昆明等空军机场投身抗日空战的第一代飞行员乔镛照也毕业于强恕学校。25岁因叛徒出卖被日伪折磨致死的革命烈士严同宇、1938年被日军射杀河中的“少年小英雄”沈铭铨等先烈也毕业于强恕学校。</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中,强恕学校初中部22名学生自愿报名,三名录取,孙云参加过上甘岭战役,沈鸣岐在华东军区总部任苏联顾向翻译,后赴志愿军总部任俄语翻译。</p><p class="ql-block"> 建国以后,强恕学校小学部成为地区中心小学,一度成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学校。初中部在西郊也颇具盛名。日后有的考入清华、交大等名校,成为科技精英或专家学者,有的成为各级各条战线领导干部,有的成为军队骨干,有的成为闻名全市全国甚至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家,更多的在基层科技文卫或企业、农村成为合格脑体劳动者发光发热。他们都以母校为荣,怀念母校,感恩母校,希望母校永续辉煌。</p><p class="ql-block">【三】守正创新,再续辉煌。</p><p class="ql-block"> 星转斗移,年轮滚滚。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的教育越来越卷,也给地处远郊的强恕学校带来极大的困难、压力和挑战。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闵行区城市化进程急速推进,教育越来越内卷,家境稍好点的家庭千方百计到中心城区购房置业,让孩子进入牛校名校,而优秀的教师也千方百计选择到中心城区的名校发展。昔日辉煌无比的强恕学校面临生源和师源的双重挤压,如何破茧?如何奋起?</p><p class="ql-block"> 一向以教育均衡发展为宗旨的闵行区教育部门对强恕这所上海历史最悠久,又负有“两岸同根”政治意义的学校振兴发展提上重要日程。</p><p class="ql-block">2022年上半年,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曾经在七宝中学教育集团麾下七宝航华二中任多年校长、时任区教育局法制科长的敖忠明派往马桥担任九年一贯制的强恕学校校长。</p><p class="ql-block">【四】大家心目中的好校长</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前,我有幸在七宝镇党委工作数年,经历並见证了七宝成为“教育强镇”享誉沪上的过程。敖校长也正在那段时间从区教育局派到航华二中任校长。当时航华二中所在学区大多是动迁房,在名校众多的七宝,排名是最靠后的,很多家长千方百计不惜两头出钱把孩子借读到驻地好学校。这次区局派他来,一定是看好这位从伟人家乡湖南引进后在闵行教育战线多年历练的青年才俊。</p><p class="ql-block"> 能把生源和学校基础普通一般的学校办得出色,方显出校长的水平能力。学区的家长更是盼望新校长开创新局面!</p><p class="ql-block"> 敖校长果然不负重望,经过几年努力,航华二中就跻身于七宝教育集团内一所响噹噹的公办初中好学校,还成为区、市乃至全国的特色学校。</p><p class="ql-block"> 我曾经和一位上海排名前三的名校校长谈起此事,他也认为,一个学校办出名气,首先取决于生源,而如果能把普通一般的学生带动起来培养出来,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艰难更多更大,这也更体现办学水平。让所有学校办好,让所有孩子成材,这才是我们办学的根本宗旨和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 离开七宝后,我还受人之托介绍过好几个普通人家的普通孩子到敖校长那里,毕业后他们都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和大学。</p><p class="ql-block"> 在于公于私的接触中,深感敖校长的敬业精神、办学思路和奋斗精神确实很不一般。</p><p class="ql-block"> 2022年,他出任强恕校长后,与新来的金燕连书记一起带领班子成员用三个月调研思考后,提出以迎接校庆125周年、130周年为契机,借助各种社会资源,聚焦名师引领、科研兴校、既抓尖子突破更重全面育人等思路措施,经过3一8年努力,重振百年老校的雄风。</p><p class="ql-block"> 为此,他们到市、区优秀学校取经,请距离稍近的市重点名牌学校闵行中学等对口指导帮带,让头部学生快马加鞭,所有同学比学赶帮,充分利用地区国际网球场及赛事、非遗文化手狮舞、管乐团、沪剧等资源,助推特色教育以特促全、学有所长和全面发展。对骨干老师从精神到物质全方位鼓励,同时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等。</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我特地早到半个小时,在我退休前曾经工作五年的马桥镇机关大院停好车,然后跨过一路之隔,沿着强恕学校围墙往校门走,只见著名教育家的名言、强恕学校的教学理念、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画面沿墙而布,浓郁的办学理念和学习氛围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进入校门,与引导我去三楼会议室的副书记胡军攀谈起来,他是马桥本地人,也是强恕的资深老师。他告诉我,这两年多,在敖校长和金书记领导下,学校变化确实不小,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各方面进步都很大。今年中考,高中入学率明显提高,有不少还进入重点高中。各项文体比赛获奖频频,尤其网球,连续三年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得80多项名次。杰出校友、著名企业家、紫江集团董事长沈雯的资助资金也落实到位,有力地提振了老师们争创一流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座谈会上,敖校长和金书记都表示,我们将借迎接强恕130周年校庆之机,再用五年时间,进一步按照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踔厉奋进,扬长避短,在差异化、小班化、特色班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在“重学科成绩又不唯分数”,重在五育並举助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劳动者上用真功见实效,从而真正使强恕这所百年名校再创辉煌。</p><p class="ql-block"> 百年名校,两岸同根。</p><p class="ql-block"> 马桥强恕,风正一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