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于2025年01月03日 <p class="ql-block">大芬村,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大芬社区下辖村,位于布吉街道深惠公路和布沙公路之间,布吉街道东南部,距街道1千米,与南岭村、木棉湾村、布吉街道办、石芽岭公园相邻,面积0.4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大芬村地处丘陵地带,有石芽岭,海拔198米,布吉河大芬支流流经村东南面。大芬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夏长但不甚酷热,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p> <p class="ql-block">大芬村传统经济以种植业为主,集体经济以厂房出租为主,油画产业发达,以临摹中外名画的行画为主,是中国油画第一村、全国第五大书画交易市场及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23年大芬油画总产值已达到38亿元。大芬村有大芬美术馆、石芽岭公园等景点。2023年,大芬村入选深圳市第一批地名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大芬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夏长但不甚酷热,雨量充沛,植物四季生长。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2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49%。7~12月日照时数最多,太阳年辐射量为5404.9兆焦耳/平方米。年均气温22.4℃。</p> <p class="ql-block">大芬村油画以临摹中外名画的行画为主,主要销往欧、美、香港、中东等地,2003年销售额达8000万元。大芬村油画市场是区内最大的书画市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形成规模。1998年起,龙岗区和布吉镇两级政府开始介入,对大芬油画村进行环境改造和产业引导。2003年,该村已拥有300家门店,油画销售额达8000万元,是中国油画第一村、全国第五大书画交易市场及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有1200余家绘画产业相关门店和两万多名从业人员,从事油画经营约占70%,从事国画、书法创作和销售约占10%,从事画框、画布、颜料等相关配套产品经营12%,从事工艺、雕刻、刺绣、装饰、喷绘及书画培训约占8%。2004年,大芬美术产业协会成立。2020年,大芬油画村实现全年总产值41亿元。2023年大芬油画总产值已达到38亿元。</p> <p class="ql-block">大芬村被两条交叉的主干道包夹着,周围开设了大量商铺、餐馆和旅舍。村子里除了三条短街,便是横纵分列的小巷,巷子内到处都是绘画工作室、画廊及画框制作等。</p> <p class="ql-block">自1989年开始,全国各地的自由画家逐渐云集龙大芬村,使大芬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油画村。[2] 聚集了400多名职业画家,其中50人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8年起,大芬村开始举办深圳大芬国际油画双年展,邀请法国著名画家雷米·艾融、丹麦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保罗·威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等前来参展、写生、举办讲座。</p> <p class="ql-block">大芬村村内现存传统客家民居10座。代表性民居为大芬老围47号、大芬碉楼。大芬老围47号占地面积270平方米,土墙瓦房,门及台阶均为大理石结构,大门正上方有匾额“兰桂腾芳”,屋檐下还隐约可见山水、花鸟等图案,门窗为旧时镂空木结构。大芬碉楼建于民国时期,主体三合土夯筑,木梁承重,楼面用木板上垫三合土、铺砌大阶砖,门框、窗框用花岗岩条石雕琢成型,墙面有大小射击孔若干。两座建筑均为龙岗区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大芬村村内现存宗祠2座,为邬氏宗祠和洪氏宗祠。2座宗祠并排而建,位于村正中心,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于2003年重修。邬氏宗祠位于老围16—17号,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三开间二进,青砖瓦顶,飞檐为石刻雕花,台阶及门廊均为大理石结构,房梁为木结构雕花,屋檐下有墙绘,有匾额“邬氏宗祠”及门联“颍川世泽;鹿步家馨”。洪氏宗祠位于老围19号,占地面积60平方米。2座宗祠外面均为青水砖墙和灰瓦顶。</p> <p class="ql-block">大芬美术馆,位于大芬村中心,由深圳市政府及龙岗区政府投资建设,一层设综合会议厅、学术报告厅、收藏室及油画展示厅2个,二层为展廊及5个相对独立的展厅,三层为画家工作室、咖啡厅及屋顶小广场等。大芬美术馆是集展览、研究、收藏、公共教育、艺术讲座等公共文化推广于一体的公益性美术馆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是举办文博会、艺博会等重要的文化活动平台。</p> <p class="ql-block">石芽岭公园位于布吉街道东西干道北侧,新布龙公路和龙岗大道交会处,分为郊野休闲公园和市政体育公园两个部分,于2008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被誉为深圳的“第二座莲花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