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遗履3_“六岳”至尊武当山金顶

古井无波

<p class="ql-block">  武当山金顶在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绝顶,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内。大家口中武当山“金顶”,我看实际重要的有内外两部分,以城墙为界,墙外称为“太和宫”,墙内叫做“紫金城”。紫金城里最具代表性的为“金殿”。太和宫在紫金城南天门之下。</p> 少年时,学校组织旅行到昆明鸣凤山金殿,知名为“金殿”,实为全铜铸造的仿木结构铜殿。也晓得,昆明金殿山上的铜殿,是中国最大之铜殿。比湖北武当山金殿、山东泰山金殿、山西五台山金殿与北京颐和园金殿都要大。 早年,到四川峨嵋山看过重新打造金碧辉煌体量超大的金殿,虽怀有汗颜之感,却又暗自骄傲,昆明金殿是古时的原物。2023年5月到武当山欲登金顶,一是崇拜张三丰仙人,二是想看看武当山金顶的金殿是不是与昆明一样,还是古时所建原物,因其它原因“一步之差”未得登顶,因此6月8日不惜再破费又上金顶。 当晚在金顶吊钟台看过暮霞,第二天早晨在大小观景台赏过日出,等开门后又入太和宫,过南天门,走灵光殿,上九连蹬,拜金殿,依景区规定由另一端下,顺圣境城墙,又行太和宫里皇经堂的通道,细细看过皇经堂后出金顶,走清古道到南岩宫。南岩宫的故事因篇幅限制下篇再讲。 却说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武当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说起“六岳”至尊“武当山”,过去我只知有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与南岳衡山“五岳”之尊,不曾晓得还有“武当山”是“至尊”。到武当山看到几块石碑,上面偏草龙飞凤舞的字,我一会猜是“六岳”,一会看似“大岳”,再看又为“太岳”,反正总是似是而非。 后查网上资料方知,称武当山为“六岳”至尊,不错。“六岳”指五岳之外再加“大岳”武当山。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显赫地位闻名于世。 在明代二百多年间,武当山一直被朝廷尊为“大岳”或“玄岳”,它的地位高于五岳。正式尊武当山为“岳”,并将其列入朝廷祀典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明代著名旅行家徐弘祖在《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中说:“余髻年蓄五岳志,而玄岳出五岳之上,慕尤切。” 金顶上有关于紫禁城简介牌示“紫金城。敕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环天柱峰逶迤而立,周长344.43米,建有东西南北四座天门,被誉为‘天上故宫、云外清都’。 入南门拾级而上,途经灵官殿,殿内置锡制灵官神像一尊。相传灵官面生三目,能识人间善恶,专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 越灵官殿,攀九连蹬,即到金殿。金殿,敕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位于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顶,为铜铸鎏金重檐庑殿式仿木结构,总重90吨,耗金360公斤。殿内供奉真武铜铸鎏金神像,金童玉女捧册端宝侍立左右,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神案下置‘龟蛇二将’,上方高悬康熙皇帝御笔‘金光妙相’金匾。 金殿之后设父母殿,侍奉着真武大帝的双亲—净乐国国王和善胜皇后,以供善男信女瞻仰膜拜。 俯瞰金顶,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巧妙,与周围山峰交相辉映,形成‘天造玄武’的自然奇观,让人叹为观止。” <p class="ql-block">  紫金城面积不大,路径石阶简单,金殿之上,除供奉真武的铜殿立于正中,左右厢房为法物流通处,后为父母殿外,皆无其他建筑。在金顶,我只因金殿殿门有供桌遮挡,无法看到神案下的龟蛇二将外。凡上山前掌握的重点都一一看过,就是寻找镶嵌在铜殿上的金砖费了些周折,绕几圈上下看过无果后,问法物流通处师傅方寻到藏在何处?</p> 早先,山下的朋友告诉,谁摸到铜柱上金砖,就能发财,可惜从地面到金砖,不说栅栏相档,高度也远超正常人的身高臂长,我只能看,无法摸。 朋友还告诉,武当山金顶从空中俯瞰像一只神奇的乌龟。但其还交代,金顶禁飞无人机。其实就是准,让背着沉重机子登山,就拍十来分钟,我可无那能力。 朋友也告诉武当山天柱峰周围的山峰一律向它倾斜,莲花状形七十二峰皆朝大顶,让人们不得不惊叹天工造物的神奇。 还有一奇是我在金顶金殿侧见有简介,说金殿周边的石柱栏板与石纹墁地都是由含有古三叶虫化石的石料构成,记得说明表示,这些古化石的石料从何处采劈而来,说不清。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事不明,紫金城的四道天门我一个也没找到有明确介绍的简介牌,东、北、西门可能无方便通达的路径找不到善可理解。而南天门,我高度猜测上下两回九连蹬重复拍过的那道紧闭的石门就是。因其旁边有文字,说四方皆有一道。不知然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