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竹节人》这篇课文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是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阅读策略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旨在告诉同学们,同一篇课文,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选用的阅读方法也会不同。比如学习这篇课文时,教材要求孩子们通过阅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会别人玩这种玩具。如果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孩子们只是需要重点阅读3-7自然段即可,因为这几个自然段重点就是介绍竹节人的制作过程,其他段落就可以简单略读。第二个问题是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如果是带着这样的阅读目的进行阅读,那么,孩子们重点阅读的就是8-19自然段,因为这些段落主要就是介绍斗竹节人的快乐。第三个问题是读课文,讲一讲有关老师的故事。如果我们是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课文,那么重点阅读20-29自然段即可,因为这些段落主要就是介绍“我们”玩竹节人时被老师发现,老师没收“我们”的竹节人后,老师在自己的办公室玩得很痴迷。</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带着不同的任务阅读文章时,由于阅读目的不同,所关注的内容就会不同,所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不同。而这样的阅读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阅读的效率,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为有效提取关键信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基于阅读策略的考虑,我想在教学这一篇文章时,由于课文是阅读策略单元,所以我采用了与其他单元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反复、多次地阅读,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明白,每次带着不同的目的读课文,都需要回到文中,选择对应的内容,用恰当的方法,完成对应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按道理来说,我这样的教学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我们班的孩子拿出自己做的竹节人在课间玩耍的时候,我才明白,其实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忽略了语文学科学习的趣味性,而这种趣味性其实与语文教学实践性是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课标》里说,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就是要在知识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产生关联,让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生活经验产生关联,要鼓励孩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之中,用语文方法解决生活问题。</p><p class="ql-block"> 说到底,语文就是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交给孩子们的语文知识也好,语文技能也罢,都要经得起生活的考验,要让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如果语文学习脱离了生活实际,那就是纸上谈兵,学生就成了提线木偶,与这“竹节人”无异!</p><p class="ql-block"> 这样思考之后,重新回到这篇课文,我们就会有不一样的想法,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的竹节人,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字里行间流露出儿时玩具带来的快乐。那么在完成阅读策略单元需要交给孩子们的阅读方法时,我们是否可以再多一层设计呢?比如,通过阅读方法的引导,三个问题解决完了之后,我们是否可以布置一个作业:让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根据文章中提到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竹节人,并和小伙伴一起“斗一斗”?这样一来,孩子们就有了一次实践的机会,一次用实践检验知识的机会,也多了一次操作的机会,一次根据书本知识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或许,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正是语文趣味性的关键所在吧,不然枯燥无味的知识怎么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