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城墙,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厚重记忆,镌刻着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印记。明代古城墙,历经岁月沧桑,现今仅存崇文门以东和西便门以东两段。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抵御蒙古骑兵南侵并适应城外居民增多的需求,明朝政府在京师四周筑起外城,并在外城东北、西北两角与内城相接处,开设了规制简朴、朝向北方的东便门、西便门。</p> <p class="ql-block">西便门的城楼、箭楼与瓮城,于1952年被拆除。1988年,北京市政府对西便门城楼东侧遗留的195米内城墙进行了整修,并在外城相接的原址上复建了“八登眼”箭楼,使用新制城砖13万块,同时保留了七处断面遗迹,形成了如今的“明北京城城墙遗存西便门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1990年,城墙遗迹被打造为街心公园。2024年,为更好地服务市民游客,公园进行了全龄友好的整体改造提升。2025年1月3日,我漫步于北京西便门城墙遗址公园,感受着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2025.01.03 拍摄于北京 西便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