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姥山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秀拔于东海之滨,最高峰917.3米,号称"山海大观""中国海边最美的山"。传说东海诸仙经常聚会于此,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旧称才山。相传黄帝老师容成子曾栖此炼丹。尧时古闽越人始祖母种蓝山中,用白茶为百姓治病,后羽化成仙。民间奉为太母娘娘,为闽地第一位女神,改称太母山。汉武帝时被册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改"母"为"姥",定名太姥山。</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是典型的花岗岩峰丛石蛋地貌,以"峰险、石奇、洞趣、雾幻"为四绝。有54峰、108洞、360处象形石景和佛、道、儒、摩尼四教胜迹、摩崖石刻、白茶祖地等多元人文景观。融山海川岛、地质画廊于一体。既可玩山、观海,体验看石、探洞之乐趣,又能感云雾之变幻、日出云海之壮美,周边箭山岛、九鲤溪、翠郊古民居和牛郎岗、小白鹭海滨等景区,是理想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胜地。</p> <p class="ql-block">太姆山虽然海拔不高,917.3米,但是它以险著称,整个两边的山峰非常陡峭,尤其是乌龙岗跟虎头岗这两侧的山峰是比较陡峭的,一般正常的团队不会走这两个点。除非你是特别爱爬山的,登山的爱好者以及驴友这些团队性质的人,就会爬这两个险峰。最高的山为新月峰,也叫福鼎峰。新月峰非常陡的一个木龙杆,坡度达到70° ,走上山容易,下山就非常困难。</p> <p class="ql-block">它太姥山早期原来不叫太姥山,元代闽月古代时期,太姥山原名叫才山,传说才山上有一位女子叫兰姑,她非常乐善好施,有一天,才山山脚下有一群孩子突然得了荨麻疹,高烧不退。兰姑受仙人指点,梦里说,你去才山上红雪洞边上有一株绿雪崖,白茶的这个母株,你去采摘,然后烧制晒干,烹饪给小孩子喝。于是我们兰姑爬山涉水来到才山的红雪洞边悬崖壁上,真找到了这颗母株白茶树。白茶也有它的一株母株叫绿雪芽,这是福鼎白茶的最早的一株树种。然后兰姑采摘完以后,日晒萎凋晒干以后,烧烹煮,把这些小孩子的荨麻疹治好了。</p><p class="ql-block">兰姑受到当地人非常的爱戴,有一天姚帝乘船经临东海之候,发现这个乡下女子特别像自己的母亲,因此封她为太母。太母是母亲的母亲演变而来的,因此,这座山就命名为太姥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福建的武夷山、太姥山,浙江的雁荡山被称为闽越的三坐名山,被誉为三足鼎立之势。</span>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封闽越三十六大名山的时候,让大臣东方朔,把太姥山分为第一名。因此他的地位跟等级就升高了,母亲的母亲叫什么?姥姥,因此这个字就读成的太姥(mu母)山。早期的发音读母亲的母,姥它是个多音字读姥也没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的石奇,千奇百态,巧夺天工,犹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砌而成,实际上它是都是大自然形成的,没有一块是人工雕琢的。太姥山的花岗地貌,距今有9000万年到1亿年的白垩时期的产物,它是由粗粝的瓜分岩地貌而形成。山上的石头非常独特,有的像花鸟,有的像鱼兽,有的像人的部位,有的像神仙,你说像什么它就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的石奇必须跟着导游走,听导游说,要不然一路走下来就显示的是:远看石头大,近看石大,真是大石头,石头真是大这种感觉。</p> <p class="ql-block">夫妻峰(花岗岩象形地貌)太姥山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远处山峰顶端一高一低的两个石蛋,形如一对夫妻亲密地相拥相抱,故而称之夫妻峰。</p><p class="ql-block">相传太姥山下海边的小渔村,住着一对非常恩爱夫妻,有一天男人出海捕鱼,女的就在家耕地织布。这个丈夫出海捕鱼久久未归,他的邻居陆陆续续的都归来了。邻居就跟妻子开玩笑说,我们都陆续回来,你丈夫好几天又没回来了,是不是有可能发生海难了。这个妻子觉得自己丈夫没见到他尸体,一定还活着,于是就等,左等右等自己的丈夫还是没回来。</p> <p class="ql-block">有一天朝廷选美选美选到太姥山,官兵看到这家的孤身一人的小女子,长得挺标致,于是他起了歹意,想抓这个小娘子去宫廷里面去拿赏银,没当上妃子,当上宫女也好。小妻子看出官兵的歹意,于是来不及跟邻居告诉一声,就跑了。跑了三天三夜以后,累倒在太姥山中,被一位好心的尼姑救治了。这个官兵不死心,说你这小女子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就在你家茅草屋驻扎着。</p> <p class="ql-block">几天后小女子没回来,于是一把火把她的房屋给烧毁了。隔天小女子发现自己房屋被烧毁了,又无家可归,又灰溜溜返回到尼庵求师太收留她。又过了两三个月,发现自己的丈夫没来找他。尼姑说,你丈夫没来找你,是不是你丈夫真的是遇难了?于是在尼姑的引荐下,小女子也是看破红尘尸化为尼姑了。然后大概过将近一年的后,丈夫出海捕鱼,修好船归来,发现自己的房屋跟妻子都不见了。邻居说好像是被抓走了,可能在宫里过上了妃子般的生活,不要再找了。</p> <p class="ql-block">小丈夫在废弃房屋上在修了个茅草屋,苦等了几年,没等回自己的妻子,于是死心了,削发为僧。一天小和尚在云游四海,逛到太姥山看到一个尼姑的头,特别像自己的小妻子,于是喊了一声,尼姑回头看一下自己的丈夫,喊了一句欢哥,两人相拥而抱,诉说的这几年的思苦之情,这时一位修仙的南海法师从这个太姥山经过,说一个和尚跟一个尼姑子搂搂抱抱成何体统,小和尚跟小尼姑苦苦哀求,说明他们分开的原因,但是南海法师铁面无私,说你们这样做就是有悖佛法。</p><p class="ql-block">夫妻峰为什么女的高呢?是因为丈夫小和尚背着自己的妻子尼姑妻子准备跑,只听那吧哩麻哩轰把他定在了太姥山的夫妻峰上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走这条路,以前是石板路,为了游客方便走,为了太姥山申报5A景区,修建了这个栈道,包括观海栈道。在2013年10月3号太姥山被评为5A景区。</p> <p class="ql-block">迎仙栈道:这是一条生态木栈道,全长800米,蜿蜒而至海拔666米的迎仙台。沿途溪流相伴、林木葱郁、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有曝龙潭、柳杉林、太姥之心、迎客峰、仙翁对弈等多个景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然形成的石葫里,面装的是“玉液琼浆”,把七仙喝的酩酊大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然后把那大屁股对着我们。摸摸神仙屁,来日显神气。</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十八罗汉赶斋(花岗岩峰丛地貌)</p><p class="ql-block">前方这组林立的山峰,拔地顶天,高低错落,形如一群高矮胖瘦、形态各异的罗汉,疾走如飞,衣袂飘飘,赶往山顶白云寺用斋,故称十八罗汉赶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太姥之心:天然的石头形似心脏,藤蔓缠绕,树根抱石,生生不息,故称太姥之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迎客峰:</span>山峰像五指并拢的仙人手掌,挥手欢迎四方游客。迎客峰的的右侧是仙翁对弈,一左一右两位仙翁,中间一个棋子,一位举棋不定,一位端坐静观,棋逢对手,难分高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先仗峰,河马啸天</p><p class="ql-block">中间笔直的山峰像一把仙人拐杖,耸立于山间。左边的巨石似河马张开大嘴,仰天长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老鼠啃猪肝,生活奔小康。</p> <p class="ql-block">仙人锯板(花岗岩中的节理):巨石被锯成了三片平行排列的石板,长近10米,岩体上留有明显的藤蔓斑痕,第三块上面还有很粗的黑色墨斗线痕。传说是天上的仙匠所为,故称仙人锯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天柱峰(孤峰地貌)</p><p class="ql-block">典型的孤峰地貌,其四周的花岗岩沿垂直节理面风化、崩塌后所残留的石柱,高约40米,如擎天一柱,傲立群峰。</p> <p class="ql-block">大盘石(三种花岗岩地貌)</p><p class="ql-block">因巨石如盘,故名之。站在这里,四面临风,视野开阔,远近诸峰尽收眼底,游客可以看到太姥山三个时期、三种类型的花岗岩地貌,东南方向为花岗岩石蛋地貌,海拔约为900米,西南方向为花岗岩峰丛地貌,海拔为700至900米,东北方向为沟谷地貌,流水冲刷明显,海拔在500米以上。海拔越高,说明地貌形成的时间越早。四周还有风动石、拨云峰、鹰嘴岩、茶壶石等景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风动石</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花岗岩中的隘谷)</p><p class="ql-block">太姥山最为奇特和刺激的岩洞景观,国内最窄的一线天,洞长60多米,高40多米,最窄处20厘米,仅容一人侧身贴壁而过,仰望洞顶,悬石欲坠,天如一线。这是一条典型的垂直节理受风化等影响而发育的线性隘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仙子石,五个脚趾头。</p> <p class="ql-block">玉兔听潮(花岗岩象形地貌):巨石酷似一只兔子,从树丛中探出脑袋,竖起两只长耳朵,静静地在倾听山下大海的潮音。这是花岗岩长期球状风化而形成的石蛋地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瀑布群</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凌空观海栈道</p><p class="ql-block">太姥山凌空观海栈道位于太姥山东南方向,因悬于葫芦洞东侧的峭壁沿线,且全方位观赏秦川海滨风光而得名。栈道全长820米,平均海拔为600米,起点在葫芦洞口,快到终点时分为二路,一边到一线天洞口、一边抵白马洞口,漫步在这个立体曲折的画廊,只要不吝啬你的目光,随时可将太姥山错落有致的美丽以及浩瀚无边的海色景致尽揽自己的眼帘,铭刻在自己的脑海里,而且久久不会忘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蛇龟相会:两块石头,一石像金龟露出头部,一石似银蛇仰首面对,惟妙惟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猪蹄石</p> <p class="ql-block">石柱群:太姥山晶洞花岗岩体发育两组相互交叉成棋盘的垂直节理,它们与水平节理一起,将花岗岩体切害模不等的方形、菱形块体,经风化剥蚀和重力崩塌,柱、石堡,因水平节理发育,形成石堡、石柱顶部的石处为晶洞花岗岩沿密集的垂直节理崩塌形成的石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蛋:太姥山晶洞花岗岩沿纵向、横向和水平三组相互垂直的节理风化崩裂形成的岩块,经球状风化后成为浑圆的石蛋。太姥山石蛋极为发育,散落于沟壑,堆叠于山巅,兀立于石堡、石柱之顶,千姿百态、形成惟妙惟肖的象形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福建全景游,整个行程松紧有度,不怎么太累。唯有太姥山时间紧没有玩好、玩够,很多景点,特别是最美的景色没有走到,很是遗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些景点就是在图片上看看也过瘾,只是更觉得遗憾。</p> <p class="ql-block">太姥山每个石头、每个峰都有故事,因为与导游走散,许多故事未能记下,也很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