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广告画

散人

<p class="ql-block">  在人们目力所及之处,手机、电脑、电视、商场、站点等,广告无处不在,相比过去的广告,光鲜亮丽,“高大上”。但从另一个方面说,它也因此缺了点过去广告制作的“手感”,即人工的痕迹和绘画的个性。在八、九十年代,干这一行的叫画广告的,作品叫做广告画,回看自己过去的作品,真有一种久违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此作品画于故事片《周恩来》上映那一年,那时我是一名电影院的美工,负责电影院的广告宣传,在省里搞电影宣传画展时我送了这张作品,并获了奖。影片的背景是“文革”时期,我采用了红色的基调来表现当时严酷的政治氛围,周总理的形象是来自于一张电影小报上演员王铁成的一张模糊不清的小照片。</p><p class="ql-block"> 1月8日是周总理逝世纪念日,在这个纪念日来临之际,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老人家的深切怀念。 <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黑炮事件》表现了特殊政治背景下的社会现象,是一部批判官僚主义又带有荒诞风格的影片。此作采用了一种简洁、夸张的平面设计手法,强调了时间要素,力图与影片的立意产生内在联系。该片主演刘子枫已飘然而去,特约来的外国演员在当时还是一件新鲜事。</p> <p class="ql-block">  《一个警官的控诉》根据真实素材拍摄的罗马尼亚警匪片,表现了一个正直的警官与黑恶势力之间的斗杀过程,此片与当时放映的《复仇》是上、下集,也是该国电影在中国的最后绝响,从此以后,中国的观影环境发生了根本逆转。我用灰兰色调与血色的对比作为主要色块,去表达、概括那个压抑险恶的杀戮场面。影片中那个硬朗帅气、扮演莫尔多万警长的安东莱斯库先生,也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时光里。</p> <p class="ql-block">  最后这一幅是前三年在抗疫情期间画的,为抗疫的英雄们而歌,属于公益类的广告画,当时被《河北日报》采用。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有它的呈现方式和特点,虽然以前有的表达方式属于过去式,但是对于艺术表现来说,没有先进与落后,有的只是不同而已,事物的发展就是不断、创新、融合变得更加多元的过程,这也是我们文化和生活的丰厚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3日.灯下随笔于北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