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往事包柑子

金牛张德

<p class="ql-block">文字作者:金牛張德</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家乡资料</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沂蒙山小调》</p> <p class="ql-block">55年前我下乡的兜山公社,是四川省富顺县红橘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犹其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树结的果很具特色。</p><p class="ql-block">据有关史料记载:雍正年间时任四川提督的年羹尧大将军,回京述职的礼品中就有地方特产富顺红橘。</p><p class="ql-block">1969年我们几十个知青插队在这里时,有县属果园和公社的果林大队,盛产优质红橘。这里的红橘个头大,汁多,口感好。成熟后鲜红油亮,犹如挂在树上的灯笼。特别是老树顶枝上诱人的“大红袍”,着实让路人眼馋吞涎。</p><p class="ql-block">此外,当地除主产红橘还有柚子,橙子,金橘等品种,这里农民的地方话统称它们为:“柑子”。</p> <p class="ql-block">可是那些年这种优质橘子不是平常百姓可享受的。</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的自然灾害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加上前苏联所谓的“老大哥”背信弃义撕毁合同,撤走援华项目专家,还逼着我们还债!国民经济更是雪上加霜!</p><p class="ql-block">六七年代我们国家工业基础差,外汇大多是靠农副产品换回。</p><p class="ql-block">富顺是农业大县,盛产红橘,担负起了用红橘运往前苏联还债的任务。我们篼山也是任务公社之一。</p><p class="ql-block">每年十月中旬到十一月底橘子成熟,县外贸部门就要到公社来组织采摘,选果,包装,然后运往县里集中出口前苏联。</p> <p class="ql-block">每年收果季节乡供销社,便负责代理县外贸局收购红橘的任务,组织果农到山上采摘。把红橘挑运到库房场地进行挑选,分级,分类包装外运。</p><p class="ql-block">当年公社为关照知青找点灯油盐钱,优先录用我们參加了每天八角工钱的选果劳动。知青有文化大多担任过秤,统计,包柑子,装箱封箱等工作。</p><p class="ql-block">记得当年县外贸局与供销社合作,在公社驻地公路旁修建了一个专用于收购堆放,选果,包装,存储,转运橘子的大库房,便于一条龙操作。</p><p class="ql-block">“包柑子”第一步是初选。</p><p class="ql-block">红橘运到场地首先进行初选:把果子蒂上的枝叶剪掉放入筐里送下一程序,明显不符合规格的首先被清理出去。</p><p class="ql-block">初选后的果子运到下一程序:模板筛选。</p> <p class="ql-block">分类分级选果时,每人筐上有一块长约60㎝,宽约30㎝的木模板,板面有几个大小号码的圆孔。那时没有选果机,只能用这土办法做标准选果。</p><p class="ql-block">分类,分级精选要点:</p><p class="ql-block">橘子刚好能滤过大圆孔(1号孔),果色鲜亮,无麻斑的为特级。</p><p class="ql-block">超过1号大圆孔的特大果子,识为“泡柑”,里空不实沉,不饱满,果瓣小,也不能入选。</p><p class="ql-block">刚好能滤过2号孔大小近似的,斑点不超过两个为一级。</p><p class="ql-block">三号孔为二级,麻斑点不能超四个。</p><p class="ql-block">四号孔为三级果,斑点在五个内。</p><p class="ql-block">三级以下的果子只能内销。</p> <p class="ql-block">不能滤过一号孔的特大红橘“大红袍”不能入选,得另装箱贴上超大标记送县里。</p> <p class="ql-block">精选后符合出口标准的红橘运到包装点,每个果子都要用一张正方形白纸包好,按等级分别放入外贸专用纸箱封好运走。</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把选果到完成红橘包装,整个工序统称为“包柑子”。</p><p class="ql-block">我们公社红橘出口前苏联还债,至到八十年代才结束。</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同时又被“老大哥”逼债的困境。永远也忘不了人人扎紧裤腰带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时期过的苦日子。</p> <p class="ql-block">用高质量白纸包好每个红橘装入特制分类纸箱,封口待运便完成了“包柑子”最后工序。</p> <p class="ql-block">题外话:</p><p class="ql-block">当年参加“包柑”子时,看到这么好的果子都嘴馋想吃,我们知青没农民那么老实守规举(偷吃柑橘被发现要挨罚款,扣工资!)。农民说:知青干活“屎尿多”!有时偷藏一两个在裤包里,借解便到厕所里去吃,多数是俩人一起轮换,一人在外放哨,然后另一人又进去吃。</p><p class="ql-block">红橘这水果燥性,易上火,吃多了咬菜都不带劲。</p><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起这些往事也满有回味。</p> <p class="ql-block">上面这張照片是,2017年11月28日纪念下乡48周年返乡活动,同学们在当年插队知青点旁边山上摘红橘玩。</p> <p class="ql-block">前几年回下乡山村访友时有幸见识了,当地果农利用老树改造培育出了“兜山红”新品种,成了致富的摇钱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