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介休张壁我并不陌生,上世纪70年代,我从部队转业来到介休。最先知道的不是张壁,而是它的邻村漏土,因为它的名字奇特并带有历史传说。我生性爱好走动,一来便想去看看。于是骑上我的二八大杠,背上海鸥相机就出发了。记得路经东西宋壁,一直爬山,到了一个弹丸小村张壁,当时还未出名,也就是个普通的村子。从张壁再向南,走过一段小径,来到带有传奇色彩的漏土。这个村确实有特点,它在龙凤山下突起的一个石头山上,村子里石头路,石头房,石头墙,石头桌凳,石头炕,房上都是石片瓦,好有特点。村民很纯朴,见了外人都请进家,倒茶吃山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返回的路上走进张壁,当时这里还不是全国著名的古村落,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村子。村子建在一个半岛上,三面环沟,一面与山脊相连,村南有一个南门,从此进入,别无它路。这里也是石头路,石头门,从南到北不足百米,是一个袖珍村。一条石头街,一棵槐抱柳,一个水池子。两个堡门。房子很古旧,很有山村的特点。村里人不多,但很热闹,大家都在这条小街上端着大碗吃饭,闲聊拉家常,老农拿着农具坐在门洞石上休息,耕地的骡马呱啦呱啦地走在石头路上,头上挽着羊肚巾的羊倌,赶着洁白的羊群送进各家各户,妇女们系着围裙,吆喝着孩子回家吃饭,鸡飞狗叫,炊烟凫凫,浓浓的乡土风情,一幅真实的乡村风俗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村里有我的一个朋友,叫郑广根,是他发掘出张壁的历史故事与地道考察,(还让我给他绘过图),由此人们开始关注了这个小村子。老郑整理的村资料被北京与清华教授发现后,震惊了专家,震惊了全国,专家们相继赶来实地考察,于是张壁出了名,游人纷纷拥来,老郑解说导游多的忙不过来。后来老郑执手的事村子接管了,后来县里又接管了,再后来承包给了煤老板,再后来北京一公司接管了,再后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隔几十年过去了,张壁被命名为国家级古村落,成为了旅游景区,村民全部迁出。后来我也去过几次,一次次地改变着,变得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村景。好多院落搞了许多游乐项目,和与村风马牛不相及的项目。旧房大部分拆除,盖成了新房,甚至还盖起了楼房。我过去写生过的几处地方,早已无影无踪了。今日我想去看望一下我朋友郑广根的老宅,结果变成了一排排像教室整齐的新房。全村的旧房几乎不多了。我想寻找往日的影子,但几乎不见了。张壁已不是过去的张壁了,到处充满了商业味,景区味,浮躁气,形式主义处处皆是。失去了古味,失去了村味,失去了人情味,根本不是古村落。记得早些年在介休召开过一个研讨会,全国古村落专家到会说过,如果古村落把村民赶出去,引进商家,就会失去生气和内涵,走入丽江的老路。时隔多年后,张壁己不是当初的张壁,如果不是有一条地道,这个村很快将会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变成一个四不像。这仅是我一孔之见,好与坏,你来评说吧!</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是我找到的几处还未改变的原始景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古村落,你愿意看原汁原味的?还是愿看改造过的?你是愿意看真实的?还是看做造过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