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新旧之年交际之时,包老先生仙逝,享年98岁。这个年龄走了,应是喜丧,何况他儿孙们都有出息,他也走得安心!</p><p class="ql-block">今天风和日丽,我们前往临海小芝包山村悼念,愿包老先生一路走好!</p> <p class="ql-block">小芝的细米面很出名,在田间村口到处是晒面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小芝全域美丽乡村,我们去红杉林打卡地,落叶已飘零满地,清洁工将落叶清扫装袋,用作起火柴。</p> <p class="ql-block">阳光穿过林间,大地一片光明,寂静的林间有了生命的跃动。</p> <p class="ql-block">山水之间,有我们岁月的年轮,树的年轮圈数越多,生命越长。人与树相依,陶醉于自然的美丽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岭根,据记载临海岭根村的长寿老人叫王世芳。王世芳,字徽德,号南亭,出生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去世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享年140岁。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个朝代,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老人之一。</p><p class="ql-block">王文庆(1882~1925),学名军,谱名仁存,字焕宗,号文卿,又号文庆(文钦),以号行。镇岭根村人。一生追随孙中山,奔走民主革命数十年,为著名的辛亥革命志士。</p><p class="ql-block">16岁就读于东湖书院。后游学日本,结识孙中山、黄兴、陶成章、章太炎等,加入光复会、同盟会,积极参加反清革命活动。数度回国,秘密联络会党,组织武装起义。1906年,与秋瑾筹划响应湘赣起义,事败,被迫避难日本。1907年在上海创办启东学校,与陶成章、秋瑾共同策划皖浙起义。失败后出走南洋,在槟港中华学校任教,创办报刊,培训华侨青年,筹集起义经费。1911年春,响应孙中山、黄兴部署,率泗水华侨青年,赴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即赴上海,设立秘密机关,动员新军起义,率军光复上海、杭州、南京。</p><p class="ql-block">南京光复后,拥立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当选为临时参议院议员,参与制定并审议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宣告封建帝制终结。袁世凯逆谋专制,王文庆加入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组织浙江革命党人积极反袁。1916年4月,浙江独立,被推举为省临时参议会会长,后出任省长,改任民政长。</p><p class="ql-block">1917年,投身护法运动,追随孙中山南下广州,被选为护法国会议员,任为援闽浙江军副司令。1924年,到宁波组织浙江自治政府,倡导浙人治浙。1925年2月因胃癌在上海去世,时年43岁。</p><p class="ql-block">王文庆位列辛亥革命三大团体之一的光复会领导层,是秋瑾、陶成章、章太炎的亲密战友,浙江辛亥革命主角;他在南洋与孙中山共事合作,筹款谋划广州起义,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他率军光复上海、杭州、南京,是身先士卒的指挥官;他直接参与缔造中华民国,制订《临时约法》,长期从事议会运动,是民主政治的坚定倡导者;他是反袁称帝,谋划浙江独立的中心人物;他南下广州,参加"非常国会",是与孙中山不离不弃的护法脊梁。他是至死拥护共和,终身坚持民主革命,文韬武略,百折不挠,鞠躬尽瘁,一生清贫的共和元勋。</p><p class="ql-block">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怡养之福,可得永年。生命如风,珍惜眼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