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登辉县冠山峰三尺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日难舍策杖藜,</p><p class="ql-block"> 暖烟晴霭总望迷。</p><p class="ql-block"> 高峰陡出三尺崖,</p><p class="ql-block"> 绝壁险临万丈地。</p><p class="ql-block"> 山横眼前如一墙,</p><p class="ql-block"> 路踩脚下有千歧。 </p><p class="ql-block"> 历遍胜境今几许,</p><p class="ql-block"> 始看天工此中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千歧,唐末至五代 · 崔致远《<span style="font-size:18px;">赠金川寺主 》中:“</span>白云溪畔创仁寺,三十年来此住持。笑指门前一条路,才离山下有千歧”。这里指岔路:如“歧旁”(旁出的岔路)、“歧道”(歧路,岔路)、“歧阻”(道路阻塞)。</p> <p class="ql-block"> 元旦户外活动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份独特的新年氛围与自然美景的完美融合。一方面,作为新年的第一天,元旦本身就承载着人们辞旧迎新、祈福未来的美好愿望。在这样的日子里走出家门,参与户外活动,不仅能够感受到节日的喜庆与热闹,还能在清新的空气中、在和煦的阳光下,亲手触摸到时间的流转,体验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决定用登高望远诠释元旦的意义﹣﹣不仅是时间的更迭,也是心灵的重启,更是对未知山川异域永不停歇的探览与寻游。</p> <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1月1日,随“长治市徒步协会”开启新一年第一徒:南太行网红线路紫霞关-三尺崖-上白云寺-紫霞关环线。</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城市有着别样的魅力,安澜静谧。路灯洒下的光晕照亮了街道,给这个城市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走在人行道上,一辆公交车缓缓驶过,它像是城市脉搏中跃动的着的细胞,承载着人们驶向新一天的希望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 路灯的光亮在冬日清晨的城市街道上显得格外温暖。道路两旁无半片叶子的树木静静地矗立着,像是忠诚的卫士。今天是元旦日,行人和车辆比较少,估计大部分人还窝在被窝里,享受着假日温暖的包裹。街头偶尔有一辆车呼啸而过,打破这份宁静。行走在街道甬路上,感受着夜与昼交替时刻城市的气息,它有着不同于白天的活力,也不同于夜晚的沉寂,而有着一种承接启新的独特氛围。</p> <p class="ql-block"> 清晨七点多,已经坐在公交车里,窗外的日出美景让大家陶醉。那橙色的光芒如同希望的曙光,照亮了整个车厢。驴友们也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色中,大家安静地欣赏着,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这趟大巴车不仅仅是一段路程的交通工具,更像是一艘承载着驴友们希望与美好的小船,驶向未知的山峦高峰。</p> <p class="ql-block"> 同行驴友,彼此熟悉。我望着周围的人,他们有的在小声交谈,有的在嬉笑打趣,有的安静地望着窗外,有的则在休憩瞌睡。这辆大巴车又像一个小小的每周一次移动着的会面客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户外徒步的故事,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欣慰感洋溢在脸颊眉梢。这一次,我们即将一起踏上一段新的未知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驶出紫霞关隧道,在隧道口南侧公路旁停下,众驴友下车开始本次徒步之行,时间已经是上午10点15分了。</p> <p class="ql-block"> 眼前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小路伸向山腰处,坡陡砾石多,需要小心攀爬。阳光洒在岩石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大家沿着这条山路前行,感受着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彩色的登山包点缀在其间,给这险峻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生机。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自己也成为了这壮丽景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徒步驴友沿着小路前行,野径两旁是树木灌丛,有些树木上的枯叶依然坚守在枝条上,摇摇欲坠 。虽然路途有些艰难,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期待。这条小路通向未知的远方,而我们就像勇敢的探险家,一步一步地向着目的地前进。</p> <p class="ql-block"> 走在高崖之上的山间野径上,身背登山包,手拿登山杖,每一次都是属于自己的旅程,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登山包的颜色与周遭灰暗色形成反差,格外显眼。包内装载着必需的补给与对未知旅途的渴望。右手则紧握着一根质地坚实的登山杖,每一次轻点地面,都发出沉稳而有力的声响,在这宁静的山谷间回荡,为这旅程增添了几分节奏与韵律。望着远方大山,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在这山间小路上,可以找到内心平静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三尺崖,2024年网红打卡之地。辉县三尺崖,一处藏匿于豫北大山深处的自然奇观,以其险峻巍峨、气势磅礴而著称。峭壁如削,直插云霄,长不过百米,宽约五六米,最窄处两三米,部分地方仅容一人通行。正当大家处于游走山路十八弯的兴奋之中时,有驴友大声告知大家,说三尺崖到了。时间是上午11点,如此说来,从紫霞关隧道口走到三尺崖也就45分钟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大家颇为兴奋,是体会三尺崖的惊险与刺激的时候了。三尺崖是大自然用它那最粗犷的笔触,在这广袤的天地间勾勒出一幅震撼人心的画卷。崖壁间,岩石层叠,色彩斑驳,历经千万年风霜雨雪的雕琢,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奇绝怪石,每一处都蕴藏着岁月的痕迹与自然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高耸入云的山脉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壮观。站在三尺崖上,抬头仰望,山上还有山,这些山脉像是大地的脊梁,支撑着天空。向下俯瞰,谷中还有谷,它们如同大地的脉络,纵横交错,织就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自然画卷。一条公路绕盘在山腰,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颇像一条洁白的绸带飘荡在群山峻岭之中。</p> <p class="ql-block"> 有驴友站在山顶,手持国旗,背后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这里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此刻已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为能站在这一三尺崖上而感到自豪,也为这美丽的景色而感到庆幸。在这里,大家可以尽情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恩赐。</p> <p class="ql-block"> 远处巨大的山崖峭壁上有一块突出的大石头,它的形状像一尊俯视大地的将军,人们称它为将军峰。站在山崖边,看着这块奇特的石头,心中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山崖峭壁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吸引着徒步人不断探索。</p> <p class="ql-block"> 眼前一名驴友穿着红色外套和黑色裤子,背着背包,手持登山杖站在悬崖边远眺风景。眼前的景色让人感到震撼,那连绵起伏的山脉、湛蓝的天空,都让让大家陶醉其中。此刻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远离了尘世的喧嚣。</p> <p class="ql-block"> 同行驴友老西身穿蓝色上衣与棕色裤子,站在高山之巅,手持登山杖,迎着灿烂阳光,颇有范儿,满脸自豪,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景色让大家流连忘返,每个人都留下影照,记录此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三尺崖上,东方驴友携带的无人机派上用场。无人机航拍技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非凡的灵活性,为影像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它能够轻松攀升至高空,捕捉到地面难以企及的壮丽景观,无论是绵延不绝的山脉轮廓,还是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都能在无人机的镜头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技术提升了影像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 本视频由同行驴友东方拍摄制作</p> <p class="ql-block"> 在蔚蓝的天空下,一架无人机缓缓升起,宛如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它搭载的高清摄像头捕捉着地面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随着镜头缓缓移动,站在三尺崖上的驴友渐渐映入眼帘——每个人的脸庞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激动,欢声笑语交织成一首欢快的乐章,那份由衷的喜悦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 看也看了,玩也玩了,嗨也嗨了,手机拍照留影,无人机航拍,把大家欢笑一刻定格。该是下山的时候了,大家沿着山脊另一侧的山谷下山。这条小径是自然之手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它巧妙地穿梭在灌木丛中与嶙峋怪石之间,引领着徒步人一步步深入到这幅宁静致远的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 先行驴友下山直接进入公路,另一队驴友则选择了捷径,一条山腰处小路。大路虽然远一些,但脚步可以加快一些,山路近一些,走的要慢一些。最终还是走大路的驴友先于到达中午用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悬崖峭壁上的公路蜿蜒曲折,沿着山体边缘修建而成。站在公路上,看着太行大山这壮观的景色,心中充满了敬畏。这条公路就像一条丝带,将大自然的美景串联起来,而人也成了丝带上流动的景物。</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走进一片竹林,竹子高大挺拔,翠绿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阳光透过竹叶洒在地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漫步在这片竹林中,就像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 公路旁有两座塔型建筑,均为石头垒砌,塔前有两块石碑,分别是“大清道士闫昌和号冲虚子之墓”,2004年仲春立;另一块是“吕公夏云老师之墓”,同样是2004年仲春立,两块碑均有文字介绍和立碑之人姓名镌刻。塔身一侧也有石碑,上写“郭静真老人简历”,碑中文字介绍,静真老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资料介绍是一修行之人 ,简历落款时间是1990年冬月15日。看来这些建筑和碑刻均是现代所筑,时间并不长。具体背后有什么故事,一来时间所迫,二来看碑文是费眼的事情,也就不去做深入了解了。</p> <p class="ql-block"> 翻过一处小山脊,眼前来到一座古色古香的老房子前,它坐落在山脚下。这座老房子由石头建造而成,屋顶覆盖着红色的机瓦片,看来也是修缮过的,红瓦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就是上白云寺了。</p> <p class="ql-block"> 又是深山藏古刹啊!庙堂分上下两院,上院应该是个佛堂,因为“大雄宝殿”和墙壁上大大的“佛”字可以说明,下院是“三教老祖” ,看来是合署办公的三教堂了。一直想找一处明显的标识,比如:上白云寺标识、或是相关寺庙的简介说明,始终没有找到,也许存在于某一个角落,只是你没有找见而已。</p> <p class="ql-block"> 本张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既然有上白云寺,就有下白云寺,下白云寺其实就是白云寺。资料介绍:白云寺,原名“白茅寺”,又称“梦觉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薄壁镇白云寺村北部,肇建于唐。白云寺还在山下,距离上白云寺有六七公里。白云寺不是此次徒步的经过地,只是想了解一些知识而已。白云寺是国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 本张图片由闫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 走出庙堂,来到寺庙前一宽阔处,这里支有一口大锅,煮的一锅烩菜,一排平房前随意摆放着简易桌椅板凳,供游客休憩用餐。每到一处总想抿两口,不是对酒有瘾,而是想细细品味这份来自自然与心灵的慰藉。</p> <p class="ql-block"> 一股醇厚而又不失清新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与周遭的自然气息完美融合,增添了几分闲适与惬意。山野之中饮酒,既有大地般的沉稳,又蕴含着山泉般的清冽,让人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眼睛,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烦恼与忧虑都被这山野间的清风和口中的佳酿一同带走,留下的只有内心的宁静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 酒足饭饱之后,继续下一段路程。悬崖峭壁上的公路,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灵震撼。眼前的景色,无论是山下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是公路一侧层峦叠嶂高耸入云的山峰,都以一种近乎神圣的方式触动着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激发了对美的无限向往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p> <p class="ql-block"> 寒冷的冬日,总不乏具有想象力丰富的人,或是敢于挑战寒冷的人。崖头处几个游客围坐在一个折叠桌旁享受美食,面带微笑看向镜头,并做出胜利的手势。背景是悬崖边上的停车场,旁边停放一辆白色的汽车,再远处就是悬崖了。看来这是一次充满欢乐与美好的旅行,也是一次享受惬意生活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回望背后那高耸入云的巨大山脉,它横亘天际,人在它面前是多么渺小。这是一幅壮观的景象,让人感到极度震撼与敬畏。是不是有一种渴望攀登到山顶、去领略那里更美风景的冲动呢?</p> <p class="ql-block"> 先于我前行的一队驴友已在享受山高人为峰的快意。他们手持国旗,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格外醒目。有的在岩石边缘休息或拍照留念,有的站在远处欣赏周围的美景,有的则站在试胆石上,感受着勇气与恐惧交织的奇妙平衡。</p> <p class="ql-block"> 来到一个山间村落,看到一些房屋坐落在山坡上。这些建筑充满了乡村的气息,呈现出来的是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走进村落,就像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让你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温馨。</p> <p class="ql-block"> 脚下,是无垠的平原,宛如一幅细腻铺展的画卷,缓缓延伸至目力所不及的远方。远处,村落星罗棋布,公路纵横交错,勾勒出一幅幅温馨而又恬静的田园风光,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站在这高山之巅,俯瞰着这片滋养了无数生灵的平原,<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刻,心境豁然开朗,所有的烦恼与忧愁仿佛随着山风轻轻飘散,只留下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深感大自然的博大胸怀,</span>心中充满了敬畏与感激,想想看,自己也成为了这幅壮丽图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今天山下有些雾霾,若是晴日天气,一定是风景这边独好。</p> <p class="ql-block"> 再回望一下上午已经光临过的三尺崖,崖头人影绰约,这是天边最细腻的剪影。他们或站或立,姿态各异,身影在崎岖的岩壁上轻轻摇曳,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是啊!他们的存在,为这孤寂的崖头增添了几分生气与温情,也让这壮丽的自然景观中融入了一丝人文的情怀。而这一切,都将成为后来者心中永恒的风景,激励着一拨又一拨徒步者去探索、去追寻那属于自己的崖头之梦。</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角度看,崖边公路是不是很险要呢?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着的令人心悸的崖边公路,它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一场无声较量,将惊险与壮丽交织于一体。这条公路紧贴悬崖峭壁,一侧是万丈深渊,云雾缭绕,深不见底。另一侧则是嶙峋怪石,峭壁如削,直插云霄。崖壁公路,见证着无数勇敢者征服自然的决心与壮举。</p> <p class="ql-block"> 紫霞关到了,算上本次,已经第四次来到这里了。紫霞关,古称孟门,是太行八陉之三的白陉古道的重要隘口。紫霞关位于河南省辉县市上八里镇与山西省陵川县马圪当乡交界的南太行弧形转折端,两山耸峙,宽仅2米,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关隘。当地人称其为“没牙豁”,是古时晋豫交通的要冲之一。</p> <p class="ql-block"> 紫霞关因其关隘前后布满紫色霞石,如遇晨光照来,光芒万丈,恍若紫气东来,因此得名紫霞关。这里的地势极为险峻,河南一侧山势陡峭,碎石流滑坡而下;山西一侧则是一处十几里长的沟谷。</p> <p class="ql-block"> 陵川紫霞关隧道位于晋豫两省的交界处,是白陉古道的一部分。紫霞关隧道穿越南太行山,隧道全长1700米,穿越了险峻的绝壁悬崖和深沟大壑,成为连接两省的重要通道。据说,隧道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交通难题,还保留了古道的历史遗迹。尽管古道在山顶,如今已修建了隧道,但古道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展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历史痕迹。</p> <p class="ql-block"> 紫霞关隧道山西一侧入口处的冰瀑吸引着人们驻足观看。冰瀑长有十几米,自峭壁边缘奔腾而下,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将奔腾的水流定格成了固态的诗篇。每一道冰凌都闪烁着寒冷而神秘的光芒,它们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宛如大自然用最纯净的水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寒风拂过,带来细碎的水滴飞舞,为这静谧的冰瀑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冰瀑之下,是早已沉寂的溪流,被冰封的记忆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来年春暖花开的解冻。此情此景,既展现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壮丽,又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祥和,让人不禁沉醉,欣喜万分。</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不得不说年长于我,与我同为老乡的驴友闫老师老两口。徒步路上最年长的旅行者,年近八旬,依然健步游走于崇山峻岭,河流湖泊。他们的步伐虽不复当年的矫健,却依然坚定而有力。</p> <p class="ql-block"> 虽然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的道道痕迹,那些皱纹仿佛是时间的低语,讲述着过往的风雨与阳光。老人的双眼闪烁着不灭的光芒,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智慧。他们俩相互扶持,共同前行,每一步都踏得那么沉稳,每一步都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不屈。</p> <p class="ql-block"> 路人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有的还会上前搭话,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或是分享一段简短的故事。两位老人总是以他那慈祥的笑容和温和的话语回应,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与力量。在他们的身上,人们看到了岁月虽然带走了他们的青春容颜,但更馈赠了他们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由衷地为他们点赞,徒步旅途中,有两位老人的参与,身边是不是增添了最美的风景呢?</p> <p class="ql-block"> 本人照片来自同行驴友拍摄。部分图片取自同行驴友。谢谢各位友友关注与支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用虔诚和敬畏欣赏自然,</p><p class="ql-block"> 用双腿和脚板丈量山野,</p><p class="ql-block"> 用文字和图片记录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行有趣的人,</p><p class="ql-block"> 记录有趣的事,</p><p class="ql-block"> 拍摄有趣的景。</p><p class="ql-block"> 有趣皆脱俗,</p><p class="ql-block"> 相知方觉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1-01 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