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家庭(一)

0707

<p class="ql-block">由于童年我总和奶奶在一起,愿意听她讲过去的事情。所以,对我们大家庭的过去比较了解。又因为我来到美篇,愿意写回忆童年的文章。因此,就用拙笔写一写我们的大家庭。下面我分三部分,分享给大家。——题记</p> <p class="ql-block">  (1961年拍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在东北农村,有个大家庭, 人口最多时达到32口。家庭成员有:爷爷和奶奶、爸爸和妈妈、 二叔和二婶儿、老叔和老婶儿、 大哥和大嫂、哥姐弟妹及侄儿侄女四世同堂,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这就是我的家。</p> 一、我的爷爷和奶奶 <p class="ql-block">我的爷爷叫李德良,是1892年出生的。他上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爷爷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之所以说他勤劳,是因为他再70岁的时候还在劳作。 他种过菜籽,都卖给生产队;他养过蜜蜂,蜂蜜卖给药店; 他养过两头母猪,下的猪仔最多时30多头,猪仔特别上食(能吃),乡亲们抢着来买。每年养三头肥猪,也叫年猪,在年前杀。他喝酒,但很少,一天一盅酒。他吸烟,也不多吸,一天一支。所以他身体很健康,从没住过院,94岁安详去世。 </p> <p class="ql-block">  (作者的爷爷和奶奶)</p> <p class="ql-block">我的奶奶叫李石氏,她是1899年出生。奶奶小爷爷七岁。听奶奶说,是因为她脚大嫁不出去,二十一岁才嫁给爷爷。21岁在当时可不算小了。在我眼里,奶奶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是我们一家之主。她重视教育,不重男轻女, 让我们女孩都去上学读书。她持家有方,发现问题,先不表态。 开家庭会议时,大家都心平气和了, 她再指出来,让人心服口服。他不但能化解家庭矛盾,村里谁家夫妻吵架、闹离婚,他也能劝解和好。她虽然一大字不识。但是她说出的话,句句在理。县里来的工作队或检查工作的,都愿到我家吃饭。就连我们班主任家访,也安排到我家吃午饭,都是我奶奶作陪。和他接触过的人,说起她都竖大拇指。关于奶奶的事情还有许多。等以后单独写,在这里就不多说了。</p> 二、家的起源 <p class="ql-block">听奶奶讲,爷爷的家是在河南省汤阴县,奶奶的家是在河南省安阳县,两县相邻。听奶奶说他们结婚好几年没有孩子,被乡邻们嘲笑。爷爷对我说:"都说三十无儿,八辈儿绝。我正好在三十岁多那年有你爹了。"父亲出生后两年,又有我二叔。黄河泛滥,经常发大水。加之旧中国的统治,民不聊生,饥饿吃不饱。爷爷的父母去世早, 他在二哥二嫂的照顾下长大。后来他二哥去世了,二嫂守寡多年。她人本不善良,加之心态不好,经常挑拨爷爷打奶奶。她娘家条件好一些,她就故意在我父亲面前吃面条,挑的高高的。我父亲特别懂事,就到外面阳光底下躺着,他还说不饿太阳一晒就饱了。奶奶说她当时就发誓,就是要饭去东北饿死,也要离开这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爷爷说这是张学良将军搞的移民行动,还说张学良是个好人,在火车上他还领到了张学良派人发的雨伞呢。我听他说过多次,每次说起都很激动。</p><p class="ql-block">从河南到东北走了一个多月。爷爷挑了一个挑子。一头是我的父亲,一头是我的二叔。一个八岁,一个六岁。因营养不良,都长的不大,不然挑着会很累的。吃过很多的苦,白天边走边要饭吃。晚上,有时住到破庙里。 奶奶领父亲和二叔住在里面。爷爷就守在门口拿着一把镰刀防止野兽侵袭。</p> <p class="ql-block">听奶奶说,逃荒的人特别多。有一日,一家人走着走着,发现少了一个人。就回去找,竟然被人给了吃了。因为他生病躺在地下,饥饿的人以为他死了,就给吃了,这真是人吃人的社会。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黑龙江省拜泉县繁荣公社光辉大队,当时叫佘家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听奶奶讲,在一户人家爷爷拿起喂猪的舀子,舀满端起来就喝。人家说是猪食,我爷爷说猪食好吃。这户人家姓徐, 他们收留了爷爷和奶奶。爷爷给他们干活,奶奶洗碗做饭。能吃饱饭了,父亲和二叔就和东家的孩子一起玩儿。东家的孩子上学了,他和我父亲同岁。他在里面上课,我父亲就在外面听。后来,爷爷借粮食交学费让父亲上了三个月的私塾。奶奶勤劳善良, 和东家相处的很好。一次土匪来抢劫,东家吓得全家逃走了。土匪把猪和小鸡都给杀了。奶奶就和他们说:“老总,你把猪鸡都杀了,以后我们吃啥呀?“那个带兵听后,给了一点儿钱。东家回来时,奶奶把钱都给他们了,东家特别高兴,说奶奶心眼好使,认她为干女儿。</p> <p class="ql-block">听奶奶说,是在一九三八年,搬到现在的葛家屯。先盖三间草房,门前种了一颗小榆树。爷爷开荒种地,能自给自足,父亲在镇上的药铺当杂工。奶奶说:“你爹懂事,在董家药铺住地方!"我的理解是吃住在那里的童工。父亲在那里学到许多知识,也养成了许多好的习惯。</p> 三、人口的增长 <p class="ql-block">听奶奶说,我家门前的小树长了成一棵大树,三间草房变成五间,人口由原来的四口增加到十几口、二十几口, 日子逐渐好过了。但是,国民政府的腐败,苛捐杂税,日本的入侵,搞的人心惶惶的。在大姐五岁时,父亲应征入伍,曾参加了解放长春的战役。就在1945年二叔被抓当劳工,要送往日本。听奶奶说,她一听到枪响,就在心里默默祈祷:保佑我两个儿子平安无事!二叔在当天的晚上就回来了。奶奶说,是日本鬼子垮台了。呵呵,就是日本鬼子投降了。</p> 四、迎来解放 <p class="ql-block">终于迎来了解放,分到土地。因为解放前一年买了一匹瞎马, 成分划分时,我家被定为下中农。为这事大哥还和工作组理论了,结果失败。 父亲转业就当村文书,就是大队会计。二叔自学成才,当了一名木匠。 </p><p class="ql-block">父亲特别孝顺,他为了奶奶转业放弃去南方工作的机会,回乡务农。有一次,父亲正和一位朋友唠嗑,说起此事,我气愤的接上说:“你这是孔孟之道“父母在, 不远游!"因为当时,正在搞“批林批孔"运动。父亲听后,很生气, 用拳头,锤了一下桌子说:“饮水思源,又怎么解释!"我吓得不敢说话了!我是第一次见,他和我发这么大的火!</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0707</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美篇平台</p><p class="ql-block">图片:0707翻拍+网络(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