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爆竹”“屠苏”、“对联”、“窗花”每一个非遗文化元素无不绽放着华夏文明的璀璨光辉,这些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及《关于开展中国校园健康行动·童梦同行守护成长一一建文化长廊树·美育新风公益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德育处工作安排,在学校杨振德校长的关心支持下,小学部美术组经过认真研讨、仔细规划,特制定以“童梦同行助成长·非遗共创树新风——长廊里的非遗文化”为主题的书画展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欢迎走进沣西实验学校“童梦同行助成长·非遗共创树新风—长廊里的非遗文化”主题书画展活动。徜徉非遗文化长廊,与非遗交融,让文化飞扬!</span></p> 篇章一:点划呈趣·笔墨飘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笔走龙蛇惊风雨,墨洒云烟绕指柔。”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更是一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代表和中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span></p> (一)点墨挥毫呈妙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行云流水自然成,妙笔生花映日明。”书法之美,在于其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不加雕饰,而妙笔之下,更有花朵绽放,映日而明,熠熠生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也是节日装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校领导展览现场观看学生的书法展示。</span></p> (二)横平竖直籍文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硬笔走龙蛇,墨舞纸间花。”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严谨的结构、优美的线条和丰富的内涵,传递着书写者的情感和智慧,让我们领略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硬笔书法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书写形式,横平竖直、撇捺点钩,每一个笔划里都饱含着智慧的积淀,描摹着文明的足迹,诉说着文化的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铁画银钩传万古,龙飞凤舞耀千秋。</p> 篇章二:映像非遗·图章绘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远山如黛映晴空,墨色轻描入画中。笔下生花春意动,丹青妙手绘无穷。”绘画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变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非遗文化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更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的重要载体。</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作为非遗项目也在不断传承和创新。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孩子们也积极加入到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中,通过新颖创意和不懈努力,寻找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点,使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span></p> (一)青铜炫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铜器,这一古老而辉煌的艺术瑰宝,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也体现了它独具魅力的文化价值。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种类繁多,用途广泛,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卓越技艺,也呈现出华夏文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span></p> (二)梨园弦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国戏曲作为非遗文化中的重要一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喻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的集大成者, 被誉为“国剧”、“国粹”,是中国戏曲舞台上最具代表性、影响力的剧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马勺脸谱是陕西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民间社火脸谱的一种演化形式,其制作工艺复杂精细,包括选材、挖空、刨光、勾线、着色等多个步骤,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民间工匠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来完成。其色彩运用大胆,以夸张手法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图案内容多取自《封神榜》、《三国演义》等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马勺脸谱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周秦文化的民俗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戏曲脸谱作品</p> (三)青花竹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花瓷在中国陶瓷艺术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瓷不仅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桥梁。其独特的蓝白色彩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其成为艺术品的巅峰之作。</span></p> (四) 纸鸢随风 <p class="ql-block">“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清·高鼎《村居》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纸鸢,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象征着幸福安康,还寓意福寿双全和龙凤呈祥,寄托了人们对家人健康幸福的祝愿,常用于庆祝节日和表达美好的祝福。此外,纸鸢还象征着希望与自由,春天放飞纸鸢寓意着摆脱冬天的寒冷,迎接春天的到来。</span></p> (五)宫灯团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珑玲世人叹,艺绝神仙惊”。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汉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团扇,又称宫扇、纨扇,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它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span></p> (六)城头巷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口叙还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又名“灯影戏”“土影戏”发源于陕西,流传于全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是一种以兽皮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等各类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箔点翠,蛇舞呈祥。</span></p> 篇章三:镂空剪艺·纸上生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剪纸,又叫刻纸,属于镂空艺术。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和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剪纸质朴、生动的艺术造型,透空的形式美感,吉祥的文化寓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人们特别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简练概括的图案造型里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彩蝶纷飞,风中摇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赤蝶纷飞,跃然纸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剪刀当笔,认真描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纵横交错,雕花描痕。</span></p> 篇章四:靛蓝呈辉·朝气蓬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似丹青搵染成,更将何物斗轻盈。”扎染作为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与历史积淀,古朴、简洁的图案记录着文明的代代延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沣西实验学校杨杨振德校长等校领导莅临参观本次非遗主题书画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校长与小小解说员亲切交谈。</span></p> 篇章五:酷萌泥玩·妙趣横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泥塑,俗称“彩塑”,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是中国民间常见的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它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文化的沉淀,不仅仅是泥土的塑造,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span></p> 一、花心映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素面禅心花映月,玉皮赤胆馥萦怀。”花馍,又叫面塑、面花、礼馍、花糕等。作为民间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其形式大多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过程以及社会生活经历,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花儿朵朵开,栩栩如生的粘土花点心,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花馍香醉人,风动花开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彩色的粘土经过同学们的艺术加工,一个个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真是技艺高超啊!这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文化的延续。</span></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学生作品。</p> 二、童话城堡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泥塑艺术,美术老师们集思广益、积极思考,尝试把简便、易上手的轻粘土作为建筑材料,结合环保理念中废旧物品再利用的原则,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探索,把它们喜欢的童话城堡和非遗泥塑造型方法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大胆构思、创意实践,经过反复实验、不断改进方法,一座座新颖有趣、造型别致的童话城堡,在同学们手中拔地而起,真是巧夺天工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年级学生作品。</p> 三、唐韵仕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唐朝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尤其是唐朝仕女装扮一度盛行,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年级学生结合唐朝仕女形象,抓住其端庄华丽,雍容典雅的艺术特征进行艺术创作实践,一个个造型雅致、端庄文静的唐韵仕女活灵活现。</span></p> 篇章六:虎头虎脑·虎虎生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布老虎是一种在中国古代就广为流传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其历史文化悠久,极具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造型雅致,色彩鲜明,特别受学生欢迎,同学们兴高采烈,积极主动去描绘、制作和创造,乐此不疲!</span></p> 篇章七:竹蔑飞舞·编织美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竹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饱藏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与传统美德,承载着无数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连接着华夏儿女深深的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劲节抱贞心,守艺绕指柔”薄如蝉翼的竹编,让细腻之美绽放。</span></p> 活动现场 幕后花絮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次活动的开展,巧妙将非遗知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特色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即丰富了学校美术课程体系,为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任务做出了积极探索,也让学生们在乐观进取的情感体验中欣赏评述非遗、设计应用非遗、造型表现非遗、综合探索非遗,形成丰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在学生心中播下非遗文化的种子,为继承和传承优秀非遗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字: 徐 强 </p><p class="ql-block"> 图片: 小学部美术组</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