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 | 清 王翚《唐寅诗意图》

村夫草堂

<p class="ql-block">清代画家王翚的《唐寅诗意图》是一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此幅《唐寅诗意图》作于1674年,即康熙十三年。这一年王翚42岁,画艺成熟。作品形式:纸本立轴,设色,尺寸为125x56cm。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南省苏州府常熟人(今江苏常熟),清代著名画家,被称为“清初画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翚以唐寅的诗意为本,将这样的意趣画了出来,名为《唐寅诗意图》。唐寅曾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红树青山飞白云,黄茅槛底界斜曛。此中大有逍遥处,难说於君画与君。”王翚便以此诗意为灵感,创作了这幅画。</p> <p class="ql-block">画面中,溪山幽谷,大树草庐,瀑布仿佛一块薄纱涓涓潺潺缓缓淌过。这样秀美的风光一看就是江南美景。王翚在笔法构图上像唐寅的风格靠拢,整幅作品看起来很清爽。画面下方有两组大树,溪水左边的松树王翚想要画的古朴天然一些,却看起来很是拘谨。</p> <p class="ql-block">此幅《唐寅诗意图》不仅展现了江南美景,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图,传达了唐寅诗中的孤寂与忧伤,以及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王翚在创作中以禅意入画,美化了唐寅诗中的氛围,整幅作品看起来有一种空灵之美。</p> <p class="ql-block">王翚擅画仿古山水,上至唐宋下至元明,几乎所有的名家代表作他都临摹过。他有个理想,集古之大成画出自己风格。从他的传世作品看,基本上实现了这个理想。此幅《唐寅诗意图》在笔法构图上像唐寅的风格靠拢,但又能不为成法所囿,展现出王翚自己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王翚在四王中比较突出,其画在清代极负盛名。他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此幅《唐寅诗意图》用笔细密,构图饱满,技法变化符合空间远近效果,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翚的老师王时敏在暮年时为学生题道:“石谷此图,极力规摹,于最织密中设色,用笔莽苍高古,仍有唐贤风致,非智过其师者不能,尤可宝也。”</p> <p class="ql-block">王翚作为清初画坛的一代宗师,其《唐寅诗意图》不仅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更体现了他对前代大师的敬仰和追慕。这幅作品在清代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清代王翚的《唐寅诗意图》是一幅集摹古与创新于一体的艺术佳作,它不仅展现了江南美景和唐寅的诗意情怀,更体现了王翚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