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11月,我的年度第二次旅行开始了,这次的目的地是福建。但是,因故要途径上海,所以,先到上海停留了两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生养我的东北之外,上海,是我有亲情记忆的两个地方之一。居住的时间不长,但是印象非常深,里弄,街巷,十里洋场,还有江南特有的一股人间烟火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最早两次去上海都是随同父母探亲,一次是四岁,一次是八岁。四岁的时候,几乎没有留下记忆,只看到过一张爸爸抱着我在外滩上的照片。八岁的时候,只记得给小学班主任老师带了一盒青霉素针剂,可能这东西当时在东北买不到。之后,就再也没有用探亲假回南方探亲的机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没有见过爷爷,只见过奶奶,印象也很模糊,可见我记事儿太晚了。真正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第三次去上海,那是我大一结束放暑假的时候,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在上海整整住了半个暑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奶奶已经不在了,我住在姑妈家里。那是一个典型的上海里弄,距离外滩只有400米,位于与南京东路、霞飞路齐名的上海著名的四大商业街之一的金陵东路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陵东路解放前是法租界有名的商业街,商铺林立,门类繁多。日寇入侵后,很多商人涌进租界避难,路两边的门店更密集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地方的名气,只是觉得附近店铺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开放式的,卖服装的很多,卖好吃的也很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里弄里的居住条件很差,很拥挤,楼道很窄,楼梯很陡,6、7户共用一个卫生间和厨房,但每户都有各自的水表和电表。穿过只能一人通过的昏暗的楼梯和走廊,最里面就是姑妈家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能是被厨房、卫生间和阴暗的楼道衬托的,进到屋里,感觉房间很大,除了一张很宽的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个代餐桌的写字台、家家必备的五斗橱、梳妆台之外,感觉屋里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因为是把头的房间,所以,三面都有窗户,感觉非常敞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始几天,姑妈带我熟悉菜场等周边环境,姑父带我去附近的城隍庙吃小笼包,表哥带我逛外滩和南京路。几天之后,我和他们说,你们不用特意陪我了,以后我自己走就行。姑妈有点不放心,说周围太乱,我太老实。表哥却说,我是大学生了,应该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几天,姑妈看我都能自己找到家,也就放心了。这之后,就是我每天的自由行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通信技术还不发达,更没有网络,呆在家中无趣,所以,我每天都要外出游逛。先是沿着金陵东路走,旁边的小胡同高兴了就走进去看看,然后再折回来继续沿着主路走,避免走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始一两天走得不远,感觉差不多了就往回走。金陵东路上有很多店铺,有卖服装鞋帽的,也有卖食品点心零食的,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零食和小吃。临街的食品小店都是开放式的柜台,我可以清楚地、近距离地观看各种零食。各家店铺的东西都差不多,卖家都会热情地招呼我,但次数多了估计人家都认识我了,知道我是只看不买,所以也就任我自饱眼福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不是不想买,而是囊中羞涩,有限的资金是攒着用来买我最喜欢的水煎包的。在此之前,我从未尝到过这种又甜又咸的口味,咬一口会带出汁水,焦脆的表皮还有一层芝麻。我忘了当时是什么价格了,每次我都是买四个或者八个,边走边吃。这种水煎包都是在胡同里面买的,我愿意串小胡同,冥冥中可能与想要邂逅不同家的水煎包有关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一种东北没有的冷饮也非常吸引我,那就是奶香味很浓的白白的冰砖。它比水煎包贵好几倍,所以我在那个暑假,总共就买了两次,每次吃完嘴唇周围都沾着又粘又甜的奶香,非常尽兴、开心,也有些心疼,因为当时我认为这东西很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陵东路熟悉了之后,我开始往远走、往临近的马路走。沿着金陵东路,我一直走到大世界,时代广场,然后走到淮海路。这也是一条热闹非凡的商业街,民国时期称为霞飞路,以卖时髦服装的店铺为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座大型的过街天桥直通一个热闹的商场,这在东北从未见过。记得表哥带着我逛淮海路时,买了一条白色带飞边的公主裙,第二天我就穿上了,结果回头率很高。表哥说,看来你这条裙子买的很成功。回学校时,一位女辅导员也称赞这条裙子漂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海路走腻了,我开始右转弯,以脚丈量我感兴趣的街道。首先遇到的是延安东路,这是一条店铺不多的大马路。我继续向北右拐,经过福州路,来到了南京东路,这里又是一种热闹繁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早知道南京路是在中学时代,通过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实际走在其中,果然是非同一般。我每次只是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那种欢快热闹的气氛,并不想买什么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一个店铺一个店铺地走进走出,一层楼一层楼地驻足观览,各种商品琳琅满目,金钱票据不时地飞过头顶。商店里的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满满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过境迁,几十年过去了,我再次来到大上海,感觉却完全不同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股江南特有的烟火味没有了,姑妈家的黄金地段早就动迁了,但是,新的建筑还没有起来,所以感觉很荒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旁的店铺已经没有了,更是找不到里弄里做出的水煎包和香甜可口的奶油冰砖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容易在旁边的小路上的一家特色小吃专卖店中看到了水煎包,买了四只,已经不似原来的样貌了。感觉店铺不接地气,科技含量太多,但味道还是保留了一些的,没有全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延安路上架起了高架桥,交通顺畅了,但宽敞的道路仿佛被高架桥压住了。就交通便利而言,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只是感觉有点压抑,变化太大了,初见有点不适应。但最不适应的是,很多店铺没有了,人气没有了,不知什么部门就把早已人去楼空的外墙粉刷得雪白,然后在上面画上曾经繁华过的门店,让人感觉很另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头至尾,无论是金陵东路还是淮海路,都没有原来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了,有一种人烟稀少的安静,不像是两千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淮海路上原来的那座过街天桥还在,但天桥直通的商场已经人去楼空,不知是搬走了还是关闭了。原来商场里那些摩肩接踵的人流都哪儿去了呢?大家都网购了吗?我有点伤感起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南京路,和刚才的两处比起来,这里的人群还算多些,但店铺已远不如从前的种类繁多、门类齐全。现在,只剩下食品商店还是人头攒动,都卖同样的东西,都是外地人要作为礼品买给家人的。个别几家品牌店还开业,但门可罗雀,店员也没有叫卖的心情,只是机械地接待着像我这样的闲逛者。真是商家线下门店的冬天啊,连著名的南京路都是如此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南京东路一路向西,穿过西藏中路进入南京西路。右手边不远处,看到一排规规矩矩的排队人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奇驱使我沿着队伍走到100多米开外的排头,看到了挂着中华老字号的牌匾。我挤进屋里要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结果发现只有西式点心,谈不上物美价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很好奇,难道是这里的点心口味独特?若不是人太多了,我真想买点尝尝。之前也从没听见过呀?我又挤出不大的小屋子,站到马路对面看热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我才发现,国际饭店西饼屋的招牌挂在中华老字号的上面,我愕然了!这西饼屋怎么会成为中华老字号了?它竟然是现代上海人最推崇的东西,在一个工作日,不惜排几十人百多米的长队去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的是变了,变得我很不理解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又一次走过了我曾经熟悉的街路,感受完全不同。那个接地气的水煎包没有了,吃起来既过瘾又很爽的奶油冰砖也没有了,摆挂着各式服装的店铺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有了,而我从没见过的西饼屋竟是上海老字号,门前竟排着长长的买西式点心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管怎么说,曾经红火的线下商业门店还是萧条了,可能这一块的缺失都被网商和物流补充了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前的几次来沪,我都没有去过浦东。当时那被认为是上海的郊区,没什么可游逛的地方。这次,我住在浦东,有机会俯瞰上海新区陆家嘴和远处的浦西。陆家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了,像深圳一样令人瞩目,很有大都市的模样。浦西虽在视野里,但却完全看不清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能是我老了,落伍了,四十多年没这样悠闲地漫步在上海街头了,上海的变化,让我感到有些失落,有些伤感,心里空落落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来亲切的烟火气没有了,现在更像是一座冰冷的未来之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