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埃及之八《开罗》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多彩人生

<p class="ql-block">《埃及金字塔》</p><p class="ql-block">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大部分位于开罗西南部的吉萨高原沙漠中。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像征,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和荣耀。它们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宗教,文化和历史的珍贵载体。</p><p class="ql-block">金字塔的建造始于古王国时期,法老们为了体现自己的神圣地位我,和不朽灵魂的信仰,命令工匠们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来建造这些陵墓。其中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原高146.59米,现高136.5米。由230万块石头组成,展现出古埃及人的智慧和技艺术。</p><p class="ql-block">金字塔不仅是法老和王后的陵墓,还象征着埃及国家的权利和统一。由于原始的宗教不能滿足皇帝专制制度的需要,必须制造出对皇帝本人的崇拜,这就必须把他们的陵墓发展为纪念性建筑物,而不仅仅是死后的住所。于是,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在萨卡拉的陵墓,就在祭祀厅堂之上造了九层砖砌的台基,向高处发展的集中式纪念性构图萌芽了。</p><p class="ql-block">《吉萨金字塔群》</p><p class="ql-block">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尼罗河三角州的吉萨,造了三座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及大狮身人面像组成。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p><p class="ql-block">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者。形体成立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塔原高149米,现高137米,底边各长230米,占地面积5.3公顷。用230余万块平均的2.5吨的石块干砌而成。塔身斜度51度52分,表面原来是一层磨光的石灰岩贴面,今以剥落。入口在北面地上17米高处,通过甬道与上,中,下三墓室相通,处于皇后墓室与法老墓室之间的甬道高8.5米,宽2.1米,法老墓室有二条通向塔处的管道,室内摆放着盛有木乃伊的石棺,地下墓室可能是存放殉葬品之处。</p><p class="ql-block">这座灰白色的人工大山,以蔚蓝天空为背景,屹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是千百万奴隶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的劳动与智慧结晶。据希罗多德《历史》记载,为建造这座规模巨大的陵墓,法老胡夫征召了三十余万民工和军工,先后用了33年才完成。</p><p class="ql-block">吉萨金字塔群中的狮身人面像,人们称它为斯芬克斯,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命令工臣仿照自己的面目琢造了这座长45.7米高19.8米,仅面部就宽4.1米,口大2.6米的巨型狮身人面像。该巨型石像建成后,被埃及人尊为神,历代都进行维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