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女儿最近遇到一个很麻烦的事儿,已经好几个月了,一直没告诉我。我能感觉到她有事,但也没强迫她说,觉得到了她认为能说的时候自然会说的吧。果然,几天前她给我看她和朋友的微信聊天记录,是她在安慰别人,说她也有同样的经历,鼓励对方要勇敢。我突然反应过来,女儿居然是遇到了这样的事!那她不也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吗?我眼睛一下就酸了,紧紧抱住了她。到这会,孩子才说出了她藏了很久的秘密。</p><p class="ql-block">我静静地听。从她的讲述里感受她的思路,梳理事情的脉络,从她脸上捕捉她的情绪,内心感受她的状态,默默做着衡量和判断。可贵的是,在这次沟通中,我情绪逐渐稳定,并没有扣着问题替孩子寻找解决方案,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泛滥,失去理智。我只觉着女儿面对问题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解决思路。尽管她并没有经验的支持,没有现成的范本可以模仿,她就是在一团迷雾里摸索着前进。我感受到了孩子的恐惧焦虑,伤心难过,纠结痛苦,不知所措。我还能感受到她正在经历着她18岁人生里最复杂的一段关系,她在承受着远大于她承受能力的一份巨大的痛苦,她在做着一个无比艰难的选择。我认为女儿特别勇敢,特别努力。我把她的脚放在我怀里,把手放在她凉凉的小腿上,抚摸着,暖着。我回应给她肯定和确认,理解和支持。她听着,点头,第一次这么认真面对我的反馈。</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聊到10点多,孩子告诉我她已经好几天都吃不下饭了,我便带着她去吃她最喜欢的海底捞。围着热乎乎的火锅,女儿说给我一句世界上最温暖的话:“妈妈,你的反应跟我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你不再只会哭,只会发愁,唉声叹气的,你今天就是一个知性的妈妈。不知道你是在什么时候改变的,我也是,我们两个人都在不知道的时候成长了。”女儿一向清高孤傲,看不上我这个妈妈的,所以她今天这番话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她改变了我在她头脑里的印象,改变了对我的认知,她会正面解读我的解释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特别想把我这次的沟通梳理出来,看看和以前的模式有什么不同,会让女儿改变对我的看法,会让她感觉这么舒服。</p><p class="ql-block">一、首先是我这个妈妈角色是在场的。杨老师课程里讲到,妈妈在场,就像上帝在场,妈妈自然就拥有智慧和力量,自然就知道要怎么做怎么说。</p><p class="ql-block">二、妈妈在场是种什么感觉?你不会围绕着事来说事,你的关注焦点是在孩子身上,你是在关注着孩子的感受,你是以情感为主线的。只想听她说,想让她表达得多一点,再多一点,你是在热切地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p><p class="ql-block">三、不是没有评判,你评判的,是正向的方向,积极的因素。你能从事件中提取出孩子做对的地方,做得好的地方,并及时给孩子表达。你能庆幸孩子做出了超出她同龄人认知的选择,没有对她造成更大的伤害。你的内心是感恩的,感恩孩子在没有外援的前提下把事处理得这么好,感恩孩子一直在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孩子给我看她和豆包的聊天记录,她也在感恩豆包能给到她情感方面的指导和安慰。</p><p class="ql-block">四、我也在过后说出了我和她不一样的想法,孩子并未完全认同。我告诉她,没关系,我们只是站在不同立场上的思考,没有对错。我没有在第一时间表达我的不同观点,是怕加重孩子自我否定。我选择在过后说,是想告诉孩子我对事件的评判标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任何人也都有不同与你的想法和选择,接纳不同的同时不否定自己,而是看到不同的存在。</p><p class="ql-block">五、当我们亲子关系顺利时,孩子对我的理解和解释多半是趋于正向的。在我表达了不同之后,孩子没有生气暴躁,没有对抗逆反,这是我在这次沟通中很大的一个收获。搁以前,我是没勇气表达不同的,很多时候都顺着孩子,只害怕挫败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但这种过度在意和保护的真空环境,只存在于某些特定阶段,我们最终的方向是促进孩子顺利完成社会化。而社会是多元的,丰富的,甚至是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存在的。能接纳不同的观点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关系基础之上,这个良好关系是建立在孩子内在的自信坚定之上,孩子的自信坚定又是建立在家庭对她的涵容和理解之上。孩子在家庭里、在妈妈的怀抱里被温柔以待,被滋养润化,她便有形成自信自立、勇敢善良等这些人格特征的更多可能性,她才不会出于恐惧以防御之心面对外界,不会面对不同而产生自否。因为她的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是饱满的,她的心门是敞开的,以爱面对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一圈又回到了第一点,妈妈在场。学习了很多理论,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妈妈在场的真正力量,妈妈在场的理性智慧,以及妈妈在场的情感在线,真的是一次奇妙之旅。很多事都没有标准答案,但妈妈知道答案。答案就在妈妈的情怀里,在妈妈的爱里,在妈妈最自然的情感里。</p><p class="ql-block">孩子的事还得她自己去处理,自己去经历,去感受,去总结她的经验和教训。妈妈最好的在场就是陪伴,就是涵容,就是在她的痛苦挣扎里抱抱她,倾听她,支持她。不干预她的选择,不代替她去解决问题。安心扶她上马,稳定目送一程,相信她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