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伊川伊河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正在按照既定路线巡护时,几只长着圆圆脑袋、白色眼睛,头颈部泛着绿色金属光泽的水鸟游了过来,“青头潜鸭!”大家兴奋的喊起来。这些美丽的精灵在水中惬意畅游,偶尔扭着长喙梳理着自己的羽毛,突然又立于水面,展翅欲飞,动作神态煞是可爱。 <p class="ql-block"> 青头潜鸭对栖息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是湿地生态环境优劣的“晴雨表”。由于过度狩猎和生境恶化的原因,其种群数量非常稀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列为“极危(CR)”物种,2021年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据2020年全国青头潜鸭越冬期调查结果,全国青头潜鸭数量仅1500余只,堪称鸟中的“大熊猫”。</p> 近年来,伊河国家湿地公园严格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相关要求,从严格水质治理、开展伊河湿地综合治理、实施植被恢复工程、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等方面积极行动,着力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和多样性,不断推动伊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持续优化、整体功能持续提升,使伊河湿地逐步成为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湿地公园现有维管植物92科519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银杏和水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野大豆和野菱。现有鸟类42科188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青头潜鸭、黑鹳、中华秋沙鸭和金雕。相对于2015年《河南伊川伊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中列举的鸟类资源增加了18种、植物增加了175种。 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吸引了天鹅一家,连续4年如约而至,迁徙至伊河越冬。 千姿百态的生命让自然变的灵动多彩。我们一直坚守的,不仅仅是鸟类的生存家园,也是人类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