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自驾游(2)

沄八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从柏林开始环游德国的第一天,路途410公里,最后到达中部城市爱森纳赫。一路田原风光,然而点缀其中的几个古老城市却是德国宗教、文化、艺术的重要发祥地,好几位耳熟能详的大师在此留下了珍贵的足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站就是距柏林西南100公里的维滕贝格,自1938年以来就被誉为“路德之城”,是宗教改革的发源地。在以市政厅广场为中心的古城一条街两旁是有着二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从东至西分别是奥古斯丁隐士修道院(路德之家)、圣玛利亚教堂(城市教堂)、集市和市政广场和维滕贝格城堡大学教堂(诸圣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512年马丁.路德29岁获得博士学位,开始在维滕贝格城堡大学担任HOLYBIBLE研究教授一职,任教30年,曾将基督教新约全部翻译成德文。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实行的受贿赎罪制度,认为罗马牧师出售以减少炼狱年限为名的赎罪券是教会的一种贪污腐化,对此他感到震惊和愤怒,并公开表示抗议。马丁·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发表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并将其张贴在德国维滕贝格城堡大学教堂的大门上。这一行动被普遍认为是16至17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开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这座"路德之家"是世界最大的宗教改革历史收藏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双塔结构的圣玛利亚教堂是维滕贝格的另一处重要景点。这里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游客们必到之地,只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太早不开放,在市中心广场看更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路沿着旧碎石路前行,两边都是二三百年老房子,不远看到花卉果蔬集市,那里拐进去就是市政广场,最远处是诸圣堂钟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市政厅建于1535年,采用文艺复兴风格,是维滕贝格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站在市政厅前,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市政厅前的广场上,你可以看到两座19世纪的纪念碑,分别是马丁·路德和他的好朋友梅兰希通,这些纪念碑见证了宗教改革的历程。在这里可以看到圣玛利亚教堂双塔的全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石路的最西边就是诸圣堂了,远远就看见不少警察拉起了警戒线,不过并不阻止游客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诸圣堂,俗称城堡教堂(Schlosskirche),被称为“维滕贝格最著名的建筑”。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此教堂门前张贴《九十五条论纲》,被视为宗教改革的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马丁·路德和菲利普·梅兰希通的墓都位于诸圣堂。路德的碑文是:“这里埋葬着神学博士马丁·路德的身体,他于主历1546年2月18日,死于家乡艾斯莱本,在世共63年2个月又10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这扇门上贴出了他的95条论纲,以便与学者们辩论他的主张。这场学术争论旨在确定出售赎罪券是否真的符合耶稣的意图。这一事件被视为宗教改革的开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760年,诸圣堂被一场大火烧毁,古老的木制"书房门"也随之消失。1858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出资铸造了这扇带有拉丁文论文的青铜门,我们今天看到的正是这扇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今天大门紧闭,还铺上了红地毯!询问警察得知,原来是我政要王xx马上要来参观,在没有中德官宣的背景下,19年的6月以个人名义参观宗教改革发源地是几个意思?还是别想太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遗憾的是不能进去参观路德之墓了,那咱也得先上去走走红地毯!然后就拜拜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莱比锡是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柏林以南165公里。莱比锡在当地古语中意思是"种有菩提树的地方",市区和郊区处处可见水绿色的菩提树。大诗人歌德十分喜爱这里,称它为"小巴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街道整洁,商业繁华,是世界闻名的博览会城、书城和音乐城。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国际博览会在此举行。伟大的音乐家巴赫曾在市内的托马斯教堂担任乐长20多年。该市著名的格万特豪斯交响乐团,已有200多年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莱比锡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就是建于1556年的旧市政厅大楼(Altes Rathaus),现为市历史博物馆(图1-3)。</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圣托马斯教堂(Thomaskirche)位于莱比锡市政厅广场后面一个静静的街角上,教堂创建于13世纪,现托马斯教堂为战后重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539年五旬节主日,马丁·路德在此讲道,这使其成为一座路德会教堂。教堂的高光时刻发生在1723至1750年间,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此担任唱诗班指挥。不仅教堂外有巴赫雕像,教堂内还有音乐家的墓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赫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他的代表作品包括《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勃兰登堡协奏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赫作为唱诗班的风琴弹奏者和指挥活跃在这里,成为这个教堂历史上一个闪亮点,它的著名作品总是第一时间在这里演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唱诗班的歌声一直迴响在神圣的殿堂之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赫的墓地位于教堂内主祭坛前,上面总是摆放着鲜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语文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不合时宜的考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尼采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帝已死"是尼采最有争议及常被各种解读的名言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尼采的墓地位于德国莱比锡城南部的洛肯小镇,这也是他的出生地‌。洛肯小镇不仅有尼采曾接受洗礼的教堂、他父亲曾经布道的地方、他玩耍的果园、学习阅读和写作的学校,还有他与妹妹以及父母的坟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们走进尼采的家园,也仿佛进入一个活动中心,有画画儿的,有乐队,有雕塑,甚至还有杂耍,没有任何肃穆的气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尼采出生的小屋,他1889年患病后,离开执教的瑞士巴塞尔大学又回到这里,住在二楼上直到1900年去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屋后是尼采家族墓地和小教堂,尼采的墓地静静排在边上,铁生和希米与尼采有过深入的交流,必须留下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参观者还可以领取食品饮料,三位男生都是大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一站是魏玛(Weimar),城市不大却拥有众多文化古迹,曾是德国古典文化中心,有德国的雅典之美誉。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和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在此创作出许多不朽文学作品。著名景点有歌德故居、包豪斯博物馆等。1708年,巴赫也曾在魏玛任宫廷教堂管风琴师;在职的9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与康塔塔,并钻研法国古钢琴音乐与意大利弦乐作品。所以魏玛在德意志历史、文化和政治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是德国第一个欧洲文化之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被国人熟悉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其著名作品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弗里德里希·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欢乐颂的词作者,歌德的挚友,歌德死后与其葬在一起。《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代创作的高峰,它与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同是狂飙突进运动最杰出的成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了歌德故居没去席勒故居,其实离得不远。门口没有明显标志,后面有一个小花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路旁有巴赫雕塑,说明巴赫曾于1703、1708- 1717年生活在魏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歌德和席勒雕像坐落在魏玛德意志国家剧院和包豪斯博物馆之间的小广场上,生动展现了歌德、席勒这两位大文豪的英姿,他们右手共同握着桂冠,代表两人的成就之卓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到达爱森纳赫(Eisenach),德国中部城市。爱森纳赫因为依山势而建,地势高低起伏不平,而且地面都是由青石板铺成的,所以是德国中部一个富有童话气息小山城。这个地方拥有着很深的音乐渊源,在中世纪时,游吟诗人、宫廷乐手都是在爱森纳赫进行表演和比赛的,可以说它是德国音乐的发源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爱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图3、4、5),他是约翰·安布罗西乌斯·巴赫与玛丽亚·伊丽莎白·巴赫的第七个孩子。他在音乐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并在年轻时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1693年,他进入爱森纳赫拉丁语学校,并参加学校唱诗班接受歌唱训练。1700年,巴赫前往吕内堡,进入米歇尔学校唱诗班学习。他的音乐生涯始于魏玛宫廷乐团,后来在克滕和莱比锡都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开始看见很有德国特色的桁架小木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注意到不少房屋前道路上镶嵌着当年被赶走的犹太人名字。后来在德国许多地方都看到这种记录方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面提到过,马丁•路德在这里修读书院,并隐居于瓦尔特堡,完成了新约圣经的希腊语到德语的翻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色已晚才回到我们的旅店,租了两个三人间,男女生各一间。在这里夫人露了一手白菜姜丝丸子汤,受到老谢大赞,并成为他旅游后还保持的一道佳肴。还有一事必须记录一下,在拍摄巴赫出生小屋之后,相机快门突然损坏了,这刚是环游第一天呀!顿时长焦广角镜头都成了摆设,总不能一路用手机凑合呀!纠结了一晚上。好在第二天上路先就导航去商店,买到了一个入门级佳能2000D,解决了燃眉之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天邂逅了太多的大师及他们的出生地和墓地,似乎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德国文化的厚重令人醍醐灌顶,脑子都反映不过来了,借写美篇再恶补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bwch03"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德国自驾游(1)</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