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娲皇宫,又称“活楼”“吊庙”,坐落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的凤凰山之上,始建于北齐时期(公元550年至577年)。娲皇宫占地约为5平方千米,由入口区、补天园、补天湖、娲皇宫和补天谷五部分组成。娲皇宫是中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创建时间最早的祭祀中华始祖女娲氏的古建筑群,因此被誉为“华夏祖庙”。</p><p class="ql-block">娲皇宫是国内祭祀中华民族始祖女娲娘娘的祭祀圣地。娲皇宫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大门即山门处拍照</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景区的面积很大,建筑群主要分为山下和山腰两处,游客从山门进入景区后,先游览山下的建筑群,然后步行登山,参观山腰处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坐摆渡车1公里多到景区山角附近下车。走200多米到牌坊处。继续向前走有两条路,工作人员骗我们必须要走朝元宫入口进去才能走到山角下。</p> <p class="ql-block">山门牌坊</p> <p class="ql-block">从这进朝元宫</p> <p class="ql-block">朝元宫又名十方院,原名大悲准提庵,是山下古建群中最前面的一组建筑,它创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重修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光绪十六年重修改名为朝元宫。)“朝”指朝拜,“元”指神仙,山前首庙称为朝元宫,也是为了给初到此地的人提个醒,朝拜圣地、香火随缘、平心静气、皆大欢喜。这里是座神庙,肯不肯添些香火随您心意,只要放平心态,便可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朝元宫坐东北面西南,共有两进四合院,占地1392平方米,由天王殿、大乘殿、水池房和北侧的华佗庙、三官殿及其遗址等组成。</span></p> <p class="ql-block">出了宫门,在这可以坐车上山,然后坐缆车上山。也可以步行从步道上山,我们沿着石质的台阶上山,山间有一些亭子和牌坊等,多为古迹,上山用时40分钟。</p> <p class="ql-block">在山腰处便是悬空而建的娲皇宫主殿,里面供奉了女娲娘娘和很多道教的神像。旁边的殿堂里还有北齐时期的石窟、石刻经文的遗迹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崖刻经,是中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span>是珍贵的古迹,非常值得参观。另外,山腰区域的视野非常开阔,在此可以俯瞰周围的景色,让人心意舒畅。</p> <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为当地庙会,女娲祭典之日,是中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始建于北齐,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大多数部分是明清时期所修建的,而北齐遗留下来仅为石窟和摩崖刻经。</p> <p class="ql-block">山上在陡峭的巨大悬崖下,有一片平台,平台上依崖而建的是娲皇宫主要建筑,其核心建筑是娲皇阁,娲皇阁左面是梳妆楼右面是迎爽楼,此外还有钟鼓楼和牌坊等其它辅助建筑。</p> <p class="ql-block"><u>娲皇宫主体建筑依山就势,结构奇特,独具匠心,娲皇阁紧傍悬崖,共分三层,首层与北齐大石窟浑然天成,融为一体名曰“清虚”,二楼供奉送子观音名曰“造化”,三楼则是供奉炼石补天的女娲娘娘名曰“补天”。通高23米,以8根铁索系于崖壁,游客多时,楼体倾斜、晃动,铁索受力绷紧,还会朗朗作响。故有有吊庙、活楼之称,实乃建筑史上的奇迹。</u></p> <p class="ql-block">娲皇阁</p><p class="ql-block">娲皇阁,为歇山琉璃顶建筑。</p><p class="ql-block">石窟为山上最早的建筑之一,建造于北齐,共三间,中间为拱形的拜殿,两侧则是用于保护的石条宝券顶。石窟内面供奉着女娲的金身塑像。</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第一层楼阁为清虚阁,南北长11.28米,东西进深5.8米,高3.55米。其南北两侧各设通向二层阁楼的楼梯。</p> <p class="ql-block">娲皇宫坐东朝西,位于太行山脉的中段,周围群山环绕。娲皇宫的东侧为悬崖绝壁,南侧是东西走向延绵山脉,而西侧是平坦的山地,北侧亦是山脉,形成了一种理想的背山面水、左右围护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二层名为造化阁,面积略小于清虚阁,南北两侧亦设有通向上层的楼梯。传说造化阁为农历三月三求子所拜的阁楼。</p><p class="ql-block">三层为补天阁,西面设为隔扇,南北则为隔窗。补天阁南北西三面均设檐廊,以便于游人远眺。</p><p class="ql-block">清虚阁、造化阁和补天阁的部分砖墙上存留有旧时壁画。其壁画内容分别为纣王不敬重女娲而遭灭国、女娲送子和女娲炼七彩石补天。</p> <p class="ql-block">公元1586年)创建鼓楼,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创建钟楼,但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遭火焚,并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在原址重建。明朝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又遭火焚;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建楼阁五层,清顺治至嘉庆年间各代都曾有维修;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再遭火焚,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重建,并创建迎爽楼、水池房、山门等。[8</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女娲文化广场,有女娲雕像。</p> <p class="ql-block">到此游览完毕。返回到大门大概走了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制作人:丽丽</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5年1月9日</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娲皇宫入口距离景点比较远,可以考虑搭乘观光车往返,单程10元。</p><p class="ql-block">娲皇宫的缆车没有必要乘坐,因为缆车上站距离景点太远,下了缆车到景点也需要步行半小时左右,徒步上山,只不过需要45-60分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