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战斗岁月

空山幽谷

<p class="ql-block">挺进大西北 解放全中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难忘的战斗岁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维俊</p><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我的家乡陕西省泉县,我当日就离家,自愿参加了人民解放军。离家时未告诉父母,后来父亲找到了部队,当时我们吃的是粉条炖肉(我在家从来没吃过),父亲看到我在部队能吃饱,一切都比在家好,不但没有反对我参军,反而还给我买了一床棉被,从此我就成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参军后,我们唱着“挺进,挺进向兰州,向新疆,向大西北高原上大进军………”的歌跟着解放大军走遍了西北大地,战斗打到哪里我们就来到哪里,一天要走几十里上百里的路,每天只有5分钱的菜金,吃得也很差,有时还经常吃不上饭,当然,比在前线打仗的同志们的条件要好得多,直到我们撤回甘肃临洮县东校场驻防,这时我们才有机会上学。当时,首要的是学政治。我们学习了《社会发展史》《国家与革命》等著作,虽然文化程度低学不懂,但我已基本理解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些理论使我明白了我们穷人之所以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挨打受气受压迫,就是因为当时的国家,它保护着有钱人,欺压我们穷人,我们闹革命就是要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当时我又瘦又小--穿一身棉衣也只有60斤重,但样样工作我都走在前面,能团结群众,又能活跃部队,大家都很喜欢我。</p> <p class="ql-block">上图: 13岁参加人民解放军的黄维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过 河</b></p><p class="ql-block"> 我的区队长叫文云书,是山西人,十九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身体非常健壮,圆圆的脸蛋,焕发着青春的红光,总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行军时总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为了鼓舞士气,他时而领着大家喊口号,时而领着大家唱革命歌曲,时而领着大家做游戏,谁要是累了他就扶着,或者替他人背着背包、行李,甚至背着别人走,到了宿营地以后,为了不影响第二天行军,他背包一放就为大家烧洗脚水烫脚,然后逐个检查着谁脚底打了泡,就用烧红的针挑破放水,直到大家都休息后他才休息,说实在的,他真像一个不知疲倦、不知累的铁人,全队没有一个不佩服他的。</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在西进路上,我们绕过华家岭取道会宁,向兰州挺进时,因鞋不合适,我的脚磨破了,我又不愿意让别人说自己不能吃苦,干脆脱了鞋光脚一口气走了三十多里路。正好赶上过一条叫七十二道弯的小河,这条河两面是山,河在两山之间形成S状,拐了七十二道弯。为了不使伤口感染,文区队长要背我过河,我不肯,我说“男子汉大丈夫,哪能让人背着走,我能走”,文区队长说:“不过河你可以光着脚走,过河感染后,明天怎么办?再说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我们都是好兄弟,你有困难我也应当帮助,帮助你也是帮助我自己。他一边说,一边把我背在他的背上,还给我讲参军为了什么,向大西北进军等许多革命道理。就这样文区队长一直背着我走了三十多里路。虽然这种事当时在部队是很常见的,但对我这个出生在旧社会的孩子来说,是一件深受感动的事,当时我流着感激的泪水说:“干革命真好,等我脚好了,我一定好好干,做部队活跃的积极分子,谢谢你区队长。”文区队长说:“不要说谢,这是应该的,再说你最多五十多斤,等于我多背了一个背包,也没有什么可谢的。”</p><p class="ql-block"> 到宿营地后,他用尺子量了我的脚,亲自找领导给我要布鞋。第二天行军的路上,文队长骑着一匹马,拿着一双边区老百姓做的支前布鞋和两个大梨,看着用线绳绑在我脚上一尺长的大布鞋,亲切地说:“小鬼,对不起,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给你这个小人儿发了一双大鞋,把你的脚磨破了,我代表大队领导表示慰问。”说着拿出鞋和梨,并命令我立即换上鞋,这双鞋好像比着我的脚做的一样,穿着非常合适,在行军的路上能有一双合适的布鞋如鱼得水,你知道我多高兴吗?他还叫我拽着他的马尾巴走,说:“这样走路轻快一些。”一边走他一边教我唱陕北民歌和革命歌曲,就这样我成了部队的骨干。因为行军时我拽着马尾巴走,就不像其他同志那样累,到宿营地后我就主动帮着文区队长烧水,给同志们送洗脚水,帮炊事班做饭,睡觉时我把好地方让给别的同志,因为我个子小,有个地方就能睡下。同志们都说我了不起,是个好苗子。</p><p class="ql-block"> 事情虽过去了将近七十年,但是每当我想起这些事,就好像看到了文区队长,他那不怕苦不怕累、关心他人的革命精神,他那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他那一心一意为革命的思想是我学习的楷模,是我战胜一切困难永远前进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胜 利</b></p><p class="ql-block"> 为了解放大西北受苦的老百姓,我们的队伍高唱着:“挺进,挺进向兰州,向新疆,向大西北高原上进军……”的歌声,不怕艰难困苦,不怕山高路远,每天要走七八十里路,有时要走一百多里路,所到之处都是新区,为了不扰民,我们经常在村外或街道宿营,八九月份的甘肃早晚是很冷的,当时我们每人只有一床夹被,一条床单,两身粗布军装,睡觉时两人合被也很难入睡。有一次天下着大雪,为了不扰民,我们在河口大街上宿营,有的同志说:“天是被子地是毡,星斗、月亮陪我眠,恐怕蹬到狗娃山”(狗娃山是解放兰州时4军10师主攻的山头)。</p><p class="ql-block"> 每天两顿饭,早上三点吃饭,晚上十点多吃饭,每班有一个共用的瓦盆,洗脸、烫脚、洗衣服、盛饭、打菜都是它,每天还得负重行军,但是我从来没有叫过苦,没有说过累。我们行军到六盘山,六盘山海拔两千多米,山势陡峭,峰脊岩石裸露,山间白云绕山腰,看不到山顶。过六盘山时为了争取时间,我们从羊肠小道直插而上,上身几乎贴着山往上爬,开始大家还都很高兴,爬着爬着,这个手划破了,那个衣服挂烂了,有的坐在石头上小憩一会儿,又继续向上爬,有的四脚朝天躺在山坡上,累得不想再动,我从脸到脚变得蜡黄,实在不想爬了。司号员站在我前面的一块石头上,吹起了冲锋号,号声好像在说,你不前进我前进。大家听到号声都好像忘记了劳累,抖擞起精神争先恐后往山顶上爬,不一会儿爬到了山顶,山下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们的队伍好像天兵天将一样随云而动。这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大雨冲走了疲劳,同志们不顾一切地冲到宿营地——隆德。为了不影响第二天行军,司务长买了一些柴草叫大家烤衣服和被子,即使这样,大部分同志还是感冒了,但第二天照样行军。</p><p class="ql-block"> 部队行军来到乌鞘岭。乌鞘岭,位于兰州北部,甘肃河西走廊东南面,进人乌鞘岭也就进入了河西走廊。早晨四点天还很黑,我们接到从打柴沟向古浪进发的命令,小米干饭做熟了也不能吃,炊事班把饭一倒,拔锅就出发,我用漱口杯从地上收了一杯,以防饿肚子。部队出发后,因为大家都还没有睡醒,就闭着眼睛,只听着走路的脚步声,边走边睡觉,前面的同志一停,后面的同志碰着前面同志的背包也就醒了,走起来再睡,就这样稀里糊涂走到了天明。我吃了漱口杯中的小米饭也有劲了,一会儿为大家唱歌,一会儿说笑话,活跃了气氛,鼓舞了士气,过了乌鞘岭后大家肚子也都有点饿了,原地休息了一会儿,疲乏饥饿都来了,再也不想动了,因为连续行军,绝大多数同志的干粮袋都空了,只能忍饥挨饿继续前进。到达宿营地古浪已将近晚上九点半,我跑到炊事班,把择菜剩下的苤蓝根敛到班里,大家吃了个精光。第二天后勤供应不上,连饭都吃不上了。当地百姓生活又很苦,我们只能用衣服换一些土豆充饥,一直到武威县才算有了好转。</p><p class="ql-block"> 到武威后待了几天,9月26日西北人民解放军完成了它的神圣使命——解放大西北。我们4军挥师甘肃临洮地区驻防,在这个时间里我们的主要任务,一是剿匪;二是继续进行革命思想教育;三是练兵,练兵的主要内容是制式教练、体力训练、越野、负重长跑、跨越障碍等,早晨四点就起床。虽然很苦,但日常生活是很有规律的。</p><p class="ql-block"> 为了庆祝大西北的解放,我们每人还发了一万元(1953年版人民币1元)的胜利金。虽然钱不多,但我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我感到这钱来之不易,是前方指战员和数十万支前民工用血汗、用生命换来的,是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和指挥才有了革命的胜利。我只是享受了胜利果实的一个普通战士,我没有乱花这个钱,在年底救助穷苦老百姓的捐献活动中,我捐献了一件衣服和这一万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入 党</b></p><p class="ql-block"> 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解放了汉城,但因兵力不足及后勤供应的问题,很快撤出汉城,10师根据毛主席“志愿军编组三番作战部队,每番部队作战两个月左右”的指示,一方面对部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一方面积极准备赴朝作战,并抽调了一个由部队骨干组成的加强步兵连,当时我年纪小,虽然没有被选中,但热爱祖国和一辈子干革命的思想却深深地扎根在我的脑海。</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还不到入党的年龄,但领导非常重视对我的培养,“五四”青年节师直开纪念大会,领导让我代表司令部全体团员和青年上台讲话。1951年,部队需要审计人才,我被选送到4军后勤会计训练班学习,虽然后来没有干这一行,我深深感到这是领导对我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1952年整编,我调到统帅炮兵第一团指挥连,我们连长酆青山对我更加重视,除了经常和我谈心外,还交给我一些重要的工作。1953年领导把我送到炮兵15师教导营学习测地,1954年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当了侦察一班班长。</p><p class="ql-block"> 1954年,部队自建营房,自己挖沙子,自己烧砖,烧石灰,自己挖基础,自己盖房子。备料阶段,我们连负责挖沙子,我带领侦察一班奋战在庄浪河滩,不怕地冻天寒,一周内挖沙353立方米,提前完成了任务,最多时我一天能挖8立方米,受到领导的好评,因任务完成得好,我又懂一些测地的知识,再加上团司令部要成立施工组,我们全班直接归营建办公室指挥。在这段时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平面基础放线”和“操平”。一天,我们正在放师直办公楼的平面基础图样时,团政委董瑛找我说:“你认识我吗?怎么也不找我?”团政委董瑛是一年前调来的,除了我的现实表现外,他对我的过去了如指掌。对我入党起了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从这以后,司令部侦察股长贺占元就经常找我谈心,9月7日,营房即将竣工时,我在贺占元和吕殿玉同志的介绍下,经司令部支部大会讨论,前直总支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候补党员,候补期半年。这一年我刚满十八岁。1955年5月我被提拔为二营部侦察排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黄维俊,1936年7月27日生于陕西泉县,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入党。历任战士、排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团长,1993年离休,2020年12月31日逝于天津。</p><p class="ql-block"> 黄维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炮兵部队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为人民炮兵的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在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p> <p class="ql-block">  图文资料由原总参刘宁朝同志(炮团战友)提供,部分图片取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