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直对濒临日本海和鞑靼海峡的锡霍特山脉抱有深入了解它的渴望,因为它是中华故土,在160多年前被沙俄侵占,现属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晚清的腐败和衰弱以及愚蠢的柳条边(禁止关内移民东北)政策,致使我们丧失了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外东北,包括锡霍特山脉。所以每当看到我国地图上用括号标出的海参崴,伯力,庙街等地名,心中就会隐隐作痛。</p> <p class="ql-block">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苏联地理学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于20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的地理考察报告,既描写了美丽的乌苏里自然风景,也涉及了当时生活其间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及中国东北的人文风情,呈现了一幅广阔立体的画卷,从乌苏里江畔到兴凯湖,从锡霍特山谷到日本海海滨,从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到开阔的草原,上到飞鸟,下到鱼类,植物,动物,岩石,矿物,都有描述。真是惊叹他知识面的渊博,观察的细致,工作的敬业。考察队由专业人员和士兵组成,装备则由马或骡子驮运。道路的艰险,天气的变化无常,所遇到的各种不同民族的住民,不同的文化,诸如此类,都是极大的挑战。报告中重点记述了一位赫哲族老猎人德尔苏·乌扎拉,他对山林无比熟悉,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考察队渡过难关,救了他们的性命。《德尔苏·乌扎拉》已于1975年拍成电影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金奖,现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p> <p class="ql-block"> 此书捧起,便不愿放下,上下两册,一气读完,满足了我想进一步了解锡霍特山脉的愿望,深感这是一块宝地,资源极其丰富。而此书则是一部精彩的自然主义文学力作,值得认真一读。在读的过程中,你会感到身临其境,置身于大自然中。</p><p class="ql-block"> 尽管中俄两国目前在国家层面已解决了边界问题,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将永远怀念这块故土,不会忘记一百多年前领土被割占的屈辱岁月。</p> <p class="ql-block">锡霍特山脉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