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儿时的年》<br>(扫房)<br>记得小时候农村人在过年前都要扫房。扫房一是要扫掉灰尘,二是要扫掉晦气。新的一年要有一个新气象。<br> 扫房是一个大工程,不光要扫,还要把墙全部刷一遍。房子刷白,厨房刷黄。刷白要用白土刷。石灰一是贵,再就是容易起皮。离我们村大概有二十里有一个村子,他们村有一片地全是白的。每到年前我们就拉着架子车花上大半天时间,五毛钱一架子车拉回一架子车白土。黄土到处都有,再拉些黄土回来备用。<br> 进入腊月,碰上好天气就开始扫房。这天全家都早早起来,把房里的东西全都搬到院子里,然后把扫把绑在长竹竿上开始上上下下扫灰尘。扫完以后就开始刷墙。白土早就泡好了,用刷子一面墙一面墙刷。白土刷的墙是一种暗白,不象白灰白的刺眼。<br> 如果刷完的早顺便把厨房也刷了,如果时间晚了就第二天再刷厨房。因为搬东西也很费时间。等到把院子里的东西全部搬回房里,安置到位,天已经黑了,紧张的扫房工程才算结束。</h3> <h3>《儿时的年》<br>(蒸馍)<br> 儿时的农村过年,蒸馍是非常重要的事。那时候农村人走亲戚主要的礼品就是馍。我们这地方叫枣糕。枣糕并没有枣,为什么这么叫,现在无从考证。枣糕很大,大概有四五两,呈方形。每盒礼要十个枣糕,如果亲戚多,一天都蒸不完。因为除了蒸枣糕,还要蒸包子和蛋蛋馍(蒸馍),供待亲戚和自家人吃。<br> 由于工作量大,每家蒸馍都要叫帮忙的。叫的都是在村里平时蒸馍比较好的妇女,这些人经验丰富,做的枣糕造型好。做枣糕用的面都是平时磨面时专门收的二茬三茬最白最好的面。蒸馍时环环相扣,每一步都不能马虎。面要发起,碱要使匀,火要烧旺。有一步没做好,就前功尽弃,一锅馍就报废了,要从头再蒸一锅。<br> 馍蒸好后,有讲究的人还要用硫磺薰一薰。把硫磺末用布包上,点燃后用笼把馍盖上,用硫磺的气体给馍增白,使其变漂亮些。最后就是打花点,用筷子蘸上红颜料点在馍上,一是好看,二是喜庆。</h3> <h3>《儿时的年》<br>(拜年)<br>农村过年还是很讲究的。大年三十一定要把水缸挑满,因为大年初一水火不岀门。大年三十还要把院子扫干净,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大年三十下午要到坟地里烧纸,说是把仙人接回家过年。家里的八仙桌上有香炉,蜡烛,还有糕点,水果等供品。那时老人照片很少,大部分人家.都是香蜡供品以示对老祖宗的怀念。<br> 过年前母亲会把我们的旧棉衣拆洗染色后再缝起来,给每人做一双新鞋,新鞋穿上经常夹脚,穿一段时间才慢慢好了。<br> 大年初一我们几个孩子起的比较早。因为惦记着要压岁钱和放炮。穿好衣服洗完脸,我们就到父母的房子去拜年。父母亲还在炕上躺着,我们说爸妈拜年了,然后就跪下磕头。爸爸和妈妈从枕头底下把早准备好的新的毛票发给我们。那时都是一毛,两毛的,没有五毛的。拿到钱后就岀门放炮。放完炮,我们又一窝蜂跑到本家那些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家,去了就磕头,那些人家有的给个一毛两毛的,有的就抓一把瓜子花生给这些小辈。<br> 在村里疯一圈后,就回家吃饺子。吃完饭又出去买炮放炮玩,那时候炮很小,买一鞭100头的舍不得一次放完,把炮拆成零的一个一个放。村里大年初一要组织锣鼓队敲锣鼓,还组织篮球比赛,甚是热闹。<br> 回想起小时候过年,虽然贫穷,但是乐趣无穷。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但是年味越来越淡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