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是我关于北京万寿寺内专题展的第二篇。第一篇是《万寿寺历史沿革展》。第三篇是《万寿寺吉寿文物专题展》。第四篇是《万寿寺第五次大修纪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寿寺二进院落的东侧为面阔三间的祝延万寿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祝延万寿殿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为慧日长辉殿的东配殿,原与西配殿统称罗汉殿。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配殿内的十八罗汉像移进正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御赐东配殿匾额“祝延万寿”。现悬匾额为2015年复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祝延万寿殿内设有“汉传佛教造像艺术展”。展出的内容很多,我这里记录的只是我所关注的一小部分内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传佛教,指历史上流行于中国汉族地区和经汉地传入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佛教,又称汉语系佛教或汉地佛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佛像艺术亦随之传来。东汉中晚期中国正式开始了造像活动,由此揭开汉传佛像艺术发展的序幕。佛像艺术作为一种外来艺术形式,经过中国千百年社会的不断熔铸和改造,逐渐脱离印度文化的色彩,向着中国民族化的方向发展:南北朝造像轻盈飘逸,隋唐造像典雅端庄,宋代造像写实自然,明清造像趋于程式化,最终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虽然佛像艺术整体呈衰退之势,渐流于浅显与媚俗,缺乏内在的精神力量,但大多数造像仍能给人雍容华贵、端庄慈祥的艺术感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与佛教发展的水平和面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大天王</b>: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是佛教护法队伍中影响最大的四位天神,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他们的神像通常一起出现在庙宇中天王殿内,左右各二,以各自主管的方位分别站立在佛教寺院的殿堂中护持佛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护法神</b>:是指保护佛法的一类神祇(音qí)。他们掌管着一方天地,守护着佛法。佛教产生后,为了宣扬其“佛法无边”,将原本佛教以外的神祇不断地吸收进来,结合着佛教深厚久远的因缘,给与他们新的身份和功用,从而成为佛教中的护法队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罗汉</b>:是梵语“阿罗汉”的简称,意译有杀贼、无生、应供三种含义,其中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指解脱生死,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是佛教声闻乘追求的最高目标。罗汉形象多为出家比丘相,常见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一般成组供奉,单独供奉较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观音菩萨</b>:全称“观世音菩萨”,是印度梵语的意译名称,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据佛经记载,观音菩萨能随时观照众生悲苦之声而及时寻声解救,济世悲心无量,正因为如此观音菩萨成了佛教大慈大悲的象征。同时,中国文化也对观音菩萨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不仅在外在形貌上为她烙上了鲜明的汉民族审美印记,而且在内在精神上注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鲜血液,赋予了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千百年来,观音菩萨一直受到中国各民族和各阶层人民的普遍青睐,成为拥有信徒最多,影响最大的菩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大菩萨</b>:据佛经记载,辅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有八大菩萨,按《八大菩萨曼茶罗经》,分别是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除盖障菩萨和地藏菩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八大菩萨中,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又称四大菩萨,分别代表佛的四种不同的功德:观音菩萨代表佛的慈悲,文殊菩萨代表佛的智慧,普贤菩萨代表佛的践行,地藏菩萨代表佛的愿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不断传播与发展,到唐朝时形成了以四大菩萨各主一座名山的四大佛教圣地,即观音菩萨道场浙江省普陀山、文殊菩萨道场山西省五台山、普贤菩萨道场四川省峨嵋山和地藏菩萨道场安微省九华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释迦牟尼</b>: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汉译为“能仁寂默”,其中“释迦”意为“能仁”,意思是能以仁慈之心怜悯一切众生,它同时也是种族名,属于古印度四种姓中的刹帝利种姓;“牟尼”意为“寂默”,意思是心净无垢,湛然不动,合起来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为古印度人对佛祖的尊称。公元前六世纪,他诞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槃,为佛教创始人。其艺术形象有诞生像、苦行像、成道像、说法像、旃檀佛像、禅定像、涅槃像等多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造像各部位名称如下图所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进院落西侧为面阔三间的安心竟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心竟殿也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为慧日长辉殿的西配殿,原与东配殿统称罗汉殿。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配殿内的十八罗汉像移进正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御赐西配酸匾额“安心竟”。“安心竟”一词出自慧可与达摩祖师间的一段对话。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现悬匾额为2015年复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安心竟殿内设有“藏传佛教造像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指中国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到其他地区的佛教,目前主要流行于今中国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及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7世纪初,佛教正式传入青藏高原,经过1300余年的传播与发展,形成了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佛教造像是藏传佛教艺术中最为璀璨夺目的艺术形式,以题材丰富、造型复杂、风格独特和工艺讲究等鲜明特点而著称于世,凝聚了中国蒙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劳汗水,全面展现了蒙藏民族特有的宗教追求、审美情趣和雕刻技艺,充分见证了藏民族自古以来与内地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交流,是藏传佛教和蒙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是藏传佛像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藏族艺术家们在印度、尼泊尔等外来艺术形式基础上,进一步融入藏民族文化和审美因素,创作出前所未有的、具有鲜明藏民族审美特色的艺术模式,实现了外来艺术与西藏本土艺术的完美融合。汉藏艺术双向交流,成为当时佛像艺术发展的主流趋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佛</b>:是印度梵语的音译简称,全称“佛陀”,是圆满觉悟诸法事理、了了分明的一切智人。在藏传佛教中,佛是最高的尊神。佛的造型必须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合称“相好”,体现着佛身体的种种美妙,这是古印度人在塑造释迦牟尼佛形象时确定的形象特征,后来成为塑造一切佛像的基本模式。在藏传佛教中,佛陀的形象除了具备“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的庄严妙好比丘形象外,还有着菩萨装束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菩萨</b>:是印度梵语“菩提萨埵(音duǒ,同朵)”的音译简称,意译为“觉有情”,在佛教诸神中地位仅次于佛。其形象为在家居士装束,头戴花冠,身披天衣绸裙,周身饰璎珞珠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佛母</b>:意为诸佛、菩萨之母,但这个“母”不是指人,而是喻指佛、菩萨的智慧,因为人世间母亲的功德最大,能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所以佛教用以比喻智慧能生诸佛。佛母的形象在《造像量度经》中有专门的规定:“其像作十六岁童女像”、“面形如芝麻”、“衣服庄严同菩萨像”等。造像全身菩萨装束,宽胸圆乳,细腰软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十一度母像</b>:度母是佛母中最美丽、最慈悲的一类女神,共有二十一种,称“二十一度母”,关于二十一度母的来历,据《度母本源记》中载,二十一度母都是由观音菩萨所化现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祖师</b>:是依照佛法实践而获有成就的佛教高僧,被后世尊为祖师。藏传佛教认为祖师上与诸佛智慧相通,下能引导众生证入佛道,所以受到藏传佛教各教派的普遍尊崇。祖师造像完全仿其在世时形象塑造,形象生动传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本尊</b>:密修本尊专指密宗无上瑜伽部修习的本尊,是藏传佛教中特有的一类神祇(音qí),有单身和双身等不同的造型。双身本尊俗称“欢喜佛”,其中主尊父体称本尊,主尊拥抱的母体称明妃。这类神像表现的是佛教的一种宗教思想和哲理,父体代表方便,母体代表智慧,两者合一即寓意方便与智慧双成,象征着佛教的最高谛理和修行境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护法神</b>:是专门保护佛法的一类神祇(音qí),也是藏传佛教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神祇。其来源十分复杂,分别有印度、中国西藏、蒙古和中原地区的神祇进入护法行列。此类神祇以忿怒相居多,造型奇特,形象阴森恐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明代宫廷造像款识</b>:明代宫廷造像具体指明代永乐和宣德两个时期宫廷制作的藏式佛像,主要用于赏赐当时乌斯藏(明代对西藏的称呼)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明代宫廷造像融汉藏艺术于一体,造型规范,风格纯熟,做工精细,用材讲究,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当时汉藏民族团结友谊的重要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的八种“手印”(可以简单理解为“手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对“汉传佛教造像艺术展”的介绍相同,我这里记录的也只是我所关注的一小部分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现场实地参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