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满云鹔,字摇飞。19岁时满云鹔作为旗人,以国子监监生考中康熙三十二年八旗举人。这次癸酉科取举人24人,次年开始考进士,满汉同考,用汉语,连续三科有9人榜上有名,有多人成为尚书、总督等朝中重臣,名垂青史。<br> 满云鹔的旗籍之辩。<br> 《八旗通志·选举》记载,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举人:满云鹔(镶红旗满洲,陈怀佐领)。<br> 四川富顺县旧志记载,满云鹔,奉天镶红旗人,康熙三十二年由监生中癸酉科举人。<br> 《内黄县志》记载:“鉴修:彰德府知府加三级满云鹔,字摇飞,镶红旗人。”<br> 《清朝官员履历》中有两份满云鹔的履历,分别记载是“镶红旗汉军人”和“镶红旗汉军孙元起佐领下人”。<br> 《八旗通志·镶红旗汉军佐领》记载:“第三参领第四佐领系崇德二年编设。初以孙应时管理……以候补游击陈怀佐管理,陈怀佐年老辞退。以孙应时弟孙应举之孙孙镐管理,孙镐効力军前运米进藏迷踪。以其子孙元起管理……”<br> 所以,满云鹔应是编入镶红旗汉军。</h1> <h1> 多次名落孙山,开启职场生涯。<br> 康熙四十一年二月,考进士无望,27岁的满云鹔选授四川富顺县知县。民国版《富顺县志》称他“与明之万文彩、王廷冕治足相方”,堪称“能吏”。四十五年十二月,原任巡抚能泰保举卓异。四十六年十二月,升授四川直隶开州府知州。五十八年二月,丁父忧离任。六十年五月内,服满赴部候补。雍正元年二月内,原任辅国将军(宗室封爵第十等)法布蓝保举,雍正很给面子,命吏部引见,下旨以应升之缺即用。三月,补授直隶宣化府同知。宣化府同知,又称东路同知,康熙三十二年设,分驻新保安城,道光十二年六月裁。<br> 雍正二年正月二十七,宣化总兵官许国桂在向皇帝报告修造沙城城池工程进度时,提到“查沙城之内,西系保安州治,东系怀来县治,一城两管既无专属,又无一官在地驻防。今值兴造城垣,丁夫工匠猬集蜂屯,其间良善固多,宵小亦复不少,必得专员方资弹压。查有粮捕同知满云鹔驻札新保安城内,去沙城仅二十里,请令其来往稽查缉捕,甚于地方有益,但同知满云鹔乃属文员,臣何敢擅为越俎之谋。”雍正皇帝朱批“将尔所奏情节知防抚臣李维钧,谅伊自有措置,此所奏是。但不知满云鹔向日居官何如?”没有找到许国桂对满云鹔的评价。</h1> <h1> 遇到同年蔡珽,乘势再上台阶。<br> 蔡珽,字若璞,汉军正白旗人,祖父蔡士英是清初名将,父亲蔡毓荣曾任云贵总督。蔡珽中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授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历升少詹事、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礼部侍郎。雍正在当皇子时就知道他的名声,并招揽他,却多次被拒绝。六十一年,年羹尧升任川陕总督,蔡珽接任四川巡抚,去避暑山庄向康熙皇帝辞行,当时雍正扈从在旁,二人第一次正式见面。雍正二年,蔡珽上疏阻止年羹尧开采铅矿;此前,蔡珽羞辱重庆知府蒋兴仁,致其愤自杀,蔡珽却上报“病故”。因此被年羹尧弹劾,五月,蔡珽被撤职;十一月,部议,拟斩。三年正月,蔡珽逮至京,雍正召见时,蔡珽详奏年羹尧暴贪诬陷情形。皇帝赦免蔡珽罪行,以“学问尚优”补授蔡珽左都御史。四月,兼正白旗汉军都统,不久升兵部尚书(仍兼左都御史、都统)。八月署理直隶总督。九月,蔡珽任吏部尚书,仍管兵部尚书、左都御史事、署理直隶总督。四年四月,因蔡珽职掌太多,不再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及正白旗汉军都统。十月,兵部尚书蔡珽降为奉天府府尹。<br> 满云鹔和蔡珽是同榜举人,现在成了蔡珽的下属,二人都是在旗汉军人,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交往颇多。在蔡珽推荐下,三年十月,满云鹔补授永平府知府。蔡珽降职前,再次推荐满云鹔。四年十月,因满云鹔补授知府时未经引见,由吏部引见带领。在召见时,雍正皇帝随手在履历折上写下评语:“平常旗员,俗气未除。中等材料。因此不宜任知府。”沉吟片刻又写道“乃蔡珽所荐,人甚去不得。明升暗降用的,补高铎任者。能力中下。”随后下旨52岁的满云鹔补授福建兴泉永道。估计,蔡珽推荐满云鹔任京官或直隶道台,但雍正认为满云鹔连知府都不能胜任,何况更好的职位,但碍于蔡珽的面子,那就不若明升暗降使用,放到遥远的福建去接替高铎任兴泉永道。时任福建浙江总督高其倬,也是满云鹔同榜举人。五年,福建按察使司副使、兴泉永道满云鹔兼衔巡海,移驻厦门。当年五月,丁母忧离任。不久因在永平府知府任内失察属员亏空,革职分赔。</h1> <h1> 受到李卫推荐,再次出任知府。</h1><h1> 满云鹔在期限内补齐赔款。十一年二月,总督李卫题请给满云鹔复职。满云鹔拿着李卫的咨文去吏部报到。六月十八日,吏部带领引见,这次召见时,内阁重新写了份详细的履历,但不知何故内中却没抄雍正皇帝上次对他的评语,估计是满云鹔私下作了功课。这次雍正皇帝的评语是“中平历练之员,非大才。中上。”下旨60岁的满云鹔补授河南彰德府知府。</h1><h1> 乾隆二年五月初七日,大学士兼管吏部尚书事务张廷玉上奏同意:河南彰德府知府满云鹔其子随任。四年三月十六日,满云鹔66岁,年老患病,同意休致。</h1><h1> 满云鹔作为旗人,在清朝官场具有天然优势,虽没有太多的政绩,但人脉很广,一直都有权贵相助。</h1><h1> 当看到雍正批语非常露骨的指出“乃蔡珽所荐,人甚去不得。明升暗降用的,补高铎任者。”仿佛看到作为皇帝的无奈,极不情愿的心情跃然纸上。不禁想到葛洪笔下的蔡诞。</h1><h1> 《太平广记》转引《抱朴子·内篇·祛惑》:五原有一个叫蔡诞的人,一心好道,但无佳师不得要领,遂废弃家业,昼夜读道教经书,对闲杂之书,口不辍诵。日久天长,家人埋怨,自己也忿忿不平,于是离家出走寻仙访道去了。流落深山中,以卖柴为生。三年后,实在不能忍受饥冻辛苦,回到家中。家人见他骨瘦如柴,面色黑黄,不像人样,问他为什么没有成仙?他却说,我虽未成天仙,但已为地仙,以后会升天的。对众人说,他曾给老君放牧了几头龙,其中有一头五色斑龙最好,老君经常骑它,后来斑龙忽然不见。他就被罚到昆仑山下,负责给三四顷灵芝锄草,那草都生长在细石中,又多荒秽,所以非常辛苦。按天条十年才能放还,适逢偓全子、王乔诸仙来巡视,请他们说情,才得以放归回家。结果,他老死在家中。</h1><h1> 苏轼有诗:“古强本庸妄,蔡诞亦夸士。曼都斥仙人,谒帝轻举止。学道未有得,自欺谁不尔。稚川亦隘人,疏录此庸子。”</h1><h1> 蔡珽所荐非人,有“蔡诞”之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