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行之——世界陆地最南端的阿根廷乌斯怀亚的街头探戈舞

边走边看(杜铮)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2月7日,邮轮停靠在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小镇,下午可以在小镇自由活动,我一个人在街上溜达,在一条街的街头有国内可以看到的铁制轻便栏杆把街道临时性的阻断不让汽车通行。被阻断的街道变成了一个小广场,当地的老百姓在这里伴随着移动音箱播放的节奏感明显的乐曲跳着阿根廷探戈舞。因为已经是当地时间下午5点钟,应该算是下班时间,能把一段街道临时阻断跳探戈舞,如果没有相关职能部门的许可恐怕是不可能的。从现场看,这样的街头探戈舞不属于表演性质,完全是本地普通老百姓每天固定的日常娱乐生活,舞者没有穿着我们在国内看过的所谓拉丁舞表演者身着的华丽性感的舞蹈服,而是穿着随意,和街上行走的人们一样的衣着,我想这可能类似于中国的广场舞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来南美之前,我只是把探戈舞当作拉丁舞中的一个舞种,因为在国内民间都是统称拉丁舞,其中包括探戈、伦巴、恰恰等舞蹈,从国内业务管理层面来讲,文化部门统称为国际标准舞,体育部门则统称为体育舞蹈,当然华尔兹等欧洲舞也包括在内。而到了阿根廷则只讲探戈一项,没有所谓的拉丁舞一说。阿根廷探戈发源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港口地区。19世纪末,大批源于非洲、北美甚至欧洲的移民滞留在港口,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外来社会群体。他们大多社会地位低下,生活不稳定,在酒吧里靠唱歌、跳舞来消磨时光。阿根廷探戈实际上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其舞蹈是在米隆加、哈巴涅拉、坎东贝等拉美、非洲和西班牙等多种民间舞蹈基础上演绎而成的。因为探戈最初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社会底层人们的一种群众性音乐、歌曲和舞蹈, 是一种“下等市民”的自娱形式,不能登“大雅之堂”。中产阶级把探戈看作是酒馆、妓院的东西,因此父母不允许子女们去跳探戈,更不允许探戈进入家门。直到1920年,随着探戈唱词内容开始改变,以及浪漫探戈的出现,这一文化才逐渐进入中产阶级的家庭。随着探戈舞的发展和普及, 也形成了浪漫探戈、节日探戈、幽默探戈、现代探戈等流派。探戈也渐由民间文化走上了舞台。当然,舞台上那种华丽高雅,热情奔放的探戈舞已经过艺术加工,成为一种专供颀赏的探戈,与民间的探戈有着极大区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阿根廷探戈舞也不像国标舞中的探戈,阿根廷探戈是两个舞伴的身体拥抱并行,几乎贴在一起(就是由于这个贴身动作,在探戈被引进巴黎时曾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只有真正用身体语言交流的才是探戈 。 阿根廷的民间探戈使我过去不论是从舞台上,还是从影视里看到的所有探戈都黯然失色。 他们身体紧贴,舞姿缠绵,舞步时而舒缓优雅,时而快如流星,那些默契的交叉环绕,变化无穷的造型,展示着爱所带来的神情交融, 一曲一舞都在好极了的喝彩声中结束,现场歌者动情,听者会意,舞者陶醉,观者遐想,我觉得这样的街头探戈恐怕算是原生态的探戈舞了,只有这时,才能领悟到探戈在阿根廷人生活中的位置。只有到了阿根廷,才能真正体会到它那无与伦比的魅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