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 乘船去沙面

朴基万 广州

<p class="ql-block">  作者: 朴基万</p><p class="ql-block"> 地点: 广州珠江、沙面</p><p class="ql-block"> 时间: 2017.1.30</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初三,广州天气良好,一家人坐船去沙面游玩,最高兴的是小孙女......</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在中山大学码头上船,逆流而上,路径海印桥、江湾桥、海珠桥和解放桥,到西堤码头下船。</p> <p class="ql-block">  珠江,又名粤江,按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的总称。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船来到了西堤码头。下船后,首先见到了“勿忘此日”的石碑。</p><p class="ql-block"> 1925年6月23日,10万巡行队伍扛着旗帜,喊着口号,来到沙基。队伍走在沙面东桥的时候停了下来,旗帜被摇得猎猎作响,口号被喊得惊天动地,这是广州人的声音,这是有血性的青年人的声音,是寻求公平正义的声音。但是,就在走过沙面东桥来到西桥准备进入内街的时候,西桥某一位外国人突然开了枪,这罪恶的一枪,引发了更密集的扫射,甚至其他外国军舰也加入助击。</p><p class="ql-block"> 此次巡行,伤亡比上海五卅血案更加惨烈,统计到的死亡人数约52人,重伤170多人。</p><p class="ql-block"> 沙基惨案发生一年后,30多万人来到沙基缅怀此次行动中遇难的同胞。为了纪念此次事件,沙面对面一条新修的马路取名为六二三路,并在沙基立下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勿忘此日”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广州沙面,是珠江的一个小岛,曾经是各国领事馆的驻地。</p><p class="ql-block"> 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p><p class="ql-block"> 沙面是广州重要商埠,历经百年,曾有十多个国家在沙面设立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在沙面相继成立。沙面见证了广州近代史的变迁,留下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伟人的足迹,沙面已成为我国近代史与租界史的缩影,沙面岛上欧陆风情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露天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时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我们在珠江乘船去沙面旅游的快乐瞬间,也将成为回不去的往事,只能回忆!</p>